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飞 《班主任》2010,(8):15-16
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和偏差,从而影响整体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心理偏差是人人都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过如果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出现了心理偏差,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育人的效果。班主任能否自觉地克服心理偏差,是班主任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问题。班主任的心理偏差常常表现在:1.首因效应这是班主任在一个新班的起始阶段,对某个和某些学生所得到的最初信息因素所引起的心理效应,即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如果这种印象固定下来不再变化,就会成为心理偏差。2.光环效应亦称“目晕效应”、“晕轮效应”。特别是以偏概全,一方面的优点,弥盖了缺点;一方面的缺点,弥盖了优点,造成了教育中的心理偏差。  相似文献   

3.
<正>班主任是班级的放大镜,需要对班级学生从学习状态到学习生活的每一项仔细观察,防患于未然,并且做出指导。许多工作往往因为事务的琐碎而忽视工作方法,这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这种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教育效果,因此需要纠正、需要提高。年轻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对此谈谈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感触。偏差一:班主任接新班级后,学生分类偏差。班主任新接班级后常通过表格、谈话的方式对学生的性  相似文献   

4.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发展性目标,即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另一个是防治性目标,即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矫正心理偏差,达到心理健康。作为一班之主,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在班主任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老师、班主任眼里,优秀生思想基础比较好,积极要求上进;学习刻苦,接受新事物快;尊重老师,团结同学,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在学习工作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是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因此,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往往对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管理教育较严,而对优秀生的管理则相对放松,致使一些“好学生”出现了思想和学习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李涛 《中国德育》2009,(4):43-45
中小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任教师、学生集体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各种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履行不同的职责、完成诸多的任务,因而,对班主任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心理偏差进行研究和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学工作,而且担负着教育学生们的重任。每个班主任都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但是在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盲点和误区,从而影响工作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化及其危害 近几年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被广泛认同,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当前出现了一种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德育的倾向,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的重视。比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观察到,当学生出现行为偏差,像厌学,缺乏学习动机,不遵守纪律,人际关系不协调等时,一些学科教师或班主任往往不加以区分,第一反应就是该学生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各项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的作用。实践证明,一个班集体能否产生凝聚力,能否发挥其最优教育功能,能否为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这与班主任的工作密不可分。班主任要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必须具有较好的素质。班主任的素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只有具有较高素质的班主任,才能在班级工作中,形成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从而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朱辉 《文教资料》2006,(17):112-113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也是一个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受其社会知觉偏差的影响,往往会对学生心理作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导致班主任工作的失误。本文阐述了社会知觉偏差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威信,从个性的角度分析,是指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中,影响与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能力。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教育、组织和指导,是否具有威信或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学生对班主任形象的认同心理。笔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体验出班主任威信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妨碍心理素质教育在中学全面实施的原因 1.班主任工作制度有偏差,大部分学校领导忽视心理素质教育 中学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相联,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很难完全从工作中将两者区别开来。虽然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已受到关注,大多数教师也认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是教师的责任,实际上,除班主任外,一般教师课外多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谈不上心理上的辅导教育。这一奇怪的现象主要是现行班主任工作制度造成的。大多数的学校将德育设置成学校的一项专职工作,并配置班主任专门负责,这种分工妨碍了学校普通教师…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班主任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班主任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德育之弊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被广泛认同,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当前出现的一种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德育的倾向,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的重视。比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旦学生出现行为偏差,如厌学、学习动机缺乏、不遵守纪律、人际关系不协调等,一些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第一反应就是该学生有心理问题,主张进行心理咨询。而当出现学生出走、自残、自杀或其他恶性事件时,社会舆论更是众口一词,将此归因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媒体也总是大声疾呼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集体环境。班主任是全班级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不仅影响整个学校管理的成败,而且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本人一生的成长。因此班主任在管理一个班级时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身的状态,完善自身的形象,而不能一味以严师的面孔出现,要经常变换慈母、知心朋友、心理医生等多重角色,在教育工作中加大情感投入。  相似文献   

16.
李莉 《四川教育》2008,(1):15-15
何为“尊重”?尊重有三义,在学校教育范畴中以“承认并认真对待”为尺度?何为迁就呢?就是无原则地顺从别人。在班主任工作的诸多不等式中,“尊重不等于迁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我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也时常会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尤其是面对孩子出现问题或偏差时,我们如何做到尊重而又不迁就学生呢?  相似文献   

17.
差生是班主任在处理班级问题时经常遇到的个体,教师要有心理准备,更要慎重对待差生。文章例举笔者的教育案例,并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总结:慎重对待偏差生,用细节维护学生的尊严。  相似文献   

18.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是一家之长,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设计者和监督者。对于技工学校而言,由于学生年龄、学习基础、教育层次等方面的特点,班主任工作更是处在教育工作的最前沿,繁杂而又辛苦。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与班主任的工作分不开,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注意从多方面开展工作。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做技校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进行探讨。对学生要充满爱心教育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的爱心不仅表现在学生有困难时去关心帮助,更要悉心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努力与各种性格的…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校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链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受传统教育思路的影响,容易出现角色偏差,因此,中职学校班主任角色的正确定位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作者结合所在学校情况及自身工作经验,认为中职学校班主任角色应定为服务型领导者。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工作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班级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班主任的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既要负责班级的组织领导,还要负责学生的教育指导工作.这样,班主任工作就具有了二重性。这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班级就会稳步前进,学生自身也会有好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