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柱 《河北教育》2007,(7):35-37
所谓计算课堂的人文生态,是指小学数学计算课堂中师生之间“情感碰撞”、“智慧飞扬”的生存状态,以及“相互支持”、“彼此分享”、“教学相长”的平等关系。突破计算教学传统形态,重建计算课堂人文生态,是落实课标精神、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笔者拟通过对两则《9加几》(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例的对比反思,阐述自己对计算课堂人文生态“构成内涵”及“实践策略”的肤浅思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强化大学语文教学,根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了创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选择人文解读法、课堂讨论法和情景创设法三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意见。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语文教育的根本问题———人文底蕴的流失提供了一个防疏堵漏的良策。作为课改主战场的课堂,在还师生以“精神”自由上提供了许多可利用的契机和可拓展的空间。笔者兼收学、做、感,并蓄为一孔之见———“敝开人文情怀,创生‘绿色课堂’”。其建构策略如下:一、让环境颐养“心境”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往往因为胆怯、紧张、自卑等而不能正常参与课堂生活。就说那次听口语交际《当小记者》吧,那位老师先由专题录像导入,接着把当记者的礼仪、采访的要点一一写在黑板上。可是,小组活动、班级采访都很冷清。这…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要向纵深发展,需要对课堂进行深刻变革,转变育人方式,在道德、认知、体验、审美和实践方面通过课堂时空达成融合,形成新时代语文课堂的新形态。通过一节课的探索,可以从五个方面打造语文课堂新形态:“场”——和谐共振的时空形态;“通”——“五育”融会的人文形态;“辨”——深刻思辨的思维形态;“拓”——触类旁通的认知形态;“美”——灵动创造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5.
王红霞 《青海教育》2014,(11):29-3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由此,能够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可供选择的课堂,才能指向“适合”的教育。适合学生的课堂应该是容忍学生差异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感到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应该是优质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该是怎样的?面对着一个个应接不暇而激荡人心的新理论,一堂堂扑面而来的精致唯美的样板课,自己却迷糊了。语文课堂要重视“双基”,可现在一谈“训练”如犯大忌,但未经训练“双基”难实。语文课堂要重视人文,学生身在人文浓浓的课堂中,被感动着、熏陶着、陶醉着,但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靠“熏陶”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7.
李晓宁 《江西教育》2004,(13):65-66
“语文之于人,虽然是一种工具,但它更是一种文化。当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时,语文就是一种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焦名海《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就是把课堂当着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陶成部分。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语文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8.
一、实验室是开展人文教育、培养学员的重要场所培养学员人文素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它的方式多种多样 :将人文知识列入教学计划 ,进入主课堂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建立第二课堂 ;进行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对于实验室而言 ,利用实验室开展人文教育是让学员接受广博的、与专业相关的人文知识即“知道”,让学员在实验中实践人文精神即“体道” (人文知识——知道 ,人文精神——体道 ,见庄子《知北游》) ,努力让学员做到“知道”和“体道”合一 ,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员人文素质。在实验室开展人文教育明显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潘国富 《考试周刊》2009,(27):168-168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无疑为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提供了一个滋长、发育的温床。新课程呼唤开放性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一个充满希望与信任的课堂,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更是一个时刻能闪烁智慧火花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人文、互动”等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众人的视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亮点.“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充盈富含人文关怀的融洽氛围……课改,的确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呈现出一些“迷人景观”:情境创设“粉墨登场”,合作交流“百家争鸣“,自主探究“百花齐放”.考试命题“花样百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关注学生生命、促进学生发展的“生命化”进行了探索,主要从“人本化课堂、人文性课堂、生活化课堂和发展性课堂”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在这几种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要遵循一个前提——以人为本。新课标将语文学科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备课前应突破传统的“重教书,轻育人”的不良做法,应将课堂目标统揽于“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下,具体设计三维目标,以便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3.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无疑为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提供了一个滋长、发育的温床。新课程呼唤开放性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一个充满希望与信任的课堂: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更是批改一个时刻能闪烁智慧火花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我校是全国“十·五”重点规划课题“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大课堂德育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DEB030279)的实验学校,此课题的研究对于实施新课程、着力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是“大课堂”德育模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校园课堂”由“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特长生培养”、“主题教育活动”四大系列构成,呈现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健康发展而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规范了学校课程的实施方案。校园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地优化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环节可包括“乐学新知——自读质疑——细读研讨——自我回顾——练习运用——开拓延伸”六个步骤。另外根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结合实际教学过程,设计了基本模式,井提出运用具体授课情境的调节变通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名师档案】项香女,浙江临海人,1963年10月出生,1983年大学毕业后主动请求去偏远小岛——椒江大陈岛中学任教。从偏远小岛到台州一中,从教30年来,项香女始终秉持“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的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将来,提出“语文的教材是生活,语文的课堂在社会”,同时把文言成语故事、四书五经内容、唐诗宋词鉴赏等引入课堂,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种媒体频频报道了中学生自杀或杀人事件,这种沉重的现象启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把“生命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主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关注生命,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肩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老师,更要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营造生命课堂,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是“工具”、“人文”、“言语”的综合体。“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而“言语性”是体现特点和实现目标的基点。语文课堂对话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但课堂对话不等于师生对话,其主体还包括学习对象——文学作品及其创作者,学习资源——贯  相似文献   

19.
张英华 《考试周刊》2010,(19):66-68
中职学校不少数学课堂延续着传统的应试课堂,在这里,教师苦恼,学生无奈,人文欠缺。因此如何利用数学的人文属性打造和谐主动的课堂,让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分析了中职人文数学课堂的必要性,并探索人文教学课堂的几种策略途径。期盼能用数学特有的人文资源,打开矛盾缺口,激活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杜中华 《文教资料》2009,(35):62-63
新课程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呼唤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呼唤着绿色。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灰色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亟待变革。倾注着更多人文关怀的.汇聚着绿色“生命流”的崭新课堂模式——“绿色生态课堂”成为我们研讨的主要论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