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钟祥 《科教文汇》2014,(24):156-157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以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打开知识的缺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明确每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中以“问”引其疑、以“问”启其思、以“问”增其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以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打开知识的缺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明确每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中以"问"引其疑、以"问"启其思、以"问"增其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宋代朱熹有过这样一句哲理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据我数十年的写作指导教学中,有这么一个体会,就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内心真情流。  相似文献   

4.
发问、质疑是发现新知识的起点,答问释疑是获得新知识的渠道。但现在老师和家长往往重视的是学“答”。学“答”固然重要,但学“问”应在学“答’’之前,不能本末倒置。如果不够重视“怎样问”,或者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不够,就可能导致学生成为只能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的机器,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多问,要激发学生愿问,指导学生善问,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质疑与创新的关系,学生学会质疑的必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等方面进行论述,简要介绍了本人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一些做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宋代朱熹有过这样一句哲理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据我数十年的写作指导教学中,有这么一个体会,就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内心真情流。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下,运用"激思导问——解决式"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体验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过程与快乐,在科学探究中获得真知,同时也将促进教师转变课程观念,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本文简要阐述如何构建实验课"激思导问——解决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设疑教学法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由诗词的情境出发,感悟到雄浑旷放、沉郁深邃的深层意境。课堂设疑的最佳方式就是发“问”,作者以四“问”:问序、问注释、问常情、问习俗,引领学生进入中国古诗词鉴赏的佳境。  相似文献   

9.
张庆发 《科教文汇》2009,(32):142-143
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在质疑中探索求知,是教学过程本质的客观反映,是教学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敢问、爱问、会问。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比如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涌出,但无论那种教学思潮,都特别强调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运用理性的方法去加以探究,最终能圆满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会问、善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使命,教师应经常性地在课堂上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主动质疑,积极探究,自己解决问题,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在学生身上积淀、内化为一种  相似文献   

12.
何佳荣 《科教文汇》2013,(17):184-185
教学改革呼吁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敦促“问”的艺术。教学中“问”的艺术不仅包括老师的有效提问,还必须有学生的有效质疑。恰当的提问和质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师生高效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在质疑驳问中培养创新思维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质疑或让学生互相质疑,启发学生多思,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讲《愚公移山》后,我在肯定愚公移山精神时,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与搬家”、“移山与挖隧道”的看法。通过讨论比较认为移山不如搬家,但为什么课本写移山呢?学生质疑后领悟作者意在愚公移山的精神,使学生触类…  相似文献   

14.
许冰 《科教文汇》2009,(8):153-153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中,创设一种鼓励质疑的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发问的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或不同看法;给学生质疑的勇气,允许学生对教师或教材说“不”;解放学生的脑和嘴,使他们敢想、敢说、敢问,由此帮助他们养成质疑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刘小杰 《知识窗》2010,(3X):43-43
<正>学贵有疑,疑而有思,思则有进。故,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都会注重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善问、善思、善学的能力。然而,教师的期望常与学生的实际相悖,而奏不出和谐音来。因为学生提不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往往质陋肤浅,起不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为此,笔者以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学生不会质疑,不能说是学生"笨",而教师在讲授的时候是否给了学生这样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问"为什么"。有些老师设疑的本领可以达到天衣无缝、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样主导的是老师,学生却总是像被什么牵着似的。为人师者,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呢?做为职业教育者更应该从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主动学。让其从实践中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想象力、进取心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思考。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  相似文献   

18.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首要构件,是获得创见的第一步。敢于质疑提问是创新意识的标志,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是创新过程的萌芽。学生"问题意识"能力还比较欠缺,主要表现在:缺乏提问技能,不敢不愿提出问题。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敢问、想问、能问、好问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金伟 《科教文汇》2010,(36):114-115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起点。初中物理教学不应只是"去问题"的过程,还应是"生问题"的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丁艳辉 《科技风》2011,(11):213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中,教师要实施创造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欲的方法,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培养自立探究,寓创新思维于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