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以透明质酸、胶原和生物玻璃为原料制备复合支架材料,并对其矿化性能进行研究。实验将透明质酸、胶原和生物玻璃按比例混合,再进行交联处理,冷冻干燥得到支架材料,最后将其浸入模拟体液进行矿化,分析生物分子在矿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该复合支架材料具有三维多孔的微观结构; 在模拟体液中的矿化产物为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对溶液中钙、磷离子的亲和力构成了矿化机制的基础。且两种生物分子可相互键合,促进钙化。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矿化性能,可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以工业废渣钡渣为水处理剂,研究钡渣对水中磷去除率的影响,进水含磷10 mg/L,钡渣投加量5 g,处理时间90 min,pH为11时,去除率达81.9%.实验表明,钡渣与氢氧化钙协同作用去除水中磷时,去除率高于钡渣或氢氧化钙单独作用的处理效果.投加比例为(钡渣1 g+氢氧化钙1.5 g)/1 mg磷,水中磷的去除率达到90.42%,出水含磷量已经降低到1 mg/L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去除率随着pH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明铁炉渣对稻田水磷去除的有效性及机制,在介绍了铁炉渣磷去除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以福州平原稻田为研究区域,采用原位采样与室内分析法测定并分析了铁炉渣施加对稻田水磷的影响,并探讨了铁炉渣施加对稻田水磷去除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施加铁炉渣可有效地去除稻田水中的磷元素,并随着铁炉渣施加浓度从2 Mg/hm2增加到8 Mg/hm2,其对稻田水磷的去除效率逐渐增强。从水稻生长季平均去除效率看,8 Mg/hm2铁炉渣施加对稻田水磷的去除效率为27.8%;从时间变化来看,铁炉渣施加在磷含量出现峰值时对稻田水磷的去除效率最为明显;除了铁炉渣的物质组成和多孔结构调节稻田水磷去除效率外,pH和温度的变化也在控制铁炉渣施加对稻田水磷去除的效率上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施加铁炉渣去除磷技术在稻田水磷去除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炼磷排放的高温磷渣液的常规处理方式是水淬冷却、露天堆放处置,该方式不仅浪费巨额热能、占用大量土地,还引起环境污染问题。现有的磷渣资源化技术仅针对于水淬后的磷渣颗粒,无法回收热能,且磷渣掺量较低。本文提出将高温磷渣液在线资源化利用,制备建筑装饰用铸石产品,不仅可全额回收其蕴含的巨额热能,还能从源头消除磷渣的环境污染。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石英砂和高岭土为辅助原料,高温磷渣液掺量可达75%,所得铸石样品分为乳浊玻璃材质和微晶材质两种类型,均具有优于天然石材的抗折强度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可作为建筑装饰材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进食硫酸镁水溶液、固体氧化镁及对照的三组鸡鸡主要成分的测定,发现进食水镁的鸡其骨中钙、磷、镁、钾、钠含量都比对照组高,氧化镁鸡骨中磷和钾有明显影响,表明不同存在状态的镁对骨生物矿化的影响不同,可能是通过对骨细胞的作用来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磷石膏渣对乌江汞排放的评估与环保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制定的国际《水俣公约》正式生效之前,本文对我国采用传统湿法工艺生产磷酸的废渣磷石膏对水环境污染的形势做了分析;实测了贵州磷石膏悬浊液中重金属含量,发现汞的含量很高。估算了贵州两大磷肥企业磷石膏渣堆向乌江排入悬浊液总量和汞与其它毒重金属的年排量。对全国汞排量最多的贵州省做了汞排结构分析,指出乌江干流水库遭磷石膏污染的严重危害,提出若干相应的环保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福州平原稻田为研究对象,对对照、石膏渣、海贝壳、生物炭和铁炉渣5种处理样地0~3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石膏渣、海贝壳、生物炭和铁炉渣施加后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碳和磷含量,其中碳分别增加了6.89%,8.44%,11.41%和5.41%;磷分别增加了4.59%,9.17%,7.34%和11.01%;对氮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变化。不同粒级间的对比表明,全碳、全氮、全磷含量随团聚体粒级的增大显著增加(P0.05),C/N随粒级增大而增加,C/P、N/P随粒级的增加而减小。从不同废弃物施加条件下与不同粒级团聚体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来看,石膏渣、海贝壳、生物炭和铁炉渣施加均能提高土壤团聚体的养分含量,粒级对团聚体养分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比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饲料中添加姜黄渣对中华鳖存活率及抗高温应激能力的改善作用;通过中华鳖的抗氧化能力分析,探讨姜黄渣的生化作用机制。创新点:证实了饲料中添加姜黄渣对中华鳖具有增强抗高温能力,提高存活率的作用,为姜黄渣作为新的水产饲料添加剂的资源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方法:将320只雌性中华鳖(体重约250 g)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饲料)和实验组(饲料中添加10%的姜黄渣)。在2013年7月到10月分别考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华鳖的体重、存活率;分析试验地海盐县的气温变化与中华鳖存活率的相关性;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试剂盒分别检测了两组中华鳖肝组织的SOD酶活力及MDA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比较了两组中华鳖皮肤的姜黄素含量。结论:补充姜黄渣的中华鳖皮肤呈现金黄色,皮肤所含色素为姜黄素,平均含量为(0.14±0.03)μg/g。存活率调查显示,实验组的中华鳖存活率比对照组高135.5%;SOD和MDA分析显示,实验组中华鳖肝组织的SOD酶活比对照组高112.8%,MDA含量比对照组低36.4%。根据气温资料分析推测,持续高温容易导致中华鳖死亡,补充姜黄渣可有效降低高温造成的死亡率。综合分析显示,补充姜黄渣能显著提高中华鳖的存活率及抗高温应激能力,其作用与姜黄渣所含姜黄素的抗氧化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顶底复吹转炉与顶吹转炉的冶金效果的对比,结合生产实际,讨论顶底复吹转炉在加强钢液搅拌、促进渣钢反应平衡、降低渣中氧化铁含量、降低氧耗、降低终点磷、降低铁合金单耗、缩短冶炼周期、降低钢中气体含量、降低碳氧积、提高终点残锰、提高钢水的收得率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重点探讨了纳米TiO2矿化有机物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矿化有机物研究方面尚代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了解流化床渣与炉排渣等焚烧炉渣的性质,改善其应用性能,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天津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炉排焚烧炉底渣和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底渣进行了取样和分析,从X射线衍射光谱的物相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的成分分析、烧失量分析3方面对两种焚烧炉渣的主要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化床渣和炉排渣的主要晶相为石英(SiO2)、钙硅石(Ca2SiO4)和钠长石(Na(AlSi3O8)),为低熔点的钙化物共熔物相,但炉排渣的组成成分更复杂;流化床渣、炉排渣中SiO2、Al2O3、CaO、Fe2O3含量之和分别达75.45%、65.95%,其中SiO2、CaO含量差异性较大;流化床渣的烧失量远低于炉排渣。  相似文献   

12.
氮沉降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重要因素,而不同形态氮素对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仍不清楚。为探讨不同形态氮输入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为例,通过室内培养,研究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氮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每种氮输入类型设置对照、低、中、高4个氮输入梯度。结果表明:(1)无机氮(硝态氮和铵态氮)输入抑制表层(0~ 20 cm )土壤有机碳矿化( p <0.05),降幅为8.84%~25.63%,对中层(20~6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影响;硝态氮输入促进下层(60~8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增幅为23.24%~32.75%,对底层土壤(80~100 cm)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影响;铵态氮输入促进6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增幅为46.42%~109.7%。(2)有机氮输入抑制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矿化( p < 0.05 ),降幅为11.33%~25.93%;对20~4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作用,对其他土层土壤有机碳矿化主要为促进作用,增幅为26.77%~231.64%。综上,硝态氮、铵态氮输入对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影响,而有机氮输入则促进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且有机氮输入的促进作用大于无机氮( p <0.05)。因此,有机氮输入将显著削弱研究区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从汉景帝阳陵陵邑区出土的铁器中选取了4件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铁器表面自然脱落或疏松剥落的完全矿化的残块,运用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微区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夹杂物形貌及成分分析等方法以及金相学知识,研究完全矿化铁器的材质及制作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铁器表面脱落的矿化样品内部残留的矿化信息,确实能够对铁器的材质工艺进行初步判断,汉阳陵陵邑区的四件铁器分别为块炼铁、麻口铁铸造、块炼铁锻打和块炼渗碳钢.  相似文献   

14.
氟化物是为了改善连铸保护渣的性能而加入的助熔剂,氟化物的加入可以降低保护渣的粘度和熔化温度,改善结晶性能以满足生产要求,氟化物的逸出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二冷水酸化造成连铸设备腐蚀。介绍氟化物对保护渣的作用及测定方法,分析了氟化物的逸出和设备腐蚀原理,针对氟化物引起的环境污染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笔者分析了沼肥在设施农业中应用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沼液、沼渣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沼肥(沼液、沼渣等)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矿化是基于微生物诱导矿化形成无机矿物。微生物矿化形成碳酸钙可以作为一类新型胶凝材料,并且可以固结松散的砂土颗粒,在地基加固、扬尘治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概述了研究生物矿化方法和微生物碳酸水泥潜在应用砂土加固、水泥基材料裂缝自修复等,详细讨论分析了Bacillus pas-teurii中脲酶水解尿素机理,并指出脲酶水解尿素存在水解和消除竞争。当今研究微生物水泥也存在各个步骤的反应机理、产物晶型的影响机制、复合微生物对矿化晶形如何影响等问题,通过研讨展望指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水泥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钢采用50t电弧炉冶炼→LF炉精炼→浇注3t电极→电渣重熔→保温→退火→800/650×4轧机流程生产叶片用φ180圆钢(%:0.06~0.15C,0.25~0.80Mn,11.25~13.00Cr,≤0.30Mo,≤0.60Ni,≤0.025P,≤0.010S).电炉冶炼配料装入脱磷剂,扒出全部氧化渣.LF精炼吹氢,终脱氧喂Al和Ca-Si线.经分析,各项技术指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再矿化介质聚乙烯磷酸和聚丙烯酸对3种粘结剂(Fluoro Bond II、Xeno-III和i Bond)和牙本质所形成的树脂-牙本质界面再矿化程度的影响。创新点:(1)多数仿生再矿化研究集中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牙本质粘结剂界面的再矿化情况,鲜有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作为观察手段的。虽有研究应用CLSM,但也仅是从定性的角度比较再矿化效应,没有定量分析比较,难以令人信服。而本项研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对比。(2)本研究从当前牙本质粘结剂系统(共七代)常用的后四代中选择典型代表产品为研究对象,便于横向比较各类粘结剂。(3)本研究的定量结果除了比较同一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矿化情况,还增加了纵向分析思路,进一步比较矿化程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不同牙本质粘结剂粘结界面的矿化情况。方法:将96颗健康前磨牙按照Fluoro Bond II、Xeno-III和i Bond粘结剂随机分为3组,每颗牙均暴露表层牙本质。3种粘结剂分别严格按照各自产品说明书处理牙本质表面,牙合面堆制5 mm厚的树脂。每颗牙沿牙合-龈向切成0.9 mm厚的薄片,获取中间两片样本用于矿化组和模拟组。矿化组采用含聚乙烯磷酸和聚丙烯酸的再矿化液浸泡;模拟组采用不含聚乙烯磷酸和聚丙烯酸的模拟体液浸泡。各组标本在储存1、2、3和4个月后,各取出8片,经苏丹明B荧光染料染色24 h,冲洗,吹干,置CLSM下观察渗入混合层及粘结层的荧光情况,测量荧光面积、平均荧光量及总荧光量。所有数据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ANOVA)和Tukey’s HSD检验分析。结论:本研究中聚丙烯酸和聚乙烯磷酸双仿生类似物分子对Fluoro Bond II、Xeno-III及i Bond粘结剂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再矿化效应,其中对i Bond粘结剂再矿化效应最明显,Fluoro Bond II粘结剂次之,Xeno-III粘结剂再矿化效应较差,但能够起到抵制基底矿物继续丢失或阻止胶原降解的作用。CLSM结合应用苏丹明B是量化混合层再矿化的一项有效手段。因此,上述双仿生类似物分子应用于口腔粘结剂修复材料促使混合层再矿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在生物矿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蛋白质在模拟生物矿化研究中出现的方法、理论、模型及其作用机制等的论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矿化剂的矿化机理的研究,得出水泥熟料中掺入矿化剂后能够提高其产量、质量的结论;进而研究了矿化剂掺加种类和掺加量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化剂掺加的新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