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10月发生的《新快报》事件,可谓一波三折。先是该报记者陈永洲被湖南长沙警方跨省抓走;接着《新快报》刊登社论呼吁"请放人"、"再请放人",要求长沙警方释放陈永洲,引发社会借古讽今的广泛关注;突然,中央电视台披露陈永洲承认相关批评报道失实,并坦白接受过巨额费用;于是剧情急转直下,《新快报》刊发致歉声明;陈永洲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被机关批准逮捕;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吊销了陈永洲的记者证;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对  相似文献   

2.
于都 《军事记者》2013,(12):21-22
事件回放 《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涉嫌违规被刑拘。在全社会及新闻业界引起轩然大波。经公安机关查明。陈永洲受人指使。于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间,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连续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0月19日,《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涉嫌损害企业商誉的罪名被长沙公安局在广州跨省拘捕,由此引发了国内学界和业界的竞相声援。但随着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陈永洲在看守所承认自己受他人指使发虚假报道的视频,使得整个事件舆情发生逆转,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声讨陈永洲及其所工作的《新快报》,由此也引发了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媒体舆论监督职权的讨论。针对这一事件,笔者窃以为可以从新闻专业主义所要求的真实、平衡、客观和独立几个原则来予以考察,从而反思西方的新闻自由主义理念在我国新闻传播中的实  相似文献   

4.
刘嘉雯  张彪 《今传媒》2014,(5):46-47
本文通过央视对“陈永洲”事件的报道,透视电视新闻与新闻专业主义,并从中解析央视报道的不足之处,强调电视新闻要遵循新闻专业主义。2013年10月23日,新快报的头版在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疯传,头版上“请放人”三个字占据了约1/4版面的大小,黑体粗字,无比醒目。原是报社记者陈永洲报道了中联重科财务问题,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被长沙警方跨省抓走了。一时间舆论哗然。24日,新快报头版“再请放人”,25日,中国记协也发布声明表示会对事件继续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核心阅读:从被长沙警方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刑拘,到新快报头版发文呼吁警方放人,再到承认收钱发表失实报道、新快报发声明致歉,陈永洲事件成为传媒界乃至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公共事件。事件本身的一波三折及其呈现出的多层复杂结构,一时引发了社会各界莫衷一是的讨论。,但对于传媒工作者而言,有一点十分明确,那就是陈永洲的行为有违记者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6.
陈臻 《新闻窗》2014,(1):51-52
2012年9月26日到2013年6月1日,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无视新闻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把记者工作当作捞取私利的手段,多次收受他人提供的数干元至数万元人民币不等的“酬劳”,发表10篇有关中联重科“利润虚增”、“利益输送”、“畸形营销”及涉嫌造假等一系列批评性的虚假报道,致使中联重科声誉严重受损。2013年10月19日,陈永洲因涉嫌损害企业商誉的罪名被长沙市公安局拘留。“陈永洲”事件不仅导致广大股民损失惨重,而且造成了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2014年10月17日,湖南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以损害商业信誉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广州《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被告人在任职期间,先后发表10多篇有关中联重科的批评报道,2013年10月26日,被告人向办案民警交代自己受人指使收受钱财发表这些失实报道,司法机关据此作出判决。这是新闻记者涉嫌犯罪的典型案例。这一案件充分反映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生存的窘迫状况,同时也折射出传统思维定势和不良的法律意识正悄然地破坏中国的新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新闻记者》刚评选出2013年"年度十大假新闻",《新快报》记者陈永洲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等案例赫然在列,这为业界再度敲响了警钟。如何防范虚假新闻,捍卫舆论监督再度引发热议,这里,笔者也略作浅谈。虚假新闻的源头虚假新闻包括"新闻事实"没有真实依据,通过臆造、捏造的假新闻和一定新闻事实"残缺"、"偏离"、"片面"而成的新闻失实。虚假新闻产生的源头概括起来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在2013年记者节前夕,中国新闻界出现了两大假新闻,南方以《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虚假报道中联重科,而北方则以黑龙江省穆棱电视台韦洪基提供材料报道《老汉旅店见网友,一开门傻了——"跟我开房的咋是儿媳妇"》,两则假新闻的泡制者全是真记者。真记者做假新闻,对新闻从业者来说,是讽刺,更是教训。一、假新闻事件折射出编辑记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0月,广东《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收人钱财,连续发表针对上市公司中联重科的失实报道,被长沙警方跨省刑事拘留。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广泛质疑,也使许多新闻工作者深深自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多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如果没有过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就无法形成引导舆论的公信力,甚至无法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立足。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0月,广东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收钱发失实报道的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事件所引发的效应让外界对新闻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伤害。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就新闻失实对新闻事业的伤害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是舆论监督 不是负面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鄂尔多斯广播电视报》记者郝建军,因为“负面报道”多被报社炒掉了。(见《内蒙古晨报》2003年10月22日)据说郝建军很敬业,领导承认他工作很辛苦,而且写出了一系列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重视的新闻,促成了问题的解决。郝建军写了哪些报道呢?有《记者暗访黑职介》、《记者暗访“性病专家”》、  相似文献   

13.
江红 《声屏世界》2014,(2):42-42
2013年12月,一则“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图片新闻,不论是在网上还是在传统媒体都引起广泛关注。报道一出舆论哗然,道德口水迅疾聚焦于“大妈碰瓷”。但是,随着事件细节被不断深挖,特别是有关部门介入后一段现场视频公布,让人看到了事实真相。还有此前广东《新快报》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报道,网络、媒体一度沸沸扬扬,可仅隔一天涉事记者承认做了失实报道,结果令人哑然。由此可见,失实报道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闻界出现了一个异常但不为人注意的趋势:新闻人正变身为新闻当事人。越来越多的媒体或者记者进入主流议题,不是以新闻报道本身,而是以新闻主角的身份。这种趋势背后不可避免的话语权滥用现实,同样尚未引起新闻界警惕。最为典型者,就是广东《新快报》那两个著名的头版"请放人"、"再请放人"。当这两个头版刊出之时,我所见到的新闻界,包括我,大为叫好:"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新快报》的"穷骨头",确实有几分硬气。后来我才意识到,"请放人"其实是对媒体"喉舌"职能的滥用。这不是因为后来  相似文献   

15.
2013年《xx报》记者陈永洲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被依法刑事拘留的事件在新闻界引起轩然大波。面对中央电视台的镜头,陈永洲发出“要以我为戒”的追悔,一言惊醒媒体人。陈永洲的忠告和警示给记者上了生动一课,令无数关心这一事件的人瞠目,更让媒体和记者汗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新快报》"陈永洲事件"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伦理实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认为媒体从业人员需要面向全球新闻传播、面向不断扩展的媒介生态系统、面向争议性事件开展新闻伦理实践,从而增强媒体机构公信力,维护自身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正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出台的《2013年网络舆情走势和社会舆论格局》报告称,2013年是互联网舆论格局和生态治理出现巨变的一年,尤其是打击网络谣言对国内舆论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3年8月20日,公安部启动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到8月31日,短短12天内,数以百计的网民因"制造传播谣言"而遭处理。网络推手"秦火火"、"立二拆四"、新快报记者刘虎、薛蛮子等相继被抓或拘留。这使微博上的"大V"们深感不安,部分"公知"相继离开或转入小圈子不再对公  相似文献   

18.
朱鸿军 《传媒》2015,(4):27-28
近些年新闻腐败案件频频曝光,《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敲诈勒索案、辽宁省广播电视台原台长史联文涉嫌严重违纪案的余波未平,2014年又相继出现中央电视台的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制片人田立武、主持人芮成钢、纪录频道总监刘文等接连被检察机关带走,21世纪网特大新闻敲诈丑闻和21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沈颢、副总裁陈东阳、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乐冰等被批捕.新闻媒体被誉为社会的良心,本应成为廉洁的楷模,如今却成了腐败的重灾区.如何铲除新闻腐败这一毒瘤,形成风清气正的新闻行风,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切的一大热点问题.结合当前中央纪委的反腐经验和新闻行业的特殊情况,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来对“新闻腐败”进行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中国新闻界"最出名"的记者,莫过于陈永洲。只不过这个"出名",并不是让媒体同行与有荣焉的骄傲,而是给中国记者行业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霾"。2014年来了,"雾霾"仍没散去,"陈永洲事件"给媒体从业者带来的警示仍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不搞有偿新闻、新闻敲诈、虚假报道。这是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底线。另外,该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20.
竞争白热化的多媒体时代,报业的生存空间备受挤压,唯有善于应对强者才能在同质化竞争和信息泛滥的新闻语境里脱颖而出,成为媒体洗牌格局中的优胜者和长寿者。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和《新快报》(以下简称《新》)两家广东本土都市报为研究对象,以其报道的"恒大球队夺取2013赛季亚冠联赛冠军"(简称"恒大夺冠")的新闻为研究文本,探讨在同题新闻中两家本土媒体为了差异化竞争所作的不同新闻策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