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土化?城市化?——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政策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教育,常有“乡土化”和“城市化”两种模式之争,而事实上两种模式都存在问题。走出困境,必须跨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多元的农村教育理念,追求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学生辍学:政策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策的视角探寻农村学生辍学的深层次原因时发现,教育政策上的城市取向,教育的“升学转化”模式以及农村“剩余知识分子”的存在,使农村学生在学习上难以避免挫败感,因学业失败而辍学是农村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论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关系到四个现代化的成败。农业依然存在着毁林开荒、滥垦山地和农业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存在着“政策威力”代表“科技威力”的问题,而要解决目前农业存在的这些问题,很重要的这一点就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素质的惟一途径就是发展和改革农村教育,因而,农村教育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村学校器乐教育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师资力量较弱、乐器易出问题、教学套路老旧。推进农村学校器乐教育主要有三个对策:遵循“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音乐教师专项培训;遵循“质量为重”的乐器把控模式,创新销售购置模式;遵循“三个阶段”的兴趣培养模式,架设通向稳定兴趣的桥梁。本文结合笔者教育实践和主持汕头市初中音乐教师工作室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当前农村学校器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中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应与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相适应,针对目前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三种模式,农村中职的产学办学模式中出现了以下两类新型教育模式:“学校学习+基地实习+学生家庭经营”的教育模式和“农村中职校+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中介组织”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学生熟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技能,课程设置应围绕产业链条型和专业技能型两种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6.
道吉卡 《知识文库》2023,(13):22-24
<正>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使学生在语文课程探索中,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缜密性逻辑、综合性能力,践行“减负增效”教学理念。在“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创新工作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教师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加以解决,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境中完成“减负增效”学习目标,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绩至上”已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近3亿的儿童和青少年生活在农村,如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直接影响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目前,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教育方式不得当;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空巢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等。针对如何应对和解决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胡荣 《生活教育》2013,(1):16-19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它是在农村学龄人口减少、城市化进程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此次21世纪教育高峰论坛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提交了农村教育总报告《探索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评价与反思》。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梳理这一政策从启动到“叫停”的整个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其具有合理性的初衷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 ,面对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面对WTO对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冲击 ,笔者认为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村地区 ,普通初中应重组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一、农村职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无论是与WTO接轨 ,还是顺应民办教育发展趋势 ,农村经济与农村教育已事关“一个国家的未来生存”与“教育现代化发展步伐”。当前 ,面对农村经济增速减缓的现状 ,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 ,需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更需要作为基础性、先导性的农村教育在此情况下作出…  相似文献   

10.
农村成人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是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生力军和排头兵,对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在面向“三农”教育上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如在专业设置上相关专业少,实用性不强;在办学理念上缺乏创新,模式单调等。因此,研究农村成人教育如何坚持服务“三农”,让农民、农业、农村直接受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成教和农村学习型家庭建设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学习型家庭教育同属于终身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奠基措施。由于认识没有完全到位、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的存在和“两张皮”现象等原因影响了二者的发展与结合。要坚持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建设新农村与培养新农民的关系,对“两种教育”自身进行改革和建立保障机制,以加快“两种教育”的发展与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经济发展重点在农村,随着新世纪的竞争与挑战,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着一场重大改革。“学盲教育”、“法盲教育”、“科盲教育”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区教育是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社区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推进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服务改善等的教育活动。当前的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着政策能否落实、管理是否健全、农民是否自觉等方面的困境。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劳动力、教育、科技、合作企业等方面均具有很好的优势。高等农业院校参与农村社区教育具有四种实践途径:农村社区定向招生和奖助帮扶模式、中小学教育帮扶和社区成人教育模式、农村社区的文化教育模式、"院校—政府—社区"三结合的农业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教育均衡发展,应是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又存在着乡镇中心地区与偏远山村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湘西自治州进行了“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试点工作,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能力、增强学生素质、解放农村劳动力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为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由于城镇化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应该成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 农村教育改革必须走统筹结合、综合改革之路,这已为近年来的改革实践所验证,愈来愈成为整个社会之共识。就目前情况来说,关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依据、结构模式、运行机制等问题,尚待从理论和实践的多维角度进行认真研究和探讨。理论酝酿:系统思维与价值定向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关键在“综合”,重点在“改革”。所谓“综合”,即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统筹涉及农村教育发展的诸要素,获得整体功效大于部分功效之和的综合效益。所谓“改革”,即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旧的农村教育模式,“除弊兴利”,使农村教育纳入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依靠农村教育的正确轨道。系统思维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方法论基础。首  相似文献   

16.
林潼 《教育与职业》2000,(10):17-19
兴办农科教结合、“三教”合一的农村综合中学,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有益尝试,也将是农村中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一、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必须适应农业、农村的发展和满足农民的需要   1.正确判断农村现状和预测农业发展前景,是确定农村中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   准确预测农业的未来,才能正确估计农村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格。纵规世界各国,农业发展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温饱型、综合型、专业型与超集约型四个阶段。温饱型农业主要生产粮食,是劳动集约型农业;综合型农业主要发展商品生产与多种经营,实行综合农业生…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使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最根本还得依靠教育,党和政府已决定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认为,农村教育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大力发展农村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设立综合中学,改变单一的为升学做准备的教育模式;同时在农村以乡镇为单位广泛设立农业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继续教育,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为贯彻党中央的这一精神,农村教育工作正从“应试教育”转变到以“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为宗旨的素质教育上来。李岚清同志指出:“农村学校的主要任务不是为了升学,而是为了农民素质,培养有农业科普知识的农民和职工”。因此我们应重新认识农村教育工作的内涵及作用,加强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提高农村中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核心环节,大学生公益服务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本文基于目前解决“三农”问题公益服务质量及效率的基础上,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下乡——坚持20年的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公益服务”项目为例,研究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公益服务的实践行动、服务成效和创新经验,提出了“公益服务模式、组织运行模式、乡村产业赋能模式、乡村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路径,并探索其公益性、实效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引领教育及团队建设特色的特点。目的是为其他高校打造最具温度的“中国金课”提供范例,也为其他大学生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公益服务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农业大国,80%以上的学生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学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均衡发展教育政策的不断落实,农村中学的教育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此,我们应让农村的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