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也谈社会科学与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是生产力诸因素有机结合的产物。自然科学可以通过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伪因素,社会科学则通过管理转化为生产力的因素。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不可能全部进入生产过程转化为生产力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科学,是指与生产过程有密切内在联系的科学,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我们应把握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不应笼统地说“社会科学是生产力”或者“社会科学不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中的“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而广义的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进而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并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生产力的结构、为自然科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指导、为自然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创设机制、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提供可行性方案、为生产力的发展化解阻力等方面论证了“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文章最后强调:在重视自然科学的同时,应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并提出了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科学与人文辩证关系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同时也看到了其负面作用。因此,他们从科学与人文辩证关系上提出“自然科学是关于人的科学”的观点。毛泽东着重强调科技的社会正面功能,指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有力武器。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提出要使科学与教育、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等观点。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提出建构世界科技伦理体系的主张及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等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包含科学与人文协调发展含义的“科学发展观”及“建构和谐社会”主张。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5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与人文辩证关系观。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中的“科学”一词指的是知识形态的东西,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各领域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人们按科学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科学是属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内涵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第一生产力的双重意义。科学发展史和生产力运行史一再证明,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科学通过为自然科学创设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机制或桥梁而使自己成为第一生产力。同时,社会科学还通过对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全方位提高作为第一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的质而使自己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有些社会科学如管理科学自身就是直接的第一生产力。社会科学只有借助于自然科学,才能完成其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社会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表现形式的二重性(生产力属性与上层建筑属性的辩证统一)、转化环节的多重性、转化过程的长期性、转化效应的深远性、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外显形态的模糊性、定量分析的不确定性等特殊性。长期以来,人们有意无意地将其排斥在生产力大家庭之外,陷入“意识形态性是其唯一属性”的认识误区,使屡受冷落、相对滞后的社会科学拖了生产力发展的后腿,致使社会科学与生产力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走出认识误区,还社会科学以第一生产力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6.
当代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当代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所具有的高度的综合性质,不仅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当代人类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高度综合性质,决定了当代自然科学和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的手段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力量;依靠科学成果从质量上改造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课题;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一个国家的竞争实力取决于利用科技进步成果的速度、规模、范围和效果。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地参与到解决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的重大问题之中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确理解这一思想,不能忽视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人们由于某些原因,往往忽略了社会科学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社会科学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虽然不象自然科学那么直接,但它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或替代的。社会科学在意识形态指寻、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间接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需要比一百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这个人文科学相对发达自然科学相对落后的国度,在改革开放呼唤科学技术的今天,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感召下显出了少有的勃勃生机。相反,人文科学却显得苍白无力,没有后劲,为此有的学者疾呼“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本文也想就这一问题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科学技术体系被打破,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正在逐步确立。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必然使社会科学在对象、性质、方法和职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把社会科学从传统模式推进到现代模式.这个历史性转变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社会科学由与自然科学相对峙的一个知识部门,转变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体系中,社会科学是与自然科学、教学科学、系统科学等部门科学相互结合、相互交叉而又具有独特性质和地位的。政策科学及政策研究即是如此。工程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在物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其历史和功能的嬗变中蕴含着一种和谐发展的依存关系。今天我们强调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就是要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重合、研究方法的合流、研究成果的相互转化中。去正确把握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这种和谐发展的依存关系,从而去坚持它们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并重地位。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中的第一个“代表”。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近十年来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对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已毫不怀疑,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也为人民普遍接受。但是对于科学是否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出于各种原因,人们在日常理解中,往往不够明确,有的甚至采取否定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对人文社会科学与生产力关系的看法。同时也影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因而在学术界产生了极大反响,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对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一命题,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就迄今见诸各报刊杂志的部分学术文章和有关报道加以整理,综述如下。一、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这方面讨论集中干下列三点上:1.“科学技术”概念的外延。2.科学技术是不是直接生产力?3.对“第一”如何理解? 1.如何确立“科学技术”一词的外延?一种观点认为只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目前很多人仍直接或隐含地采用这个定义。但也有相当多的同志认为管理科学与决策科学(有人称“软科学”,其范围更广、更模糊一些)亦应包含在“科学技术”之内,也是第一生产力。更进一步,有人提出社会科学也要包含在内。钱学森认为“在我国目前,社会科学比自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的趋势空前并日益加强.探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盟的趋势、原理、功能和途径,对于推动科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  相似文献   

14.
对社会科学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会科学的再认识胡昂近年来,理论界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探讨已越来越深入,科学技术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日益被世人所认识,然而伴随着社会各部门、各地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领域又出现了这样一个“误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的是自然科...  相似文献   

15.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思想、根据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科技与经济关系的新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崭新论断.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进一步阐述了小平同志率先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一、新一代中央领导同志进一步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内涵,并高度评价了邓小平提出这一科学命题的重要意义1991年5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讲话中指出:“现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  相似文献   

16.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其依据是,科学技术本身就包含社会科学,生产力的范畴中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还直接参与决策和管理,而管理、科技与教育已成为当代生产力增长的三大支柱。故钱学森说,我国目前“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有关键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研究和宣传,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即只注目于自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对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则注意不够。我们以为对此应加以纠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科学技术涵义“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的论断,首先是与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以及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精神生产力”概念整合在一起的。由于人类的任何有别于感性实践的理性实践活动,都包含着人的精神动因的过程”.因此,人类的生产可从这一角度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实践能力的展示,人类的社会生产力也分为…  相似文献   

18.
一、当代科学技术证实和丰富着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其固有的内在规律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物质世界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辩证性。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这一总特征给人们描绘了无限丰富、复杂多变的世界的总图景。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反映和证实着这一总图景。 本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手段的增多,科学队伍的壮大,人们获得的信息激增,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特点。就科学而言(科学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本文主要指自然科学)一方面科学门类迅速增多,另一方面各门科学之  相似文献   

19.
一、开设“科学技术”课的意义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开设的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课程,尽管内容大致相同但名称不甚统一,这里姑且将相关的课程统称为“科学技术”课.这门课较普遍地较快地开设起来是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的一次讲话之后.小平同志说“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1988年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肯定了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经历了一个从综合到分析再到综合的发展过程.现时,在考察自然或社会现象时由于情况复杂往往要从综合的角度加以研究.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科目之间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同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也互相借鉴.现代社会从客观上和主观上都要求干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使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而对于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要求他们学习科学技术,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能用全局观、大局观指导局部的工作.因此,“科学技术”这门集学科间横向和学科纵向之大成的课程,显然应成为培训在职干部和培养未来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培养跨世纪的方方面面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一、充分重视高校社科研究对经济建设的作用 在自然科学方面,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通过市场,形成消费者的物化需求,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虽然不能形成为物化的产品,但它所形成的思想与智慧,在有效的环境中,却能够转化为人们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某种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