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0届冬季运动会速滑比赛调研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第 10届冬季运动会比赛中采用现场观测、走访调查和录像分析等方法 ,对速滑短距离项目起跑、5 0 0 m后程降速和全能项目的单腿支撑能力、弯道滑行能力等 8项技术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短距离比赛中 ,有 1/ 2运动员预备姿势不够正确 ,大部分运动员 5 0 0 m的最后 10 0 m降速明显 ,10 0 0 m与 5 0 0 m运动员得分差较大 ;全能运动员右腿支撑平衡能力、弯道滑行能力较差。据此提出了转变训练观念和进行系统训练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由于短道速滑运动的场地及竞赛的特点 ,运动员在滑跑过程中的犯规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多发生在运动员实施超越时。规则规定 :在比赛的任意时刻都允许超越 ,但由于超越引起的犯规均由超越者负责。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 ,必须采取合理、有效、规范的超越行为 ,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完成超越。否则将会遭到判罚。近年来 ,我国短道速滑的竞赛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 ,赛事的增多 ,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接近 ,使比赛竞争更趋白热化。但是 ,由于运动员对规则理解不深、不透 ,比赛中经常被误导 ,造成犯规 ,真正的训练成果和水平没有反映出来。本文对 1…  相似文献   

3.
对世界优秀女子赛跑运动员比赛中疲劳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过 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 10 0 m、2 0 0 m、40 0 m、80 0 m半决赛和决赛的前 8名共计45 8名优秀女运动员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 ,得出世界优秀女运动员 2 0 0 m、40 0 m、80 0 m赛跑中的疲劳系数 ,旨在为我国优秀女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及成绩目标的确定提供量化参照目标。  相似文献   

4.
戚雅茜  仰红慧  宋闪 《体育科研》2015,(4):84-86-91
通过对第十二届全运会100 m蝶泳比赛进行技战术分析,介绍比赛技术解析方法在比赛中的应用,特别是研究运动员比赛战术方面的应用。通过技术录像解析法对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蝶泳100 m决赛第二组的运动员进行比赛视频的拍摄和解析,结合近几年游泳比赛男子蝶泳比赛成绩和排名情况,对男子100 m蝶泳半决赛中运动员的出发、转身、途中游、冲刺等阶段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分析结果为教练和运动员选择最佳的比赛战术提供科学依据,这将让运动员在了解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对对手在决赛中的表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预判,为教练和运动员采用更合理的比赛战术提供了积极的帮助,也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对手的把握更准确,为其提供了心理的准备。运动在比赛中了解自己的实力和弱点,扬长避短,不仅从心理上,还能从合理分配体力上为赢得对手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了解皮划艇的比赛战术内涵及战术特点,依据优秀运动员比赛的战术分析,500m皮划艇项目中实用的比赛策略通常是前半程紧紧跟住对手,后半程发力超越,对国际大赛速度的统计分析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战术。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正确的比赛战术和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一样,是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时获胜的关键因素。所谓正确的比赛战术是指在不同的比赛条件下,有效地合理安排比赛过程,确保获取符合甚至超越现有竞技能力的成绩的战术。 在重大比赛的特殊条件下,是绝对有可能获得超越正常水平的成绩的。为了设计成功的比赛战术,在赛前必须对下列重要因素进行分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10年国内外优秀400 m自由泳运动员共111人次的决赛成绩进行分析,探讨该项目配速方案的总体特征和阶段特征,尤其是“第1次加速”现象,旨在对今后我国该项目训练与配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论:大多世界级选手途中游段都存在“第1次加速”现象;世界优秀选手的竞技水平与其比赛中该现象的出现概率及提升幅度呈正相关;目前我国优秀选手大赛中暂无“第1次加速;”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生理生化、比赛战术、心理状态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主要采用录像观察法,对第20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m、1000m中国、韩国等运动员比赛战术的运用进行比较,统计出比赛中个人、集体配合等战术运用的类型、特点及其成败比率;探讨短道速滑比赛战术发展的趋势,为我国运动员在以后的比赛、训练中战术的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第20届冬奥会优秀速滑运动员1000m比赛战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优秀速滑运动员1000m比赛的分段时间与速度及战术运用的比较与分析,统计出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在起跑绝对速度上没有差异,而且同国外运动员相比还快了一点,表现出我国运动员在比赛前200m段落中速度较快。由于前200m滑行速度过快,消耗了较大的体能,因此,随着距离的延长,在后程距离段落中速度下降幅度较大。同国外运动员运动成绩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我国速滑运动员在全程距离比赛中体力分配不合理,导致200~1000m两个段落速度下降过大,最终成绩不理想,形成战术运用不当,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形成较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0.
足球运动员比赛条件下运动距离测量和运动速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专用的技、战术录像分析系统(S IM I°Scou t),对中、日足球运动员在比赛条件下进行运动距离测量和跑速分析。结果显示,3名中国运动员全场运动距离平均为9 300 m,两名日本运动员平均运动距离为9 700 m;下半场运动员距离比上半场有所减少,中国运动员减少量高于日本运动员;从运动形式上看,“冲刺”、“快跑”两项之和占总距离的10%;运动员下半场活动范围一般比上半场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1.
短道速滑比赛过程紧张而激烈,在不同临场决策,如启动加速、领滑、跟随滑行、超越、配合等技战术的运用和发挥时,都需要运动员对周围 环境进行观察判断。视觉信息提取的不同模式可准确反映出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同临场情境时采取不同技、战术策略。因此,记录短道速滑运动员 在运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不同临场决策的眼动模式,有利于提供有效训练的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成年男子中、长距离速滑运动员在世界比赛中,多年与奖牌无缘,直接原因是运动员比赛时后程降速较大。虽然问题出在成年,但根源却在儿少时期,后程降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速滑少年竞赛制度制定的不合理、不公平和不科学,起到了错误的引导作用。多年来实行单一的冰上速度比赛,没有进行冰陆结合、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比赛,而且把专业队代训、省冰雪分校和业余体校从员统编在一个组比赛,引发出很多问题。主要是对儿少运动员的训练过于急于求成,过早进行专业化、成人化训练,违背了从小培养、多年系统训练、打好基础、积极提高的训练原则,违背了运动员儿少时期的生理发育自然规律及特点,到成年时缺失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速滑少年竞赛制度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合格的速滑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周期训练的视角出发,采用访谈法对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运动员陆地恢复性体能训练的陆冰衔接与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比赛期恢复性体能训练陆冰衔接的重要时间段,进而对赛前训练调整周期恢复性体能训练安排的两种模式以及赛事间的陆地恢复性体能训练的节奏进行了研究,最后确定了500m比赛两场比赛之间安排陆地恢复性训练最佳练习内容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plored whether elite artistic skating athletes differ from elite inline speed skating athletes in terms of mood as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competi-tion. Its secondary purpose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mood states in athletes generally differ before competition, as compared to after. Thirty-nine athletes in artistic and inline speed skating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during the German national and European championships. Participants were top-ranked elite skat-ers, including 17 German national champions, nine European and four World champions as well as four participants in recent Olympic Games. Artistic skat-ers exhibited more delight and less listlessness both before and after competi-tion. Inline speed skaters reported greater arousal before competition, whereas artistic skaters reported more arousal after competition. All skaters reported more activation before competition as compared to after competition. These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athletes’ preparation for and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道次、场地条件和运动水平对速度滑冰女子1000m速度节奏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12—2013赛季哈尔滨站速度滑冰世界杯和关国速度滑冰世界锦标赛女子1000m前后两次比赛均参加的运动员分段数据,结果认为:(1)速度滑冰女子1000m道次不同造成运动员速度节奏的明显差异,外道速度波动比内道更大;(2)速度滑冰女子l000m场地条件不同,速度节奏存在显著性差异,条件越差的比赛场地,其启动阶段加速节奏越快,600—1000m分段速度节奏越慢;(3)速度滑冰女子1000m高、低水平运动员百分速度节奏存在显著性差异,低水平运动员0—200m启动阶段相对加速节奏更快,600—1000m分段高水平运动员百分速度节奏更快。  相似文献   

16.
2018年平昌冬奥会日本在速度滑冰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收获了3金2银1铜的好成绩,不仅保持了在短距离上的优势,而且在中长距离及团体项目上也表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颠覆了以往中长距离项目一直由欧美统治的状况。通过查找资料、分析比赛视频与平昌冬奥会官网上日本速度滑冰比赛的数据,归纳出速度滑冰在日本的发展以及日本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为我国速度滑冰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日本速度滑冰崛起的原因在于:(1)丰富的速度滑冰基础设施建设;(2)与速滑强国荷兰进行“送出去”“引进来”的战略合作;(3)“取长补短”合理的战术制定。  相似文献   

17.
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战术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春香  张亚辉  钟霖 《体育与科学》2002,23(2):50-52,22
中长跑是典型的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与技战术相结合的周期性的体能类项目。运动员需要具备高度发展的战术谋略水平,从战术谋略方面提高中长跑运动员临场比赛的经验,促进他们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去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比赛中战术特征的比较分析与研究,丰富了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战术的理论与方法,为我国中长跑教练员和运动员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得最佳运动成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阿波罗.安东.欧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访谈、现场观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在1000m比赛过程中战术实施进行分析。结论:1000m距离比赛是阿波罗.安东.欧诺发挥技战术优势的特长项目。比赛中体现出阿波罗具有敏捷性、灵活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战术特点。旨在为我国短道速滑选手备战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