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何切实有效地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调查研究来探明当前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的现状及对工作负荷感的影响。对全国48 874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及对工作负荷感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总体工作时间较长,且时间分配结构不合理;不同类型中小学教师每天工作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工作时长、用于处理纠纷和协调关系的时间以及工作时间的主观感受显著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感。为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建议:厘清工作边界与尊重教师专业自主权并行;考虑教师群体差异,因“群”施策,重点关注青年女教师和班主任等特殊教师群体;重点治理由非教学性工作产生的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研究》2017,(2):107-112
基于CEPS初中教师调查数据,文章探讨了初中教师工作时间及分配状况,重点研究了初中教师教学时间、课外教研时间、管理班级和处理行政事务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建议。研究显示:初中教师周工作时间的均值超过了国家法定的上限,但直接用于教学的时间却是最少的。对三类工作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职称、职业倦怠感对初中教师教学时间有显著影响;职称、职业倦怠感、是否担任班主任对初中教师课外教研时间有显著影响;教龄和是否担任班主任对初中教师管理班级和处理行政事务时间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初中教师也需要减负,需要政府、学校及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减少教师的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11年H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对本科生的时间分配现状进行描述,并探讨了上课、课外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及休闲活动、工作职责和通勤六项活动时间分配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课、课外学习、社会及休闲活动时间均显著地影响学习成绩;上课和课外学习时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积极的,但社会及休闲活动时间却对其有消极影响;课外活动、工作职责及通勤时间对学习成绩没有显著性影响。这启示学校在尊重不同群体学生的时间分配特征的基础上,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指导和课外指导、培养学生规范利用时间的意识与行为习惯,以提高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研究》2017,(4):39-45
教学工作时间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和巩固教学成效所花费的时间。基于全国10省20市(县)义务教育教师的调查数据发现:(1)义务教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超过一半的教师日均教学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2)教师的教学工作时间分配中,"班级面向的教学工作时间"与"学生面向的教学工作时间"之比约为2∶1;(3)在班级面向的教学工作时间中,备课时间与课堂教学时间之比约为2∶1;在学生面向的教学工作时间中,作业批改时间与课外辅导时间之比约为5.5∶1;(4)教师的教学工作时间在学段、城乡、性别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精准识别学生选择参与课外补习的深层原因,研究我国中小学生首次参与课外补习时间能够为疏解家长和学生的课外补习需求提供实证依据。本文基于2017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 2017)数据,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中小学生首次参与课外补习时间进行了刻画,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生首次参与课外补习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中小学生大多数参加过课外补习,且许多学生在较低年级就参加了课外补习。(2)我国中小学生首次参与学科类课外补习时间明显早于兴趣类课外补习,随着年级的升高这一差异更为凸显。(3)城乡地区和不同阶层家庭的学生首次参与课外补习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随着学段的上升而逐渐缩小。(4)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生首次参与课外补习时间有显著正影响,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越好的学生首次参与学科类和兴趣类课外补习时间均越早,但这种差异随着学生学段的上升而减小。"双减"政策背景下,建议政府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校内课后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家长和学生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重点照顾弱势阶层家庭,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弱势阶层学生提供校内学业辅导帮助;引导家长理性选择课...  相似文献   

6.
薪酬水平是教师作为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最重要的价值体现,教师的薪酬满意度情况会直接影响其留任意愿。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发现:教师学历和职称越高,教龄越长,对薪酬满意度越高;教师周工作时间越长且工作压力越大薪酬满意度越低。中学教师薪酬满意度对留任意愿影响显著,且这种影响在乡村教师群体中更大。教师薪酬满意度与留任意愿均在城乡与学校办学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个体特征层面和工作特征层面差异也较为明显。基于此,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薪酬分配制度,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营造良好教学工作环境,减轻教师额外负担;加强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提高教师留任意愿。  相似文献   

7.
教师工资和教学时间是衡量公立初中教师工作生态环境的两个主要量度,两者不仅是对教师工作的物质肯定、劳动强度的反映,也是吸引并稳定教师队伍的主要途径。本文以Education at a Glance:OECD Indicators(2007-2015年)相关数据为基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明晰OECD加盟国公立初中教师工资和教学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色列、希腊、卢森堡、葡萄牙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教师工资与教学时间呈正相关,而日本、匈牙利、丹麦、英格兰、美国和冰岛等国,教师工资与教学时间呈负相关。虽然我国公立初中教师工资与教学时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但两方面的数值都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这不利于我国初中教师队伍的稳定,影响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学习时间与学习结果的关系研究是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重要内容。PISA 2015调查了中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市15岁学生的各类学习时间,添加了作为非正式学习的课外活动,并分析了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中国学生校内外学习时间均较长,学校常规课程学习时间对科学成绩的正向作用显著;存在效率问题,尤其是课外学习时间的边际效应显著;创造性课外活动对学生科学成绩的提高有显著影响。因此从提高在校学习时间效率、合理控制课外学习时间、提供高质量的创造性课外活动三方面对合理分配和利用学习时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PISA2012中国上海和美国的数据,本研究比较了学校、个人等因素对两地学生参与课外补习机构的可能性和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海学生课外补习机构的参与率和参与强度都明显高于美国.学业成绩对两地学生参与课外补习的时间产生了显著正影响,课外补习在美国发挥着"补差"功能,但成绩较好的中国学生参与课外补习的时间更多;两地私立学校的学生更可能参与课外补习,但课外补习在中国上海有传递家庭资源优势的作用,美国尚未发现家庭背景的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参与课外补习与家庭成员辅导呈现互补关系,重视家庭成员辅导的家庭也重视课外补习.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选取北京545名中小学教师,考察其对教案检查的态度,并探讨教案检查与教师工作压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教师更倾向于认为教案检查阻碍教学,而不促进教学;(2)"阻碍教学"维度与教师工作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均有显著正相关;(3)在工作压力总分及各维度上,对教案检查持不同态度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矛盾...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的时间管理倾向目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因受教育程度不同存在着显著差异;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较为严重,且因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职称等的不同而存在着显著差异;辅导员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其职业倦怠状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并可据此对其职业倦怠状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陈瑞 《文教资料》2011,(19):225-227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55名大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和时间管理倾向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学习倦怠总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情绪低落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倦怠和时间管理倾向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教学和科研作为高等院校和教师所肩负的两大职能,两者间关系饱受争议.由于近年高校教师"重研轻教"现象的凸显、教师人事管理改革中教学与科研分岗制度的推进,厘清教学和科研之间关系对促进教师发展、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均具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高校教师调查数据,聚焦研究型大学教师群体,考察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职能定位与行为选择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将近80%的教师认同自身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能或将教学作为首要职能,但从个体行为层面来看,教师的时间投入存在明显的"重研轻教"倾向;(2)在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本科教学行为中,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频度已高于传统的规制型教学模式,但存在着学科间和不同教师群体间的差异;(3)分位数回归结果不仅验证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发现教师科研产出与本科教学行为之间存在"顶端互促效应",即在科研产出的高端群体中,规制型教学行为对科研产出形成抑制效应,而创新型教学行为与科研产出之间存在协同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基于对东部、中部和西部5000多名中小学教师调查的数据,探究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的结构、水平与类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是由非教学工作、工作时间、间接教学工作和直接教学工作等四个要素构成,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比较重。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水平在地区、城乡、学段、岗位、是否班主任,以及是否寄宿制学校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进一步聚类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集中体现为均衡低负荷型和非均衡高负荷型。为此,需要科学认识为教师减负,因地、因人制宜,集中攻破教师减负难题。  相似文献   

15.
时间使用模式不仅是学生日常经验的重要表征,也是本科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但时间使用并不单纯是学生理性选择问题,也受制于个人出身背景、组织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群体间的异质性。本研究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2019年数据,利用潜在类别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探讨我国大学生课外时间使用模式及内部异质性。研究发现大学生课外时间使用呈现出“多面高手”“社交达人”和“校园隐士”三种模式;模式的形成受性别、家庭背景、院校类型和年级的影响;不同性别、家庭背景、院校类型和年级的大学生群体中展现出了差异化的时间使用模式特性。时间使用模式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洞察大学生课外经验的典型组织样态;而群体间异质性的时间使用模式也表明了时间作为一项型构兼备结构性和能动性特征,对院校管理者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支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教师常见病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师的颈椎病、心脑血管病、神经衰弱、肠胃病、痔疮最为常见,且不同教学年限教师、坚持长期运动与没有运动习惯的教师,他们的身体状况差异很大。教师的常见病与他们和教学年限和运动习惯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OECD国家的数据,对比分析各国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工作强度的特征。研究发现,OECD国家呈现出教师工资水平普遍不高但工作强度分化的特点。按照工资水平高低和工作强度大小,将这些国家进行分类,基于收入-闲暇理论和货币与非货币性报酬理论,探索个体特征和制度特征与工资水平和工作时长的关系,进一步发现“时间长工资低”和“时间短工资低”的两组国家在教师性别、教师资质两方面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对教育技能的需求和生师比方面无显著差异。经比较后发现,非货币性报酬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征,教师劳动力市场有明显的雇主导向特征,对教师过高的准入技能要求可能对教育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问卷调查,以西安市高校教师为实证研究对象,从高校新老校区分离的角度研究职住分离给教师工作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新老校区空间分离后,对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与同事交流时间、参加会议报告时间、课外教学活动时间影响均较大;利用图书馆资源略有不便;对教师备课时间、进行实验时间影响较小;对不同职住关系下的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利用图书馆资源方便程度、实验时间影响研究发现,职住分离程度越大时,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体,其教学投入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根本问题.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既包括客观教学工作量上的投入,也包括课外自主性教学工作的投入.本研究以湖北省属地方本科院校为例,主要从教师个人资源分配的角度,考察了不同个体特征教师在备课、课时量等课堂教学工作的投入情况,以及课外学生交流答疑、教学交流讨论和教学研究等课外自主性教学工作的投入情况.结果 显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工作任务量整体适中、备课时间较为充分,但在课外自主性教学工作投入中存在结构性不足等问题.提升教师教学投入水平需要教师自身转变教学发展观念,提升教学发展的基本能力,同时还需要从学校层面构建教师教学工作投入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使用基于层面理论编制的教学效能感问卷和SCL-90对530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通过对教学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学效能感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建议为使教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其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