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杨海东 《东南传播》2022,(1):140-142
长期以来,时政新闻节目播音员因其特殊的政治属性,在应对和融入媒体发展变化上一直抱有谨慎的态度。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时政新闻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对播音员提出了新要求,时政新闻播音员在网络空间为扩大自身影响力也对业务转型产生了新需求。当下我们看到,某些时政新闻的播音员在语言风格上不仅实现了从“播”到“说”的转变,更在涉足领域上实现了从“台”到“网”、从“一元”到“多元”上的渗透,时政新闻播音员以个人身份或者原传统媒体“代言人”的身份与新媒体实现了大量的互动。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未来,时政新闻播音员应积极适应媒体环境变化的趋势,既在传播观念、话语表现、传播形态方面有所创新突破,又需恪守职业道德底线,推动时政新闻播音员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报道涉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新闻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新闻宣传中的"重头戏",如何有效提升时政新闻的影响力,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笔者结合自身参与的一系列河北日报报道案例,对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实现时政新闻报道"质""效"齐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全媒时代,如何做到让重大时政报道在地方媒体精彩“落地”?作为市州级媒体的恩施日报,就重大时政新闻创新报道视角,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抓住重要节点、突出新看点,全媒矩阵传播、拓宽传播力,让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政治活动等时政报道精彩“落地”。一、紧扣时代主题,唱响重大时政报道主旋律在党媒的新闻宣传报道中,重大时政新闻担负着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日益复杂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里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挥主流媒体的报道优势,弘扬主旋律,报道好重要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4.
时政新闻是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重大。在融媒体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传播效率,时政新闻工作者应掌握受众的阅读习惯,转变陈旧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使时政新闻更加接近百姓,服务百姓。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传播的特征,然后从重构新闻用语表达方式、打造多平台立体化矩阵、打造用户参与的传播模式、持续深耕新闻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融媒体时代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策略,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悦路 《传媒》2023,(24):9-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长期以来,让时政新闻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让百姓看得进、看得懂、传得开,是摆在主流媒体面前的一道“必答题”。2022年10月16日,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长城新媒体集团首创“竖屏短视频+聚合应用程序”方式,推出一档《百姓看联播》节目,每天通过4至5条短视频,对《河北新闻联播》中老百姓关心但又看不懂、不爱看的时政新闻进行通俗化解读,实现了“像刷抖音一样看新闻”,为传统新闻报道找到了一个移动端传播的新入口。截至2023年12月,  相似文献   

6.
刘志昊 《青年记者》2017,(26):45-46
时政新闻报道是主流媒体塑造政治认同、增强政治信任、引导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手段.而当下互联网对传播格局的重塑和受众需求的改变,使得传统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时政新闻传播的现实重要性和其传播效果的不相匹配,迫切需要媒体人转变传播观念,创新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7.
彭龙 《新闻战线》2023,(10):71-73
作为人们获取新闻的基本手段之一,传统广播电视台要加快融合转型,更好发挥主流媒体作用,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本文以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为例,从体制机制改革和提升短视频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等方面,梳理其融媒转型实践,以期为地方电台新闻类频率的融媒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移动互联兴起的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打通两个舆论场、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如何让时政新闻报道从模式化的宣传通稿中转变,实现新闻的"价值回归"?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官方微信订阅号"福建新闻联播"的探索为例,探讨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让时政新闻回归"新闻"、把领导回归成"人"、把新闻回归为"新"闻、让主流媒体回归为"媒体"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9.
对于各级电视新闻媒体而言,时政新闻工作均是一项核心任务。进入媒体融合时代,由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均发生了变化,因而电视时政新闻记者也面临着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挑战,要求电视时政新闻记者适应传播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了解媒体融合时代时政新闻的传播特征、适应媒体融合时代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型。本文主要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时政新闻记者面临的转型困境,在此基础上,探讨电视时政新闻记者有效完成自身转型的具体策略,旨在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融合传播走向深化,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的过程中,应将时政新闻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全面创新时政新闻的个性化解读形式。为此,对时政新闻如何拉近受众距离展开探讨,从形象化、生活化、社交化、亲民化四个层面论证了个性化解读时政新闻的语言形式,从H5页面新闻、短视频3D设计和手绘风格、动态页面互动、跨屏互动立体场景等层面提出了全新的时政新闻个性化解读的视觉呈现方式,对时政新闻解读文本结构提出了个性化标题、个性化导语、个性化主体、个性化结尾等建议。希望对提高时政新闻融合传播效力具有积极作用,扩大时政新闻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时政新闻的特点和传播现状,然后主要论述了时政新闻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提升传播力的途径,例如发展多样化的传播平台、充分整合时政新闻资源以及加强时政新闻四力建设等,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扩展时政新闻受众范围,促进时政新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时政新闻要“抓住听众的耳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任何一家主流媒体,新闻的主体地位不容动摇。而时政新闻更是新闻报道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由于受众欣赏口味的多元化,以及时政新闻的冷漠面孔和几十年不变的僵硬模式,使受众对其阅读和收听收看的兴趣日淡,也使时政报道的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按照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由于在题材、内容和形态等方面与时政新闻有着差异,并且报道视角也不同于时政新闻,因此,与受众的贴近性更强.融媒体语境下,地方主流媒体的电视民生新闻也要创新求变,以适应融合传播的需要.本文认为,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升级应注重三个向度,即题材的广度、报道的深度和传播的力度,以此来确保其持续生命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重头戏理所当然是时政报道。时政新闻承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或与政策相关的信息,受到读者的普遍关注。但目前很多党报的时政新闻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信息量很少、会议程式太多、排名位(次)费神、篇幅字数超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时政报道的种种弊端很容易导致读者移情选择其他媒体,最终弱化了党报传播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不断加强和改进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坚守舆论阵地、提升传播力的现实需求。本文试图结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在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方面的探索,研究探讨互联网语境下重大时政主题报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推进时政新闻创新,需强化专业主义理念,强化新闻规律的引领。就是在新的媒体传播格局中,熟练掌握新技术、新手段,体现时政新闻的快速、差异表达、可视,进一步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时政新闻是“重量级”新闻品种,也是凸显传媒本体功能的重要标志。现行体制下,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作为向来中规中矩。时至今日,在已完全市场化的传媒版图上,时政新闻是主流媒体的最后一块“自留地”,未来时政新闻这块最后的“自留地”能否耕好,决定着报业、广电等传统主流媒体未来的前途命运,也促使业内人士对互联网时代的时政新闻生态及其改革走向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牛思明 《新闻传播》2023,(17):99-101
时政新闻是我国媒体在报道政治层面的重要内容,在融媒体的趋势下,传统的时政新闻播报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闻质量的要求。文章立足于融媒体视域下,对如何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进行了探究,以期依托融媒体传播,来拓宽时政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2004,(12):30-30
《当代传播》2004年第5期发表何志武的文章《时政新闻的“结构性紧缺”现象》。文章说,受众需求调查显示,时政新闻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出现了时政新闻信息的“结构性紧缺”:时政新闻的总体数量不少,但读者真正需要获知的信息却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20.
李刚  马凯俊 《新闻前哨》2023,(23):27-28
时政新闻在各级电视台自办节目中占据着黄金时段和较大篇幅,被视为立台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报道形式和内容单调枯燥,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和传播力。但时政新闻栏目又承担着宣传大政方针的重任,起着联络政府、沟通百姓的桥梁纽带作用,观众的关注度很高,尤其是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地方台时政新闻栏目如何守正创新,实现自我突破,是所有从业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