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文章从熵的发展历史出发,简述了热学熵的概念及其统计解释,引入了信息熵的概念。文中介绍了热学熵和信息熵的联系,指出其本质上的一致性。最后对熵理论在物理学、生命科学、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中的应用作了浅显的说明,使人类认识到加强熵观念以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简析信息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信息论出发,分析信息熵与信息量、信息熵与热熵、信息熵与统计熵等对应关系,阐述了负熵即信息熵的存在及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浅谈信息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信息论出发,分析信息熵与信息量、信息熵与热熵、信息熵与统计熵等对应关系,阐述了负熵即信息熵的存在及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简单的物理过程说明熵的意义还可用“能的退降”来表述,并概述了熵的热力学和统计意义,进而引入了信息熵.通过信息熵与信息量的关系明确了信息熵的意义,是熵概念发展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中存在的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利用熵权法和集对分析理论,根据各指标评价结果与各等级标准的联系程度,构造出联系度公式并结合信息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的方法,建立起了基于熵权的五元联系数集对评价模型。通过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模型展开综合评价,其结果表明,五元联系数集对模型在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信息和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信息的概念,并研究了信息熵与热力学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信息熵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熵在信息论中的意义,并分别用信息源的变量数和几率推导出信息熵与物理熵具有统一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不仅较完整地分析了信息熵的概念,指出信息熵比热力学熵具有更普遍的意义,而且从信息熵定义式出发导出了正则系踪的基本热力学函数.这比传统的统计力学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信息熵的研究对复杂信息系统深入挖掘有效信息和人类社会系统的有序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信息熵的本质是负熵,是对于消除不确定性的度量。大数据时代信息熵的本质研究深化了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过程,信息熵对大数据的量化有效衡量了系统有序无序的水平,通过熵增和熵减的矛盾运动促进了系统自组织能力的完善。因此大数据时代信息熵的研究为有效决策、促进科学发展和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依据,推动了社会文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输送压力可达4.0MPa,固气比高达450kg/m3的高压气力输送试验台上,用氮气进行粉煤高压浓相气力输送试验研究.分别在不同的输送差压、煤粉湿度、浓度和速度等条件下进行了输送试验,考察操作参数对煤粉固气比等气力输送特征参数的影响,用信息熵分析试验过程中采集到的压力波动时间序列,探讨流动稳定性和流型变迁过程中信息化趋势,建立信息熵和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输送差压增大的过程中,固气比和Shannon信息熵均增大;气体流量与Shannon信息熵和固气比之间呈现较好的规律性;不同流动形态的Shannon熵差异较大,不同流型之间的Shannon熵区分度较好.随着煤粉湿度的增大,煤粉质量流量和Shannon熵均降低.Shannon信息熵分析为研究高压浓相气力输送流型、流动稳定性及其转变特性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开系中研究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玻尔兹曼熵和克劳修斯熵之间的关系.在热力学平衡态条件下,对于玻尔兹曼系统、玻色系统和费米系统,玻尔兹曼熵和克劳修斯熵是等价的.这一结论比其他学者用其他方法[1]所得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熵的K均值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维数据中,K-means的相似度度量会遇到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数据等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数据归一化预处理方法来改进K-means算法.在讨论一维数据初始中心点选取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熵的高维数据的初始中心点选取方法,通过对初始中心点选取方法的改进来减少K均值算法的迭代次数.实验结果表明,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了数据类型的不一致对聚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熵及熵变理论为基础,讨论了熵变与生命过程,熵变与疾病之间的定性关系,进一步阐明了疾病治疗方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熵及其应用     
简单介绍了熵的概念,讨论了熵在化学反应和经济领域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信息熵及其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与能量相比较的方式阐释熵概念的提出,并说明熵与孤立的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之间的联系.指出熵可以作为系统平衡态的判据,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以复杂系统理论为背景提出“道德熵”的概念并以“道德熵”表征道德系统的存在状态和演化趋向,其认识、方法与价值标志着一种伦理研究和道德实践模式的创新。复杂系统理论及熵理论是人类在近现代科学探索中创造的辉煌成就,不断推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断推动认识论与方法论向纵深领域拓展延伸,因其学科体系日臻完善而被称为“21世纪的科学理论”。文章基于熵理论展开道德熵的研究,以表征道德主体系统“人之为人”“人之为类”的存在状态与演化趋向并考察其运行规律,探索一条伦理道德研究应用的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若系统在某过程中的熵产生为零,则该过程必可逆;若熵产生大于零,则该过程必不可逆.可见,通过计算过程中的熵产生,就可判断该过程是否可逆.  相似文献   

18.
介绍单纯热传导过程和单纯扩散过程的最小熵产生定理,推导存在两个耦合的热扩散不可逆过程的局域熵产生率和最小熵产生定理表达式.证明了热扩散过程的最小熵产生率是流和力成线性关系且热流动力是常数的非平衡定态过程.  相似文献   

19.
熵概念的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熵概念建立的回顾,简要地介绍了这一重要的物理概念在热力学理论、量子理论、信息论、系统论、生命学、宇宙学等现代学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