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据厄瓜多尔专家分析,小学生在学校里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一、某些小学生智力发育比较慢,所以他上课时的注意力不集中,比同龄儿童学东西慢,但是他在青春期前肯定会追上同学。 二、学习某些课程有困难,例如只是在语言或数学上有困难,可能是在某一学科方面缺乏能力(例如发音有困难)。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终身教育过渡到了终身学习阶段,在亚洲最先倡导“构建学习化社会”,提出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人都可以自由进行学习”的终身学习口号。1988年,日本就在文部省设立了终身学习局。1990年,日本内阁通过了由文部省提出的《终身学习振兴法案》,同年,由国会通过了《关于整备振兴终身学习推进体制的法律》,即《终身学习振兴法》,并同时在文部省设立了终身学习审议会。日本人把“终身学习社会”定义为:“一个社会的人们能在他(她)一生中任何时候自由选择各种学习机会,这类学习的成果得到正确的评价和承认。”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亚洲率先倡导“构建学习化社会”,提出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人都可以自由进行学习”的终身学习口号,并且把“终身学习社会”定义为“:一个社会人们能在他(她)一生中任何时候自由选择各种学习机会,这类学习的成果得到正确的评价和承认。”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4.
个体终身学习状态与学习辅导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信钊 《教育探索》2001,(12):37-39
人无论其长幼,学习辅导是必不可少的。终身学习是人的本质属性。对于不同的学习来说,有各不相同的学习状态。运用心理学理论对个体学习活动进行深入指导和研究,无疑具有重大价值。不善于学习的人要落伍。  相似文献   

5.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生活理念体现在实践层面的产物。终身教育是全程、全态、全面的长、宽、深的教育,终身学习是“全人生学习、全方位学习”;终身教育主要是政府行为,而终身学习是个体行力;终身学习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实质是终身学习。无论终身教育,抑或终身学习,都旨在通过把人自身的潜在能力不断转化为现实能力,尽可能地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还蕴涵着教育、学习和生活三位一体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言中提到,"希望散居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可见,阅读是全世界范围内倡导的重要任务。我国全民阅读的倡导者、领读人聂震宁先生认为,阅读力的培养实际是对人们思维力的培养。可是,随着网络、手机等信息化媒介的普及,我国中学生当前的阅读状况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缺乏终身学习和阅读意识,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碎片化.  相似文献   

7.
个体终身学习的状态特征与学习辅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无论其长幼、学习与辅导都是必不可少的,终身学习是人的本质属性。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来说,有各不相同的学习状态,不善于学习的人要落伍,运用心理不理论对个体学习活动进行深入指导和研究,无疑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1考生心理自我调节 1)平常心面对高考无论在备考阶段还是高考过程中,以一颗平常心面对高考,适度的焦虑心情和压力,才能考出好成绩.不妨认为高考只是一场较模拟考试重要一些的一次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只是对高中学习的一次全面考核,命运仍然在自己手中.只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无论在哪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年龄有多大,都可以学习到需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人的发展也不仅仅局限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一定的社会角色.时代要求人的发展应该是终身的.终身发展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顺应世界的发展.作为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正在经历着课改浪潮的教师,应该强烈地意识到--"老师惟一不变的属性就是做学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再也不能停留在原来的知识储备与既有的教学理念上,应当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因为无论在校园里还是在社会上,未来最具竞争力的是"学习".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传入我国 ,人们认识到一个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就要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接受教育。有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终身学习便应运而生。作为一个劳动者 ,一生从事一种职业或者永远固定在一个岗位已经不可能 ,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岗位或职业转换的需要。终身学习和接受终身教育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钥匙 ,谁拒绝学习 ,就意味着自动放弃生存和生活的权利。终身学习和接受终身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两方面的意义都是巨大的 ,对充分实现人的价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 ,终身学习可以帮助劳动者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终身学习一方面要…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好坏是影响数学学习效果的关键,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可能造成学生的终身遗憾。  相似文献   

12.
按照发 展规划。我 国要基本建 立起终身学 习体系还有 10年时间。 时不我待。 如今,已经 到了需要发 出这样一个 呼声的时候 了── 终身学习的本质在于学习是人的一生主体和持续不断的活动过程,意味着教育系统要为人的学习机会提供制度保障。就学习活动而言,无论教育制度、结构、组织行为如何变革,学校都是人们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21世纪终身学习时代,工作、学习、生活已经成为人们交替进行的生命过程,传统的学校制度正在和必将发生深刻变化。 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并非要另起炉灶,而是在观念变革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学习形式和…  相似文献   

13.
"坏习惯贻害终身,好习惯终身受益。"这充分说明习惯对人的重要影响,不同习惯对人的一生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来讲,如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那么,学习将变得轻松自如,学习成绩自然会更好。追踪身边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相反,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出色的学生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学习习惯出了问题。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对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还是对今后长远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成人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凸现,进而推动了世界上众多国家促进成人终身学习政策的调整与变革。其变化集中体现在:(1)保障成人终身学习的权利;(2)保证成人终身学习的公平;(3)提高成人终身学习的能力;(4)营造良好的成人终身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5.
关于终身学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将面临接受终身教育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更自觉地形成终身教育的理念并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呢?一、学习的动力从何而来只有将学习当做自己的一种需要,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在少年时期,不少人把学习当成任务来完成;一些自觉或主动的学习活动也多半出于兴趣、好奇,但是作为成人走向社会之后,单凭这些恐怕很难产生学习的愿望。一般来说,成人学习的动力来自全部压力与内在需要。全部压力可能来自多个方面,例如来自社会、单位、亲友,来自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但是全部压力只有在有内部需要时才会变成学…  相似文献   

16.
欧洲终身学习指标体系包含终身学习支柱、终身学习的社会经济效益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包含维度、指标、测量尺度三个结构层次。该体系通过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终身学习的量化和具体化,有助于欧盟各成员国准确定位并客观监控和评价终身学习的实施现状,为各国决策者科学制定终身学习政策提供依据。这一指标体系对于我国终身学习的发展亦不乏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作为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培养大批学术人才,提倡终身学习。他不仅鼓励学生现在学,而且鼓励学生终身学习。当时终身学习作为生存概念已经萌芽。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在2500多年前就开始萌芽,比柏拉图早近两百年。一、孔子终身学习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终身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心理基础、社会基础与政治基础。首先,孔子终身学习的心理基础,主要是他通过实践观察后提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的主张。也就是说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的,由于习惯不同就…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人的发展也不仅仅局限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一定的社会角色。时代要求人的发展应该是终身的。终身发展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顺应世界的发展。作为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正在经历着课改浪潮的教师,应该强烈地意识到———“老师惟一不变的属性就是做学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再也不能停留在原来的知识储备与既有的教学理念上,应当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因为无论在校园里还是在社会上,未来最具竞争力的是“学习”。目前,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的业务学习,“科研兴师”、“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等说法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9.
论终身学习与学校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学习的本质在于学习是人的一生主体和持续不断的活动过程,意味着教育系统要对人的学习机会提供制度保障。就学习活动而言,无论教育制度、结构、组织行为如何变革,学校都是人们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21世纪终身学习时代,工作、学习、生活已经成为人们交替进行的生命过程,传统的学校制度正在和必将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计划建立起来的终身学习体系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相结合,职前与职后教育及培训相互贯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大教育系统。 …  相似文献   

20.
面向未来的学习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习创新首先是学习观念的更新。适应未来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大学生应该努力建立以全面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创新学习观、终身学习观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基本学习观。它以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观)为导向,经学什么(全面学习观)到如何学(自主学习观),最终实现创新学习的目标(创新学习观),从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彼此呼应的学习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