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惩罚”是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伤学生的身体为原则,以不再出现要“罚”的行为为目的,通常包括学校惩罚和教师惩罚。教师是学校惩罚的具体执行者,主要是对有事实违规行为的学生进行教育和惩罚,如训诫、斥责、惩罚性值日、惩罚性更正作业、取消某项权利等。教育惩罚,在行使过程中兼具教育与制裁的双重性质,目的在于教育和戒除,而非单纯的惩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正如捷克伟大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犯了错误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但他们之所以受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惩罚性教育指在幼儿园中通过对幼儿实施批评、责罚等形式,否定幼儿的言行,从而制止其某种不良行为的发生。惩罚性教育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良好的规则意识的发展、有利于树立教师威信。在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不能正确区分惩罚和体罚、园方及教师不敢惩罚幼儿、惩罚过程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色彩等问题。惩罚性教育要以爱为起点和终点,树立正确的惩罚教育观,要有公平性和持续性,要把握好惩罚性教育的“度”,要注意赏识性教育与惩罚性教育的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对学校中惩罚性作业现象的分析与思考杭州大学刘杭玲当前,在一些中小学校中,存在着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这就是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的各种过错,均以布置超量的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近来,这一事态的日趋恶化,已引起许多学生及家长的强烈不满。惩罚性作业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4.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否定和放弃惩罚性处罚手段。其实,在某些情境下惩罚还非用不可。有专家学者认为,“在一些例外情形中使用惩罚更为有效”。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和惩罚,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所以,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正确地面对,接受处罚教育。进而反思和借鉴,以避免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作为教师,如何使学生在惩罚中获得进步和提高,不致因惩罚而积聚孤僻愤恨情绪,进而造成师生对立,这其中很有学问。惩罚应遵循的原则1.对于可预见的错误要在警告之后再进行惩罚。惩罚不…  相似文献   

5.
惩罚能否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社会、家庭以及学校都不同程度地为惩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出了难题。只有明确适度惩罚的问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掌握惩罚的艺术,才能使教师走出使用惩罚教育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6.
教育惩罚:教师的职责和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学生在课堂上公然违反课堂纪律时,当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时,教师该如何处理?在当前教育中,有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滥用惩罚,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一种是不敢使用惩罚,不作为。一般来说,发生教师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是有地域性的,在农村以及边远地区学校的案发率普遍要高于城市学校。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个人素质偏低,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有更多的压力和渴望,体罚或变相体罚就容易出现。而在城市中,更多的教师是“谈惩色变”。“赏识教育”、“愉快教育”的倡导,新闻媒体对某些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当事件的报道,学校对教师的告诫:“安…  相似文献   

7.
近来,在我们不少中小学校的学生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这就是不少教师以超量的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本文拟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对惩罚性作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问卷对梅州市35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惩罚的看法、态度和心理感受。结果表明:梅州市中小学教师在心理上不倾向使用教育惩罚,但认为教育惩罚基本有用;使用教育惩罚前后情感体验深刻,情绪反应强烈;引起教育惩罚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学生“太调皮”,但使用教育惩罚多是出于“爱生”的动机;使用教育惩罚的手段不够科学,令学生比较反感。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义务是对教师行为的抑制或约束,由此形成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它包括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和道义上应尽的责任.教师义务主要包括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者均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中存在着不能忠实履行其义务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内部的管理问题以及教师自身的问题.为此,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在教师中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完善教育法律,进一步明确教师不履行其义务所应受到的惩罚;完善教师考核体系,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师收入,减轻教师压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506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当前小学教育阶段的惩罚现象。研究结果显示:小学教育中的惩罚行为显著减少;惩罚方式隐性化,以罚站听课、留堂、罚抄作业等变相体罚为主,其次是心理惩罚,直接体罚较少见;惩罚行为存在城乡差异、学校等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农村学校比城镇学校严重,市、区一级学校比省一级学校严重,男生比女生严重;学生遭受惩罚后的心理创伤比身体伤害严重,且农村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尊心受伤程度更深;学习问题是教师惩罚学生的首要原因,其次是纪律和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1.
调查显示,陕西省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侵权现象严重.对此,我们提出加强对教师法律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并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依法治教:学校领导要身体力行,从完善学校内部规则入手,使整个学校形成依法治教的氛围;要正确认识教师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建立起配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2.
《学生行为守则》是规范学生在校行为、协助教师教学行为及学校管理行为的重要文件.《学生行为守则》在美国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法律效用.美国中小学《学生行为守则》体现程序正义原则和规范导向特点,以学生的权利和责任为法律依据,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分类、分级界定,并明确规定了各种违规行为导致的相应惩罚.其教育惩罚措施具有灵活性、可选择性、系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惩罚是教育手段之一,应与体罚严格区分开来,教师要敢于运用惩罚,但更应掌握惩罚的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惩罚,促进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红桥区邵公庄小学过去有些教师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作业就不能少.所以,学生负担重的问题总是解决不了.负担重的主要表现:一是重复性作业多,二是惩罚性作业多.有的教师把课本后的作业题一次就留三至五课,少则写五遍,多则要重复作十几遍.如果学生把题做错了,有的教师竟要罚写三十遍;有的教师还要留中午作业,或让学生中午在校改作错的作业,致使有些学生中午连饭都吃不上,且不用说休息了.结果,不仅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据此情况,学校领导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就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开展了学习、讨论.大家认识到,只靠大量的机械重复性作业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学质量是提高不了  相似文献   

15.
惩罚的回归     
现在社会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少用惩罚性处罚手段,认为惩罚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以及悲剧发生,使得老师越来越不敢批评和惩罚学生。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纵观国内外教师职前培养的实践模式,其共同特征就是使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这对我国教师职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迪: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要走内涵发展之路;要推广、完善并规范教师发展学校的建立;要增加师范生教育实践机会,完善教育实践制度;师范生要合理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7.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否定和放弃惩罚性处罚手段。其实,在某些隋境下惩罚还非用不可。有专家学者认为,“在一些例外情形中使用惩罚更为有效”。—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和惩罚,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所以,—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正确地面对。接受处罚教育。进而反思和借鉴,以避免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作为教师。如何使学生在惩罚中获得进步和提高,不致因惩罚而积聚孤僻愤恨情绪,进而造成师生对立,这其中很有学问。  相似文献   

18.
惩罚作为教育手段古而有之,为提高惩罚的有效性,保证教育工作顺利运行,教师方面需要增强法律意识,正确使用惩罚权,惩罚前详尽调查、惩罚中讲究艺术、惩罚后做好安抚;学校方面要加强法制教育、制定合法班规、建立监督机制、细化学生申诉制度;社会方面正确舆论导向、家长正视惩罚。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学从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工作颇具挑战性,教师除了身体上的辛苦之外,心理上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其压力来源于家长的不理解和质疑、学校的不重视和不支持、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欠缺.化解教师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为:从社会角度看,性健康教育工作要取得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三方面支持;从教师角度看,性健康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认知调整、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惩罚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的就是让学生在健康的发展道路上前行。尤其是对中学生而言,教育者要深入学生内心深处,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合理运用惩罚的积极作用,促使学生在惩罚过后有更好的认识,达到更好的教育成果。但是,教师要掌握好惩罚教育的力度,以基本原则为惩罚依据,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