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 我国女子400米栏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1993年的世界排名已进入前十名的行列,与同期的女子400米水平相比,进步更明显。说明女子400米栏的进步,除了400米平跑速度提高的因素外,全程技术的完善与提高也非常重要。 影响400米栏技术的因素很多,主要是运动员跨栏技术、栏间跑步数、运动员身高等。我国女子400米栏运动员的栏间跑步数与身高差异的关系很大,这说明我国对女子400米栏运动员的身高及栏间跑步数等问题没有特别关注。本  相似文献   

2.
400米栏比赛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跨栏栏间节奏的水平发挥,栏间跑节奏包括栏间跑的技术与节奏、步长、速度和速度分配。1.栏间节奏的重要性从调查研究材料反映,青少年女子400米栏参赛的运动员身高一般在1.58-1.68米左右,栏间步的跑法和节奏没有一个固定  相似文献   

3.
历届奥运会400米栏排名前三名运动员成绩;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栏跑的成绩参数(分段成绩、速度、步频、步长等指标);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栏运动员身体形态参数(年龄、身高、体重指标)。将世界400米栏成绩演变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将世界优秀男子400米栏运动员成绩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栏间成绩、栏间步数等)。  相似文献   

4.
一、身高身高是跨栏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对于110米栏运动员来说,高身材可以轻松跨过栏架,并且在栏间3步跑时保持适宜的步长,如果身高较低,不但跨栏时身体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影响跨栏速度,而且在跑栏间距时需要努力加大步长,耗费体力,影响栏间节奏。而对于400米栏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在快速的短距离跨栏比赛中,女运动员取得好成绩,要受到身体条件(从形态学的观点看)的限制。400米栏则没有这种限制。某些专家认为,为了取得好成绩,女子跨栏运动员的身高不能低于170厘米。但,在这个问题上,或许可以参考男子的经验:大多数高水平的男运动员身高在165~190厘米。这就提出一个问题:矮个子女运动员能取得这个项目的好成绩吗? 表中列出的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女跨栏  相似文献   

6.
400米和400米栏赛跑的现代水平很高。以往的文献资料在相当大程度上只注意到400米平跑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性,对两个项目运动员肌肉活动的生理学特点却缺乏连带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影响400米栏运动员活动能力的因素及其适应特点。为此对苏联国家集训队400米和400米栏运动员进  相似文献   

7.
影响女子400m栏技术因素主要包括:运动员身高、跨栏技术以及栏间跑的步数等。本文通过对我国女子400m栏运动员有关技术资料的统计分析,以期寻找栏间步数与身高的内在关系,探索适合我国女子400m栏发展的栏间跑步数及运动员身高,为400m栏科学训练和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军七八年三月考入沈阳体育学院。她六零年出生,身高1.61米。七九年八月在全国体院田径运动会上以1分1秒6和57秒8的成绩获400米栏和400米二项冠军。400米栏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标准。她入学前没有系统地进行过田径训练。一年半来,由于我们对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她本人的刻苦练习,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成绩都有显著提高(表一)  相似文献   

9.
400米栏是在跑400米的基础。上跨越10个栏架。400米成绩的好坏关系到400米栏的成绩。400米是400米栏的关键。跨栏运动员刘德卿2002年3月第一次参加400米栏比赛,成绩是1分零秒77。经过一年训练,2003年3月刘德卿400米栏成绩达到55.93秒,获上海市第一名。他的400米栏成绩,一年内提高了4.86秒。本文对刘德卿400米栏成绩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400米栏是田径径赛中技术性较强的一个项目,它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运动员要想在这个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不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还应具备卓越的速度、速度耐力,以及出色的栏间节奏与合理的体力分配。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提高400米栏成绩的途径,希望能对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耐力分为一般耐力、专项耐力、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对于田径运动员来说,耐力素质不仅是在参加比赛中需要,而且在完成大的训练量时更为重要。由于400米栏的全程跑大都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不少人认为只要大力发展400米栏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就能大幅度地提高运动成绩,因而在训练中往往只注重400栏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及无氧能力的训练,而对一般耐力(有氧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接手训练400米栏运动员的初期,我也曾走了一小段弯路,但在后来的训练实践中,逐渐重视和加强了对400米栏运动员,特别是少年400米栏运动员的一般耐力发展水平,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400米成绩和400米栏技术在不同等级运动员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健将缓和一级女子400米栏运动员专项成绩的调查,并对专项成绩的提高和400米成绩的提高、跨栏技术改进等关系的分析,发现健将级400米栏运动员提高专项成绩的关键是提高400米成绩;一级400米栏运动员提高专项成绩,既要提高400米成绩,又要努力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世界顶级110米栏运动员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世界顶级110米栏运动员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具有一定的区间范围,顶级运动员体型表现为身材高大、肥瘦匀称、肌肉健壮发达的特点;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个体间均有不同程度差异,不同的体型表现出不同的运动员技术类型特征(速度型、技术型、力量型),技术类型不同其体型也有差别;顶级运动员身高与体重、体重与克托莱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克托莱指数更大程度上蕴涵了体重的信息量,身高和克托莱指数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更具有生理学、形态学和训练学意义;顶级110米栏运动员身高与体重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Y=-81.989+0.588X,经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可作为选材和检控110米栏运动员身高与体重指标合理匹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我国400米栏训练中,不少同志不重视对不同情况的区别,总认为速度是灵魂,耐力是关键,而把技术放在从属的地位。 参加这次五届全运会女子400米栏预赛的23名运动员的400米平跑和400米栏的成绩差,平均为4″81,只有个别运动员达到2″43,最差的运动员竞  相似文献   

15.
姜作美是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系78级学生,身高1.77米,体重65公斤。1982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姜作美获得甲组(体育学院组)400米,400米栏,4×400米接力的三项第二名。半月后,他又在辽宁省第四届全运会上获得400米栏,4×400米接力的两枚金牌和400米的铜牌,并以53″2的成绩超过400米  相似文献   

16.
400米栏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要求较高。合理的过栏技术和有效的栏间跑节奏是提高400米跨栏跑成绩的主要技术指标。400米跨栏跑要求掌握直、弯道跨栏技术,根据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和先掌握直道,后学习弯道跨栏技术的教学训练原则,建立400米栏训练模式化程序。运动员途中跑步长和步频是提高有效栏间跑节奏的训练基础。我们将平时测定的运动员步长进行统计,即步长170cm,起跑到第一栏步数为26~27步,栏间步数为19步;步长190cm,起跑到第一栏步数为24~25步,栏间步数为17步。1 模式化训练的对象普通高校都是从400米运动员中物色400米栏的训练对象,他们已具备了专项能力,在初步掌握跨栏技术后,即可投入模式化训练。2 模式化方法训练程序  相似文献   

17.
我省400米中栏运动员宋信亮在一九八四年全国田径冠军赛上以52″74的成绩取得第三名,九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田径运动会上以52″57的成绩取得第四名,一周后在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上以52″71的成绩取得第五名,另外同我省400米优秀运动员刘明强及外队二名队员共同配合以3′17″50的成绩取得4×400米接力的第三名。这一年他四次打破400米栏53″10的省记录,二次与队友配合打破4×400米接力的省记录,从而使我省在这个落后项目上一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完善我国男子400米栏运动学特征研究,全面掌握优秀400米栏运动员主流技术发展趋势,探索400米栏运动员运动学模型和技术特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内容分析法,从400米栏运动员跨栏节奏、步长、步频、步数、速度、反应时等关键参数进行分析,为教练员提供合理化的训练指导与建议,以期对运动员发展专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我国跨栏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结论:(1)男子400m跨栏节奏有不同的模式,首先是栏间跑步幅在13—15步,其次是主力腿替换需要依据运动员个人习惯不同而改变。(2)步长分为大步长、中步长、小步长。另外通常步长变化明显出现在第七栏。(3)国外运动员采用匀步频—慢步频—匀步频的模式,国内运动员均采取匀步频—快步频或慢步频—快步频的模式。(4)优秀运动员通常在0—H1采用22步的模式,栏间跑为15步,呈现出奇数+偶数或偶数+奇数的特点。(5)男子400米栏最大速度一般出现在前三栏,优秀运动员速度保持阶段可持续至第七栏。(6)男子400米栏反应时与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宜过分追求反应时长。  相似文献   

19.
400米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项目,以无氧代谢的乳酸系统供能为主。它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400米平跑能力,又要求运动员具有很好的过栏技术和栏间跑节奏,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讲,打  相似文献   

20.
赵伟健 《新体育》2022,(10):42-4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田径运动中“转项成才”的特点入手,对中外男子400米跑和400米栏运动员专项成绩进行对比,对二者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找出项目互通性与异同性,为提高中国男子400米栏水平提供切实有效的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400米跑与400米栏两个项目在项目属性、技术、运动员身体特征等方面均具有高度的互通性与紧密的联系性,且400米跑技术促进400米栏技术形成与发展才是实现“转项成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