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4.胡瑗一、生平介绍胡瑗(993—1059)北宋学者、教育家。字翼之。江苏泰州海陵郡如皋县人。原籍陕西安定堡,门人学者称他为"安定先生"。他在如皋和湖州的藏书讲学处称为安定书院。胡瑗一生著述很多,现存的经学著作有门人编目的《周易口义》12卷、《洪范口义》2卷、《论语说》和《春秋说》各数条。  相似文献   

2.
胡瑗(993—1059年)字翼之,生于江苏泰州海陵,原籍陕西安定,故人称“安定先生”.胡瑗是宋朝的著名教育家,治学刻苦严谨,学识沉潜.1034年至1052年他先后在苏州、湖州(现在浙江吴兴县)两地执教,先任苏州郡学,后兼湖州州学.1052年进国子监任直讲,数年后进天章阁任侍讲兼学正.告老还乡时被为太常博士.他终生从事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以及由他缔造的“苏湖教法”,在当时颇享盛名,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公元993年—1059年),字翼之,原籍陕西安定县,人们又称他安定先生。他应范仲淹、滕宗谅的聘请,在苏州、湖州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后来又到太学主持教学工作。他实行分科教学,进行专业教育,被人称为“苏湖教法”,皇帝曾明令以其教学方法为太学法。我国自唐朝开始出现分科教学,设立各种  相似文献   

4.
胡瑗是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胡瑗是宋代义理易学的先驱,“宋初三先生”之一。他勤勉自励,严谨治学,“穷经以博古,治事以通今”,其理学思想对于推动儒学革命,促进儒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胡瑗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他主张“明体达用”大胆进行教学改革,首开分斋教学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胡瑗淡泊名利、功于诲人,求真务实、锐意创新,正人律己、为人楷模的高尚人格,也感动朝野,影响后世,被尊为“先儒胡子”。  相似文献   

5.
胡瑗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学者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人才,从治国利民的实际出发,讲究学而致用,他对我国古代教育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创立了分斋教学法,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并把音乐和体育教育溶入教学的过程之中。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胡瑗十分强调公平的价值.从治理国家来说,他认为,只有至公至平,才能兴滞补弊,扶衰拯弱,立功业于天下.胡瑗关于公平问题论述的范围涉及到财物的分配、断讼量刑、奖励与惩罚等许多方面.他认为,要做到至公至平,不管做什么事就要有根有据,按事实说话,特别是领导者要有至正之德,尤其在赏罚问题上要出以公心.  相似文献   

7.
":合中"是胡瑗理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但胡瑗的"合中"并非合传统的中庸之道。胡瑗所讲的"中"是"大中",他强调人的一切言行必须合"大中之道",而要合"大中之道"就必须用心广大,具有天下为公的思想。胡瑗的"大中"也是一种至正公平的表现,而要做到至公至平,就必须有刚明之正。同时,胡瑗还认为,合"大中之道"要做到刚柔相济,并实现人治与法治的统一。此外,胡瑗的"合中"既具有较强的原则性,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他认为在合中而为的同时,可以过越常分,进行大胆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诗僧皎然历来被公推为唐代诗僧之冠。《全唐诗》收录的皎然诗共474首,绝大部分都是他写湖州或在湖州所写的.他几乎写遍了湖州的山山水水和风物风貌.研究皎然的生平、皎然的湖州诗和皎然成就的形成原因,对宣传湖州、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以严治校是胡瑗教育管理的重要特色之一。一方面胡瑗以礼治教,以礼治学,用严格的礼制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胡瑗科条备具,严立规矩,制定了严格的学校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加以约束,并写有著名的《学政条约》,为宋代及日后最高学府的管理提供了准则。当然,胡瑗的“严”并不否认对学生的关心,他把“严”与“爱”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胡瑗认为学不厌方能致诸善之修,并把学习看做是人修养致善的基础和途径,所以他特别强调学而不厌,刻苦努力。同时胡瑗主张切问近思,他认为慎思之才能达深微之义,所以学习要与思考结合起来。此外,胡瑗还特别强调教师学习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博学之才能掌教化之职,所以他要求教师博闻强识,学习一切善言善事,努力成为一个博学家。  相似文献   

11.
闵珪考略     
闵珪乃明代湖州籍名臣,一生屡按数省,四任刑官,平叛抚民,政绩卓著。为人刚直,治狱严正,为人所称道。依据相关典籍,勾勒闵珪的生平事迹,有助于更深入、更全面了解这位明代湖州籍名臣。  相似文献   

12.
刘一止是宋代湖州著名的政治家和文人.其为人清廉耿介、刚正不阿,诗词创作自成一家,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通过对刘一止生平仕履及其交游的考索,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刘一止这一宋代的湖州名家.  相似文献   

13.
沈谱琴是浙江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为兴办地方新式教育慷慨捐款、主持校务。在历次反帝爱国运动中他积极参与、组织领导。在湖州辛亥光复的前后,他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并直接领导了湖州光复。虽然他在日寇侵华时期晚节不保,但对沈谱琴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贡献,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人、书法家颜真卿一生在文化上多有建树。在湖州刺史任上,他广罗文化精英,编著中国古文字形声之义巨著《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重视新建和恢复历史文化遗迹;撰《湖州石柱记》《项王碑阴述》等,厘清史实,提升了湖州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5.
陆羽作为一个文人、茶人有着广泛的交游圈子。文献资料显示陆羽一生交游的文化名流圈人物大部分集中在湖州生活时期,人数达上百人之多。他交游相善的人物,大致可分为"文人士大夫"和"隐逸方外人士"两类。陆羽在湖州与唐代文化名流圈人士的广泛交游,彰显了他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既满足了他作为世俗生活中社会人的情感需要,又使他获得了精神上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6.
胡瑷是宋初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在他主持下,湖州州学办得有声有色,不仅培养了众多人才,而且成为太学办学的榜样。他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对当时学校教育的改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宋代以后的学校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南宋湖州的地理位置、军事地位、政治环境以及当时四川籍官员寓居湖州之多四个方面 ,分析秦九韶寓居湖州的原因 ,可以明确 :当时正值蒙古军侵犯南宋边境 ,四川战事频繁 ,生活难以安定 ;秦九韶的父亲好不容易从四川来到临安 (今杭州 ) ,再从临安被派往四川边境时 ,家眷难以在临安定居 ,便把他们留在临安的周边城市———平安而繁荣的湖州 ;秦九韶二次出川后来湖州是因为母亲在湖州。  相似文献   

18.
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得阅湖州贫民秀才贾收一首诗,心有所动,叹之“秀才有才”。公务到湖,急于求见,以文会友,结为知己。从此,无论顺世还是逆境,一位高官,一位贫民,两人或赤诚相见,或诗词往来,互相温暖,直到老死。  相似文献   

19.
陆羽少年时曾加入戏班,擅演"参军戏"。因其为参军戏撰词,始有"陆参军"之名。湖州是陆羽居住时间最长的第二故乡。唐代至南宋,湖州的参军戏演出十分活跃,由参军戏衍变而成的"宋杂剧"亦是方兴未艾。其中,既有著名的艺人,又有颇具湖州特色的曲目。所有这些,应该说是陆羽参军戏对湖州直接影响的结果。至于后世所出现的相声、滑稽戏、独脚戏等曲种,其实也受到陆羽参军戏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