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非是我的教育思想出了问题,莫非中国的古训也该重新论证?韩磊是个初一学生,他的一席话让这几个中国老师脊背发凉:“在国内,老师怎么讲,我们就必须怎么听,而且要一字不差地记下来。特别是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一字不错地按照标准答案写,错一个字,就全错。比如‘...  相似文献   

2.
成晟 《师道》2014,(10):7-7
我们班的老师可谓“各具特色”——太过敬业的数学老师。倘若有一节课他老人家不拖堂你一定会觉得是个奇迹:爱讲冷笑话的英语老师。不过通常只有她一个人边讲边笑乐不可支,小伙伴们却常常是一头雾水不懂得配合:“痛心哥”物理老师,整日里皱着眉头为学生作业考试中存在的各种瑕疵而痛心疾首;“景山王牌”化学老师,不过这张“王牌”说的不是他的教学而是他的球艺.因为他是我们学校所有老师中唯一能扣篮的……以及本文要向您介绍的.语文老师王淦生先生。  相似文献   

3.
我儿子特别爱听故事,我也愿意为他讲故事。上幼儿园之前,我讲他听,可上了幼儿园之后,他总是说我讲的故事没有老师讲得好听,常常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会像幼儿园老师那样讲故事呢?”您说说,怎样讲故事才能跟幼儿园老师一样呢?  相似文献   

4.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我”要讲个不停?李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科学课。当讨论“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吗?”等问题时,学生的发言一不小心就被他打断了,实验之后,当他要求学生再讨论时,学生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为什么“我”要讲个不停?李老师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6.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则故事:柯里亚准备作弊,正当他把两手伸到袖筒里,要取出答案时,他的目光突然与老师的目光相遇了,老师急忙把目光移开了,他从主考人桌边站起,沉默地走到窗前。柯里亚呆住了。等到他上前应考时,那位老师离开了教室,直到他答完,老师才又回  相似文献   

8.
游泳者     
《辅导员》2010,(13):48-48
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人早饭前要在河里游泳,横渡三趟。 约翰尼笑了。 老师问道:“你不相信一个游泳很好的人可以做到吗?” 约翰尼回答说:“不是的,先生,我是不明白他为什么不游四次。好回到他放衣服的那边。”  相似文献   

9.
A:我是一个男孩的家长。他今年14岁了,我孩子的理想太远大了,是不是不正常。 B:他有什么理想,您能说一下吗? A:他要做总统; B:他有这想法多久了? A:在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了。 B:是平时说着玩,还是向那方面努力呢? A:不是说着玩的,是认真的,经常这样讲。 B:那他平时有没有朝着这方面做点什么事? A:他就是经常谈古论今,说过去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怎么样,谁那么伟大,谁干得不好。 B:那么他平时在班里学习怎么样? A:学习还可以。 B:在班里老师安排没安排做个小干部什么的。 A:他挺内向的,老师没安排…  相似文献   

10.
5.宁鸿彬对你说──—作文课上,老师一反常态,没有像往常那样在黑板上书写本次作文的题目,而是,进了教室便向大家宣布,他要给全班同学讲个故事。全班同学听了,既感到意外,又感到新奇,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都直得愣地望着老师。老师则笑容可掬,神态自若,胸有成竹。他说:一名中学生正在家里做数学作业。窗外阳光明媚,百花吐艳,鸟雀啼鸣,好一派情人景象;而窗内的他,脸上却是一会儿阴云密布,一会儿秋霜遍洒。原来是为了解一道数学难题,他已坐了一个小时,仍无半点眉目。此时,烦乱之情,焦躁之意,已在他心头升…  相似文献   

11.
特别提醒:这种写法不宜用在考试作文里,除非你运气我们刊物今年第一期“新新作文”栏目讲的是写人的时候如何出新,我给大家出的点子是“是什么样人,就怎么去写”,讲的是要打破对老师、家长等人的一些固定的写法,按照这个人本身的特点照实去写,就能有新意。这一次我们要讲的是,对笔下的人物不要轻易下结论,这样也能出新。我们以前写人都喜欢下个结论,比如说这个人热情,那个人不太灵活。即使是多重性格的人,也要努力写出他性格的多个侧面。而且老师也会教导我们,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仿佛不写出这个人物的特点,作文就算失败。…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提问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每年都要带本科师范学生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要听很多实习教师的课。记得有一次听课,实习教师讲的课题是郑和下西洋。他在介绍郑和其人时,提到并写出郑和原姓马,小名三保,后来当了太监,人称三宝太监。当他正要接着讲郑和出使的事迹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郑和小名‘三保’,他当了太监后为什么成了‘三宝’?这两个字不一样啊。”实习老师显然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很干脆地回答道:“名字怎么写并不重要,这也不是本课的重点,我们还是关注郑和做了些什么吧。”然后就接着讲下去。  相似文献   

13.
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活动之前,老师布置了一道特别的作业:请每一位同学留意身边的生活现象,并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室的黑板上写着彩色的大字:生活中的数学.旁边还画着美丽的图画,这是班里的“画家”刘克的杰作.所有的课桌围成了两个大圈,有点像联合国的圆桌会议. 数学科代表李燕宣布活动开始. 王斌第一个站起来,讲了一个小故事── 画表格 我哥哥在村里当会计,他经常要画表格,他画表格很有诀窍.有一次他要在两条距离为10 cm的平行线之间画出11个格子…  相似文献   

14.
名医     
仲利民 《师道》2003,(5):50
在我多年的求学生涯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当数范老师。范老师原来是学医的,分在一个大城市的医院中,他医术精湛,在当地颇有名气。但是他为了追求心中的恋人林老师,毅然放弃了条件优厚的大都市,追随林老师来到我们这个小城。范老师话语风趣,知识渊博,不像别的老师照本宣科。他常常是把教案放在一边,好像是和学生闲聊,东拉西扯,但他总是把闲聊的话题集中在要讲的课题中,把学生的兴趣吊得高高的,常常是在我们聚精会神听他讲完故事后,一句话就能把我们引上正题,而我们也就理解了他要讲的东西。但这些都不是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先讲两个课例:一个是最近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看到的:成都市石室中学的李镇西老师,在外地借班上课,讲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快结束时问学生:“喜欢这篇文课文吗?”多数学生说喜欢,但有一生站起来说不喜欢。李老师在表明自己也非常喜欢这篇课文的观点后,马上给予后一位同学以肯定,并要他讲讲不喜欢的理由,还高度赞扬他敢于对大多数人说“不”。另一个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雪化了以后是什么?”大多数回答说是“水”,一个学生回答说是“春天”,老师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者。这两个课例,…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2月5日,贾老师义回到了浦明师范附小,这是他工作了15年的学校。今天他应邀来给语文老师作一次辅导。附小的领导出了个题目:现场评游10位新教师对同一篇作文的点评。评讲后,清贾老师再给大家讲讲作文批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老师当然要有个老师的样子,要像个老师。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还有古语讲得好:“己不正,何以正人?”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有四种老师:第一种是讲课能深入浅出,很深奥的道理,他能讲得浅显易懂,很受学生欢迎,这是最好的老师;第二种是深入深出,这样的老师很有学问,但缺乏好的教学方法,不能把深奥的学问讲得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就费劲,这也算是好老师;第三种是浅入浅出,这样的老师本身学问不深,但却实事求是,把自己懂的东西讲出来,这也能基本保证质量,也不乏是个好老师;最糟糕的是第四种老师,浅入深出,本身并无多大学问,却装腔作势,把本来很浅近的道理讲得玄而又玄,让人听不懂。  相似文献   

19.
许丽 《师道》2005,(8):39-39
一个网友讲了这么个故事:“外甥读小学。某日老师讲解曹冲称象的故事,讲完后,就问,曹冲聪明吗?我外甥回答得很坚决:不聪明!老师很吃惊,就不让他继续发言。按课程继续进行……放学的时候,老师没有忘记我外甥别于他人的回答,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问,为什么曹冲不聪明?我外甥的回答是:他也真笨的。干吗要用石头?人站上去不是很好吗?还不用搬来搬去的!老师当场傻了。”  相似文献   

20.
刘安海先生认为讲课是一门艺术,不是艺术表演的艺术,是老师将课程内容怎样演绎出来的艺术。他从有关教育学、教学法中得知同样的内容让学生自己看和听一个会讲课的老师讲,其间比例为七比一,就是说,学生看七遍才抵得上听老师讲一遍,——当然是指会讲的老师。因此,他认为讲课兹事体大,无论如何都要把课讲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