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中的“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而广义的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进而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并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生产力的结构、为自然科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指导、为自然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创设机制、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提供可行性方案、为生产力的发展化解阻力等方面论证了“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文章最后强调:在重视自然科学的同时,应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并提出了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其依据是,科学技术本身就包含社会科学,生产力的范畴中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还直接参与决策和管理,而管理、科技与教育已成为当代生产力增长的三大支柱。故钱学森说,我国目前“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有关键性”。  相似文献   

3.
也谈社会科学与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是生产力诸因素有机结合的产物。自然科学可以通过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伪因素,社会科学则通过管理转化为生产力的因素。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不可能全部进入生产过程转化为生产力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科学,是指与生产过程有密切内在联系的科学,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我们应把握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不应笼统地说“社会科学是生产力”或者“社会科学不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这次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展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视和支持。我相信,它一定会对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家知道,党和国家已明确地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强调科技、教育的发展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前途。邓小平同志早在1977年就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实践证明,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自然科学,而且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为一项宏伟而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更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指导、精神动力与思想的保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科学地规划了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近几年,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证。目前,理论界对社会科学是否是生产力还在争辩,对自然科学是生产力几乎没有疑义了。但在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一日的《经济学周报》上袁志冲同志撰文指出,科学技术不应归入生产力范畴,而应“包括在上层建筑之内”,题目虽然是“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独立的要素”,文中所谈只是承认科学技术对现代化大生产的巨大作用,而实际上否认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此观点本人不  相似文献   

6.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本对科学技术的内涵和分类作了说明,并阐述自然科学技术在什么情况下是生产力,社会科学技术是否是生产力应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最近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就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江泽民同志最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这就告诉我们,在当代,社会发展要靠两个轮子,一个是自然科学,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一、国内外经济与科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一)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为实践所证实。但科学技术的内涵往往被人们片面地理解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当今世界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逐步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诸如环境治理、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开发等等,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因此,科学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新的观念,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事实上这一观念,早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就有预见和阐述,“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是一门生活科学,它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有着不同的范式。本文把“真理”界定为确凿可靠的真实理论,由此着重探讨自然科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中的真理观与思辨的真理观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生活科学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高素质指的是整体素质,即培养出的学生要具备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实现全方位塑造人的目标。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高等教育伊始是以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为主的。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和令人眼光缭乱的科技产品大量涌现,“重理轻文”的思潮开始形成,自然科学知识在大学课程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逐步挤占和替代…  相似文献   

11.
本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探讨自然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从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自然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是由生产决定的。其二,自然科学的发展走在生产技术的前面,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先导。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自然界内在价值的否定的认识,对人与自然“主客二分”关系的主观方面的绝对化和认为人的价值绝对高于自然界价值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自然生态价值是存在性价值的价值观,坚持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综合协调的发展而不是单一的经济产值增长的发展观,尤其要坚持生存意识与发展意识相统一的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对科学技术结构、规律和社会功能的一般性研究,到9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创新。再到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与价值的全方位研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即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从对科学技术经济价值的研究到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及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进了一个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时代,然而在人类期望通过科学技术获得更大利益的同时,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与社会风险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从内在本性上看,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的。一个社会只有同时倡导、高扬科学与人文,才称其为一个完美和谐的社会。实现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正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如何使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或服务于人类福祉,已经成为当前人类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从这一问题的提出,即从现代科技中人文关怀的定义、对科技人文关怀的匮乏,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的辩证关系,科技活动中的人文关怀何以可能以及科技活动中人文关怀的原则和内容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对人类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为之作出自己的努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指导,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人才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各国明的多样性也是人类明进步的动力。这一系统的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发展动力观,使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获得了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技的价值在于: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首要的力量;科学技术大幅度地提高着劳动生产率,极大地促进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是唯物主义和人科学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变革,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技价值的主体基础主要是工人阶级和人类社会的利益与需要。科技价值的实现机制主要是科技的物化、智力化和生产过程的实际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价值观具有中介性、社会性、合力性和革命性等特点,是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与科技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蕴含着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及其关系原理的科技新内容。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动力 ;揭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 ,展示了新的社会发展动力观 ;揭示了科技对社会经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蕴含着新的社会结构观。高度评价了科技人员开拓新生产力的卓著功勋 ,强调科技活动需要亿万群众的积极参与 ,开拓了群众科技史观的新视野。揭示了科技对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丰富发展了社会文明进步观。第三代领导集体从科学技术的角度 ,对唯物史观的全面丰富与发展 ,形成了科技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协调发展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协调发展观,开启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和谐共处的大门.新中国红色意识形态促进了科技队伍的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的成果和科学精神又成为党发展意识形态的思想资源和直接动力.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全新的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协调发展观的走向,必将把科学技术发展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中人文教育薄弱,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积极开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培养现代人才、创建和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文章提出在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文理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教师必须面对和完成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at Norwegian universities. Cross-sectional data indicate that publishing activity reaches a peak in the 45–49 year old age group and declines by 30 per cent among researchers over 60 years old. Large differences exist, however, between fields of learni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roductivity remains more or less at the same level in all age groups. In the humanities publishing activity declines in the 55–59 year old age group, but it reaches a new peak in the group 60 years old and over. Productivity declines in the medical sciences among faculty members who are older than 55, while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productivity continuall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age.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rious fields of learning arise from corresponding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disciplines. In fields where the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 is fast and where new scientific methods and equipment are continuously introduced, researchers may have problems coping and thus become obsolescent. In fields where knowledge production occurs at a slower pace, e.g.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faculty may be productive throughout their careers. This explanation gains further support when looking at various natural and medical science disciplines. Older faculty members in physics are less productive than older researchers in mathematics, and older scientists in biomedicine are less productive than their colleagues of the same age in social medic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