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伯特·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认为,公共物品是一个重要概念,霸权国或领导者有责任保证提供稳定的货币和开放贸易制度下的种种公共物品,并承担其成本,因而霸权国家的存在对自由世界经济的运转是至关重要的.霸权稳定论是吉尔平关于国内经济政策和国际经济秩序之间冲突的理论答案,也是他作为西方学者面对美国霸权衰落所提出的理论对策.  相似文献   

2.
“霸权稳定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最初发源于国际经济领域,是关于霸权与国际经济体系之间关系的理论,后来被推广到国际政治、安全领域。霸权稳定论的基本观点认为霸权有利于整个国际体系的稳定,其理论实质是维护霸权国的既得利益,剥夺他国崛起的权利,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这种理论。  相似文献   

3.
霸权国自古就存在,但当今世界上唯一的全球霸权国就是美国。美国霸权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霸权的制度性。美国制度霸权的特点是其霸权与国际制度相辅相成。国际制度所提供的国际公共物品,是指有纯粹的或一定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而为所有成员国(组织)或部分参与成员国(组织)所享用的各种制度性体系,包括国际秩序、国际合作、国际安全、国际汇率稳定等方面。国际制度既是国际公共物品的一种供给形式,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际公共物品。现今国际制度所提供的国际公共物品基本上是以美国霸权为基础,另一方面构成了美国霸权及其维持的主要基石。  相似文献   

4.
暴力与战争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为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人类提出了许多国际秩序构想,其中"霸权稳定论"在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和谐世界观"在有关国际秩序的基本价值与基本观点两方面做出了完全不同于"霸权稳定论"的判断,因而具有现实性、科学性与进步性,并以此为遏制战争、维护和平和构建世界新秩序指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安全化进行概念剖析,进而指出美国有将经贸领域问题安全化的趋势,并列举了一些实例。后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美国想要将经贸问题安全化的原因,分别是相互依存、贸易保护主义、霸权稳定论和国家主义理论四个角度。最后,文章列举了中国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所能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明冲突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们寻找的解释后冷战世界的“新理论”。它实质上是美国霸权思想的反映,旨在为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提供理论依据。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美国“化霸权”提供了现实基础。美国“化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表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抵制“化霸权”,坚持多元化的互补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布什政府批准的21世纪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坦率表明了谋求全球经济、军事霸权的目标,提出了先发制人、遏制国际对手崛起的战略原则。这一战略并非反恐战争的产物,而是在苏联刚刚解体和国际格局出现失衡的情况下,右翼保守智囊就酝酿成形的全球霸权战略,现在正被发展为新帝国主义论和新罗马帝国构想。美国石油、军工垄断财团对推动这一战略演变具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以来,在美国的学术界和政界出现了一股令人关注的思潮,那就是“新帝国论”。“新帝国论”的基本内容是:(1)过分推崇美国的超强国力,(2)重新审视美国所面临的安全局势和潜在威胁,(3)强调实行“新帝国主义”政策来保护美国安全,强调实现美国霸权下的稳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帝国论”的悖论是它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但是却给出了不恰当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地区安全公共产品并非一种典型的纯公共产品,有着与其他类型公共产品不同的特征。根据霸权稳定论,美国在东亚地区理应发挥着"稳定器"的功能,但现实中由于美国与东亚地区力量间的博弈,造就了美国在东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供应中"不完全生产者"的角色,其供应的安全产品也沦为霸权的副产品。伴随着东亚地区权力结构的转变和地区主义的发展,美国"不完全生产者"角色固定化。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的这种角色将会持续下去,并影响东亚地区的安全态势。  相似文献   

10.
美国霸权:一种制度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霸权秩序的建立和维持方式的角度来看,霸权可分为权力霸权和制度霸权两种历史形态,当前美国的全球霸权就主要是一种制度霸权。二战后,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建构了一系列国际制度,以求全面主导国际社会。冷战结束后,美国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及时修正了原有的国际规范,具体表现在:政治上构建由美国领导的、其他西方国家参与的民主世界,以此为中心建立世界新秩序井相应弱化联合国机制的作用;经济上通过左右世界贸易组织,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建立为美国服务的全球经济新规范;安全领域积极推进以军事同盟为基础的多边防务安排,井加紧构建针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安全网络。“积极的多边主义”和“非公平性”是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美国制度霸权存在着完整性不足、合法性不足以及充分性和有效性不足等缺陷。面对美国主导国际制度这一政治现实,中国理应采取灵活而务实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以后,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美国霸权战略逐渐改变了其最初的形式。即美国霸权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地位,更体现在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世界的影响,文化逐渐成为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要深入研究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文化霸权,首先必须对其文化霸权形成的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围绕海湾局势,国际社会掀起了席卷全球的反战浪潮,从普通民众到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反战斗争有复杂化的倾向和扩大化的趋势。但是,考察民众的反战表现、各国的对美心态以及国际组织对美国霸权的制约能力,还难以得出称霸与反霸的矛盾已经上升到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的结论。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称霸与反霸的矛盾,而是国际社会对和平与发展的不断追求与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在增多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自从世界意义上的国际体系形成以来,大规模的战争和暴力是不同体系之间转换的基本形式.两极体系解体后,美国的霸权体系扩展到全球,国际恐怖主义暴力是当前体系转型中的能量释放,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但不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国际社会的主流仍是国家间的竞争和合作.  相似文献   

14.
冷战对全球化的影响表现在其所造成的两大对立国际集团内部的高度协调在分割世界的同时,又对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美国的霸权则通过维护冷战期间西方集团的政治稳定,帮助确立和维持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自由化和多边开放,从而推进了国际经济向全球经济转化,全球化由此而迅速发展。全球化对冷战的影响则表现在促使冷战期间的两极国际体系比较稳定地运行,并且导致冷战以和平的方式宣告终结。同时,全球化还地美国霸权的消长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霸权的多边主义行为及其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美国为了重建世界秩序,大力推动多边主义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发展,而冷战结束后,作为单极霸权的美国对多边主义采取了一种工具利用的态度.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美国的历史经验决定了美国主要是将多边主义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世界秩序目标之一;不同党派对多边主义的理念不同,因此倾向于采取不同的政策手段来介入世界;对不同对外政策目标的关注,影响了美国决策者对是否采取多边主义战略的考虑.  相似文献   

16.
美国崛起的过程也是国际秩序构建的过程,它在崛起中始终扮演了霸权控制者与秩序构建者的双重身份,二战后逐步建立了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与美国的世界霸权构成了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该系统中,硬实力与软实力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世界霸权以纯粹的硬实力为依托,而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更多的是软实力的影响。本文以硬实力与软实力作为分析要素,将美国构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划分为初步构想-秩序对抗-普世推广三个历史阶段,重点分析秩序构建过程中美国软实力的发展机理。在三个阶段中,美国的软实力相对于竞争者都处于劣势,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形成是建立在美国硬实力而非软实力的绝对优势的基础上。当前特朗普时期的美国出现诸多不适应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要求并试图摆脱该秩序束缚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简析冷战后的美国文化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美国运用文化这个“软权力”与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起,共同构筑其世界霸权。其推行文化霸权的手段主要是借助网络和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出传播其价值观。在全球化时代,自觉抵制美国的文化霸权.保护本国文化主权,将是世界各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外交历来是国际关系中解决国际冲突与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要内容,然而,一国外交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美国外交就是一个曲型,它先后经历了美元、大棒外交、冷战外交。当前,美国正大力施展信息外交,推行与传统霸权意义不同的信息霸权,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信息网络作为美国外次活动的“新手段”;二是把住处交作为美国外交的“新内容”;三是以信息为杀手锏,推行“软霸权”。这是美国国家战略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征兆,促使美国外交转变的根本因素是当今方兴未艾的信息革命,在及因此而形成的经济全球化,重视研究美国新霸权的特点,对制定中国的国家战略,不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