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云南“躲猫猫”事件发生后,我联想到了新闻界的“躲猫猫”。作者将一篇稿件投到媒体,就像一个怀胎十月的胎儿等待出生——发表。编辑——媒体人,就成了操胎儿能否出生的生杀大权的人。大部分编辑是据科学标准开出生证的:凡健全、健康的胎儿都允许出生;若有少数缺头少脑、不成人形者,则禁止其出生。但也有少数“报头编霸”,硬是将健康胎儿判为不宜出生者,加以扼杀,致使其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2.
网络流行语"躲猫猫"来自于云南省晋宁县警方一次不成功的危机公关.如果换作10年前,官方拥有最终解释权、调查权和处理权,"躲猫猫"致人死亡的解释说不定就过关了.但是,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中,"躲猫猫"实在不是一个好的解释,网民认为是一个"荒谬"的理由.果然,"躲猫猫"根本不是事件的终点,而是重新调查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在"躲猫猫"事件中,网民的巨大力量得以再次彰显.网络所承载的民意日益受到政府的关注,成为调节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躲猫猫"事件的剖析,揭示了公共领域的网络化表现,详细阐述了我国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近日,一位韩国朋友很不解地问笔者,什么是"躲猫猫".笔者谨慎地"百度"了一下,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一种游戏,亦称摸瞎子、捉迷藏;娱乐性很强,在特定的地方(监狱、劳教所或者看守所)进行有一定的危险性;另注明, "躲猫猫"具有搪塞理由之功效.扩展阅读为"打酱油"和"俯卧撑".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以"躲猫猫"事件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了网络文化中的一道独特景观.本文通过"躲猫猫"的流行个案,分析了"躲猫猫"作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认为网民通过赋予"躲猫猫"以新的所指,对权力进行话语的抵抗.当它成为一个流行的话语符号,又能够往其他领域扩展,典型的表现便是被市场所收编.文章最后对网络流行语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公共言论空间的匮乏和当代中国以后现代为精神标签的文化表征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躲猫猫"是继2008年流行词"俯卧撑"之后,又一个可以致人死命的身体行为.它源于2009年2月12日云南省晋宁县警方的用语.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网民代表调查团就"躲猫猫一事件展开调查.且不论结果如何,单单这样的政府行为就和"躲猫猫"事件本身一样,备受公众的关注,同时也在政府和媒体层面引发了很多探讨.不少人认为这是具有开创性的政府"宣传新思维",称赞云南省委宣传部的此次行为是一种"舆论新政",是一种大胆尝试,具有强烈的探索和实验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9年初,"躲猫猫"继"打酱油"、"俯卧撑"之后,成为又一个网络流行语.在人们以戏谑的态度将其引用到各处的背后,是一个年轻生命的非正常消逝,也是一场跌宕起伏的网络舆情的彰显.  相似文献   

9.
11月初,我到石家庄参加了"2010传媒与城市发展峰会".这个会议以"城市品牌与传媒应用--如何运用传媒力量提升城市品牌"为主题,各方人士高论不少.我是压轴发言,题目还有点"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是传媒让生活更美好".我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没有强势的传媒,就没有强势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月发生在云南的"躲猫猫事件",诱发了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模式的新变化,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从以往政府与网民的简单对抗向政府与网民的主动协商转变的新特点,这将有助于推进我国网络舆论引导体系的逐步完善,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伊始,多事的网络媒介就事件频发,最受广大网民关注的莫过于"躲猫猫"事件.网民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大网络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充分发挥了其舆论干预与监督的作用.由此看到,互联网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也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追求真理的方式.但是在其彰显了网络舆论监督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其监督缺陷,如何正确利用网络监督,趋利避害,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已经成为网民意见的聚集地,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热词"呈井喷状爆发,其所表达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词语本身的字面含义,成为网民对社会现象的某种态度和看法的代名词.其中"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一类网络热词的传播,折射出网民参与公共事件、表达意见的隐衷.  相似文献   

13.
产品广告语,在整合营销的传播理论中,就是使企业能将有关的信息进行统一口径传播的主体广告语,即"用同一声音去说"中所说的话语.如:"摩托罗拉"--"飞越无限";"脑白金"--"送礼就送脑白金"……  相似文献   

14.
想把自己古代化,书就难懂. 想把古书古人现代化,那就不难懂. --摘自金克木《〈论语〉是一部现代派小说》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山震",说大山临盆,发出巨大痛苦的呻吟,把周边的人都搞得忐忑不安,最后经过艰苦分娩,生了个小老鼠;中国的歇后语里有"搭戏台卖豆腐--买卖不大架子大"之说,都是讽刺那些雷大雨小拉架势说大话的忽悠家.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在延边地区以延边大学牵头的"朝鲜--韩国学,,的研究热潮在不断高涨.与此同时,"朝鲜--韩国学"的文献资源建设也在不断壮大.为此,本文试就"朝鲜--韩国学"文献资源建设及发展目标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具有文明教养较高的上海人,绿色意识觉醒得较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很早就出版了《大气污染》、《水处理》、《分流污水治理工程》等专著--但,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规划绿色.  相似文献   

17.
"三个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本文就"三个体系"的科学内涵、发展现状、主攻方向、目标任务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和不同地位进行了阐述.Wang Guozhen  相似文献   

18.
让我们分析一下一个人"报仇"所需的投资. 时间的投资--有些"仇"不可能说报就能报,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甚至20年、40年都有可能报不成.就算报成了吧,你自己也已经老去了.  相似文献   

19.
"网络代骂"兴起之忧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中为人不齿的行为--骂街,竟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乃至成为一种十分走俏、效益颇佳的"职业"!据媒体10月5日报道,天津市的网吧中近日悄然出现了一种专门在网络上替人骂街的"职业"--网络代骂.这些人明目张胆地打着"专业代骂"的旗号招揽生意.只要有人支付一定数额的佣金,并且提供被骂方的具体信息等,"专业代骂"就会24小时不间断地在网络上破口大骂对方.  相似文献   

20.
危机事件经媒介可以广泛传播,同时也会使危机事件更具杀伤力.政府危机公关涉及公众利益,目的是为政府树立正面形象,获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从"躲猫猫"事件入手,剖析在媒介传播危机事件处理中对于政府危机公关效益的影响,同时得到政府危机公关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