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载体,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公益创业教育存在认知和重视不足、高影响力的公益创业教学实践匮乏等问题。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路径包括:开展创新教学,树立科学的公益创业教育理念;实行"聚集"培养,加强创业专业和班级建设;发挥课外实践育人作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双轮驱动;发展公益服务类社团,促进公益服务向公益创业转化;贴合地方发展实际,凝练公益创业教育特色等。  相似文献   

2.
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来看,在我国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公益创业存在大学生缺少理性系统的学习、融资缺乏、公众认同不足、教育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缺少相应的政策法律支持等突出问题。结合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实际,应建立"政府扶持、高校助推、社会支撑、大学生践行"四维联动工作体系,探索"输血"转型为"造血"式的公益模式。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上具有内在契合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与价值性的必然选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新理念、拓展内容、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助力创新创业人才涌现。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上具有内在契合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与价值性的必然选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新理念、拓展内容、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助力创新创业人才涌现。  相似文献   

5.
聚焦"双创"理念、新的传播格局及知识经济特点,提出适于高校大学生团队的可推广的PNS(Profess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New Media—Society)公益创业模式,以专业型内容创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通过获取利益来实现公益再循环,以提升文化和社会资本,增强自体造血能力。通过加强内容建设,强化专业领域的品牌形象;营造公益创业的环境,强化宣传引导,构建多个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公益创业教育,打造一体化分层分类公益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最为关心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必要性,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应在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教育平台方面进行新的探索。高职院校应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对"专业+创业"融入式、"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分级递进式"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有效探索,并结合校情构建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9):204-207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在内涵式发展视域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当通过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努力打造一直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素养的师资队伍,探索"政产学研用"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存在目标定位不准、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与专业教育契合度不够等瓶颈问题。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制定"通专创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整体性学习情境、开展基于创新创业理念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基本形成了结合专业、完成学业、规划职业、保障就业、实现创业的"五业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9.
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学生能力结构素质特点、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以及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更有条件开展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提升认识水平;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教育体系;改革评价模式,激励创业激情;开发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培养选拔师资队伍,强化就业创业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戴初  陈瑞生 《广西教育》2014,(47):185-186
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提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确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好“三引”工作,改革课程设置,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并协同社会和市场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是符合未来就业市场发展需要的。在诠释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创业训练营"、"零风险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教育闭环"三维一体设计,为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专业教育与公益创业教育的融合是高职院校开展专创融合的重要内容.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专业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角度剖析了专业教育与公益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提出高职院校将公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模式陈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无力雕刻"、创业课程和创业师资成为"短板"、创业平台和创业实践流于形式等问题。互联网+的发展,影响了高校的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发展,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关键着力点。其中多元化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注重创新创业成果的多元化呈现等四个方面,可成为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教育多元模式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共享经济"时代的共享理念造就了许多领域的创新创业。运用共享经济的思维模式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思路,促进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运用,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共享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平台,共享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共享的思维理念逐渐渗透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思维模式、大数据、共享平台、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全面融合。两者的融合有利于打开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局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教育理念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模式单一等问题,需要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意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此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吴莉莉  谭燕伟 《中国培训》2014,(6):2023-2024
正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据有关材料统计,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至少能带动五个就业者。技工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措施。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各级各类教育,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7.
跨学科是美国开展创新创业的关键词。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创新创业政策的刺激及浓郁的创业文化是美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驱动力。美国高校打造了跨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师资与服务体系。而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存在理念落后、课程"两张皮"、师资薄弱及服务体系封闭等问题。因此,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我国高校应树立基于系统思维的科学创新创业理念,构建基于跨学科的浸入式创业深度学习微情境,打造基于资源整合的"全链条"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基于遴选机制的精干创业教学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提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确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好“三引”工作,改革课程设置,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并协同社会和市场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新途径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明确高职教育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而着重从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实践载体创新、评价机制、服务机制创新等五个方面阐述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严峻的就业形势、激增的就业压力下,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备受关注。"1+n导师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易于实现"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对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本科生"1+n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