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如下形式的非散度椭圆方程Lu=n∑i,j=1aij(x)(ε)2u/(ε)xi(ε)xj+n∑i=1bj(x)(ε)u/(ε)xi+c(x)u=h(x)解的二阶导数的高阶可积性,其中系数aij(x)有界且具有小BMO范数,bi(x),c(x)∈Ln(Ω),Ω为Rn(n≥3)中的有界光滑域.  相似文献   

2.
导数内容的增加,为研究有关函数的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大(小)值,利用函数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题等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热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举例说明导数在函数问题中的应用。一、求函数的解析式例1设函数y=ax3+bx2+cx+d的图像与y轴交点为P点,且曲线在P点处的切线方程为12x-y-4=0,若函数在x=2处取得极值0,试确定函数的解析式。解:∵y=ax3+bx2+cx+d的图像与y轴的交点为P,∴P的坐标为(0,d),又曲线在P处的切线方程为y=12x-4,P点坐标适合方程,从而d=-4,又切线斜率k=12,故在x=0处的导数y'|x=0=12,而y'=3ax…  相似文献   

3.
标号图(G,L)由图G和它的标号L∶V(G)→{1,2,…,n}组成.其中n=|V(G)|.在标号图(G,L)中,如果一条路P=u1,u2,…,uk(k≥1)的长度为0(k=1)或者对任意的i(i=1,2,…,k-1;k>1),满足L(ui)+2≥L(ui+1),则称P为不连续增长路.标号(G,L)图中所有的不连续增长路的数目记为d(G,L).如果图G的一种标号L使得d(G,L)达到最大,则称之为图G的最优标号.在这里,给出了毛毛虫图的一种最优标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热传导方程入手,讨论了一般形式的抛物型方程Lu≡u_t-sum from i,j=1 to n a_(ij)(x,t)u_(ij)+sum from i=1 to n b_i(x,t)u_i+c(x,t)u=f(x,t)的极值原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目的是应用丘成桐(S.T.Yau)的广义极大值原理研究复数空间C~n中具有平行平均曲率的完备全实子流形。设M是Kaehler流形(?)的子流形,若M每点的切空间被(?)的复结构映射到该点的M法空间中,则称M为全实子流形。令σ表示M的第二基本形式,它的迹η=trσ称为平均曲率。若η=O或‖η‖=const(?)0且η/‖η‖  相似文献   

6.
利用两个基本假设:(1)裂纹启裂方向沿裂尖距其近旁等应变能密度线最近的方向;(2)当裂纹尖端近旁材料的有效应力达到1型平面应变裂纹开裂的临界应力时即发生启裂,由引给出了复合型裂纹的基于应变能和应力的混合型开裂准则,第一个假设,开裂角方程可以写成[(1—k)sinθ_0+sin2θ_0]K_Ⅰ~2+2[2cos2θ_0+(1—k)cosθ_0]K_ⅠK_Ⅱ-[(1—k)sinθ_0+3sin2θ_0]K_Ⅱ~2=0。该方程与Sih等人的复合型裂纹的S准则的结论相同。而Sih的S准则的开裂角经大量实验证明是有效的、较为准确的。本文的假定(1)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完全不同于S准则中的应变能密度因子。由第二个假定,开裂条件可以写成C_(11)K_Ⅱ~2+2C_(12)K_ⅠK_Ⅱ+C_(22)K_Ⅱ~2+C_(33)K_Ⅲ~2+=K_(IC)~2式中C_(ij)=3/4b_(ij)(θ_0);θ_0就是由第一个假设给出的开裂角,b_(ij)是θ的函数(见王锋,断裂力学)。  相似文献   

7.
已知曲线求方程,是解析几何两大基本问题之一,是教学重点试题;如下图所示,过圆x~2 y~2=25(1)内的定点P(2.4)任意作弦AB,求AB中点M的轨迹方程。 解法一 当AB不垂直于x轴时,可设直线AB的斜率为k,则其方程为y=k(x-2) 4代入(1),整理,得  相似文献   

8.
柯西不等式的一个简单证明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西不等式设 ai>0 ,bi>0 , i=1 ,2 ,… ,n。( ∑ni =1a2i) ( ∑ni =1b2i) ( ∑ni =1aibi) 21 证明设 A=∑ni =1a2i, B=∑ni =1b2i, C=∑ni =1aibi则 ABC 1 =∑ni =1a2i BC2 ∑ni =1b2i B  =∑ni =1( a2i BC2 b2i B) ∑ni =12 aibi C=2所以  ABC 1 2 ,即 AB C2。2 应用利用柯西不等式推导空间一点 p( x0 ,y0 ,z0 )到直线 L:  Ax By Cz D=0的距离公式d=| Ax0 By0 Cz0 D|A2 B2 C2设 p1( x1,y1,z1)是直线 L:  Ax By Cz D= 0上任一点则有Ax1 By1 Cz1 D=0则 | pp1| =( x0 - x1) 2 ( y…  相似文献   

9.
邢彩凤 《科技风》2016,(4):61-63
基于钢铁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性研究,建立改进型部门间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模型:X_(st)=STX~(-1)I-A~(-1)Y,ST表示由各部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组成的对角矩阵,X表示由各部门总产出组成的对角矩阵,Xst为ST的流量矩阵(虚拟的)。Xst第i行表示第i部门投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分摊"给其他各部门最终产品生产过程的数量;Xst第j列表示部门j从经济系统的各个生产部门所得到的科技费用支出的数量,分析测算钢铁产业的部门间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虑了一个空间-时间分数阶高温热疗方程。该方程将一般的Pennes生物传热方程中时间一阶导数用α(0α≤1)阶代替,空间二阶导数用β(1β≤2)阶代替。利用差分方法,建立了显式差分格式,讨论了该格式的稳定性,并证明了它的收敛性,最后给出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一”的聚集即裴波纳契聚集是产生层次波的自然结构,聚集是有形有象的物质与无形无象的特质的聚集,无与有在不同层次的相互转化就形成了层次波。波动理论与元极图理论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2.
激波衰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京平 《科技通报》1999,15(5):373-376
通过量纲分析,用实验的方法获得了激波在CO2中衰减的规律,为激波管的使用和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全球海域波浪能资源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崇伟  贾本凯  郭随平  庄卉 《资源科学》2013,35(8):1611-1616
利用1957-2002年ECMWF的ERA-40 wave reanalysis海浪再分析资料,初次计算了全球海域波浪能资源的总储量和有效储量,为海浪发电、海水淡化等波浪能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①全球大部分海域的年平均波浪能流密度在10kW/m以上,高值区位于南北半球西风带,呈东西带状分布,南半球西风带的能流密度能达到(60~100)kW/m,北半球西风带约(30~50)kW/m;②全球大部分海域的波浪能资源开发可用波高出现频率在90%以上,南大洋可用波高出现频率整体高于北大洋,大洋中部出现频率高于近岸海域,大洋东部近岸出现频率高于大洋西部近岸;③全球海域的波浪能资源储量可观,总储量的高值区位于南北半球西风带海域,南半球西风带海域的单位面积波浪能资源总储量基本都在50万kW/(h·m)左右,北半球西风带海域基本在(30~50)万kW/(h·m),中低纬海域在(5~30)万kW/(h·m),仅部分零星海域的总储量在5万kW/(h·m)以下,有效储量的分布特征与总储量分布特征较为一致;④综合能流密度的大小、可用波高出现频率、资源储量来看,中国海虽然并不处于全球波浪能资源的优势区域,但仍处于可用区域,相对富集区分布于南海北部、东海中南部海域.  相似文献   

14.
斯公才  张国强 《科技通报》1992,8(3):140-144
当球面声波由介质1进入介质2时,如果波速c1相似文献   

15.
不同于通常介质,在异向介质中的辐射场表现为内向波。本文从分析远场辐射边界条件和辐射功率两方面研究异向介质中源的辐射场具有的内向波特性,论证了内向波和因果律的一致性。论文以无穷长的线电流源置于异向介质圆柱体中为例,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电磁场在异向介质圆柱体中的传播特性,验证异向介质辐射场的内向波。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声波降解苯酚废水,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初始浓度、外加NaCl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苯酚,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60min为最佳反应时间;反应温度25℃为佳;添加NaCl可明显提高苯酚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7.
利用来自ECMWF的ERA-40海浪再分析资料,采用EOF、线性回归、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海的海表风场、风浪、涌浪、混合浪的变化趋势的及周期进行研究,为海洋水文保障、海洋工程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论述发达国家波浪能资源的发展政策,主要研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波浪能相关政策状况及一些成功的政策举措,在对我国波浪能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描绘出我国波浪能发展状态与相关政策的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推进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绿色经济浪潮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标志着经济发展的绿色理念在中国一脉相承,促进中国绿色经济浪潮的兴起。科技创新是中国绿色经济浪潮兴起的第一推动力,企业、政府部门、全社会民众在绿色经济浪潮中各尽其责,全力以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介质加载梯形慢波结构V波段的热腔特性。在耦合槽和间隙处进行介质加载,降低主模的相速和改善色散特性。利用CST仿真该慢波结构,获得色散曲线以及耦合阻抗。在此基础上,利用CST粒子工作室对其注波互作用特性进行模拟研究。研究表明:V波段介质加载梯形线毫米波行波管对微波信号能够有效放大,频谱纯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