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危机进行解释,通过对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危机演化过程的分析,试图找出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危机演化的一般规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军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危机.  相似文献   

2.
美国研究生STEM教育核心能力框架为其高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对《21世纪研究生STEM教育》报告中美国硕士与博士研究生STEM教育的最新核心能力分析,形成2项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和26项三级指标的最新核心能力标准框架。跨学科多元教育要素整合的内生路径和多元利益主体协作的外促路径,构成了美国研究生STEM教育核心能力培养路径。我国研究生教育亟需构建基于类型和专业的研究生核心能力框架;强化学科能力各要素的关系研究,完善专业能力的内容与考核机制;明确可转移能力的具体内容,制定多元的培养路径;立足协同多元利益主体,建立研究生核心能力联动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有关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阐述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有关概念,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相关特征及质量保障的相关主体,提出了在我国应构建政府、高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复合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是我国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为了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我国亟需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体系,文章从树立多元质量观入手.总结质量监督的概念,并分析了质量监督体系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5.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现状,认为以需求侧为主导的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带来了供需错配、质量危机、文化趋同等问题,应推进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主动服务需求型的调控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培养单位应由他律向自律转变,走以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市场、社会、个人等应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激发多元主体的巨大活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引进全面质量改善的开放系统方法,构建一个包括多元评估主体和结果处理机制在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一个完整的评估系统将有力地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提高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关键在于进行研究生教育供给侧改革,用创新思维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制度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精准对接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基于X大学研究生满意度的调查,分析研究生培养不满意的原因,从供给侧的角度提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一是完善招生录取质量控制机制,二是构建课程体系动态革新机制,三是优化研究生科研激励约束机制,四是健全导师激励约束机制,五是构建学位论文质量追溯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频发、多元、复杂的公共危机,以政府为唯一管理主体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显得捉襟见肘,构建多元协作式公共危机治理机制,成为解决政府应对公共危机弊病的妙药.非政府组织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多元协作式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主体.因此,应该以多元协作式公共危机治理机制为目标,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情况,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来研究非政府组织参与多元协作式公共危机治理的阻滞因素,从法律建设、治理机制构建、激励与监督机制建设三个方面来促进非政府组织对公共危机治理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治理视野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为治理理论的主体多元性、手段多样性和目标至善性为改变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单一、功能式微的现状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建立多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主体治理结构,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升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0.
质量治理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是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效的研究生教育需求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对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理活动.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应实现治理理念从质量管理转向质量治理,治理目标从政府构建转向共建共享,治理主体从一元自治转向多元共治,治理范式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治理文化从制度约束转向文化自觉.新时代,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探索以"质量为本"为理念,以共建共享为目标,以多元主体协调参与为基础,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文化自觉为重点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运用基因理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了生态学解析,赋予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碱基、研究生教育质量DNA分子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DNA分子模型;并通过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的遗传和变异过程分析,提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基因控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观教育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生多元价值观形成的原因,指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的挑战,重点分析了实施研究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研究生教育大众化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质量政策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几个阶段性演进迭代的变化趋势,并对应价值倡导、规范限定、资源配置与信息公开等四类相应的政策工具。在此过程中,研究生教育质量从统一理念走向多元内涵,在政府、市场、高校、高校师生及理论界等多元主体的互动中,研究生培养质量逐渐被视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内容,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自主发展的核心价值诉求,这也是成长中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理论话语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有三类:基于结果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体系和第三方评价体系。这三种评价体系由于出发点和侧重点的不同,往往会得出差异性较大的结论。通过对三类评价体系的内在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内在合理性和局限性,以期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建设多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结合高校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存在的利益共同体目标追求迥异、支撑载体缺失、长效机制缺乏等共性问题,武汉理工大学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利益共同体、打造产教融合支撑平台、构建运行机制进行制度设计,探索了校企协同遴选优秀人才、校企合作优化培养方案、校企联动实施双向选择、校企联合实行双师指导、校企互动强化学生管理、校企协作创新质量评价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认为深化产教融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扩大教育规模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探索有效模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未来期待。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则是推行、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建设科学而有效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要考虑三个基本问题:首先,全面认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概念内涵与影响因素,找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逻辑起点和切入点;其次,深入理解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具有一定普适性和较强针对性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开展质量保障的实践基点;再次,详实分析、拓展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工具箱,发掘政策工具、资源工具的多维属性,同时引入信息工具等新的工具形式,强化保障工具的多元性、可选性与兼容性,形成质量保障的可持续性动力机制,破解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难点。  相似文献   

17.
以“共治”促“自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已成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良性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主体层面,指出我国当前亟须构建一个以高校自律为基础,兼顾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各方参与的研究生质量保障多元共治体系,促进高校逐步形成一种自觉的质量文化,从根本上提升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研究生心理危机发生的概率,更好地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对研究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建立研究生心理危机四级预警机制,同时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当今人才竞争激烈环境下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迫切需求。首先要明确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以政府、高校、社会多元体系作为评价标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实现学校的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界、高等教育研究理论界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三大关键问题有不同认知与理解,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界对三大关键问题持研究生教育过程观,高等教育研究理论界持相互独立观。基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背景,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三大问题的逻辑顺序关系依次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构建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相互内在关系是构建起从主体构架、责权利界定到主体间相互关系及互动机制的完整系统,形成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资源汇聚与整合、多元主体职责划分基础上的管理体制制度设计到多元主体间良性互动机制构建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