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我国工业和贸易的发展缓慢,德国工人阶级进入政治生活,比他们英国和法国兄弟们要晚得多。只是在1848年,二月革命以后,德国工人才第一次开始明白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必要性。以前,在这方面,一切所思、所言、所行,几乎都只是出自那些严格说来还不属于工人阶级的人们,或者出自那些住在或去过英国、法国和瑞士的工人们。这在德国工人  相似文献   

2.
曹心怡 《职教通讯》2021,(4):123-127
英国工人教育协会关注工人的处境,致力于为他们提供教育机会,提升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批判教育学理论将知识作为赋权的工具,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认识社会并进行社会解放和教育变革,这和英国工人教育协会的理念和实践有相似之处,以此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分析工人教育协会的发展。我国工人教育正被大众和教育界所关注,从批判教育学理论的框架分析英国工人教育协会的发展,总结英国工人教育协会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借鉴国际工人教育发展历史,促进我国工人教育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英国的工人运动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工会在整个运动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与其他国家不同,英国工会的历史悠久,而工人阶级的政党则出现较晚.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工会实际上是体现英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唯一组织机构,代表着几乎全部有组织的工人.因此,当社会主义运动在英国兴起之后,工会的动向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运动的方向和前途.所以对于英国来说,社会主义者如何对待工会的问题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然而不幸的是,作为英国的第一个社会主义组织的社会民主联盟,却正好在这个关系到英国社会主义运动前途的重要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这对于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阶段,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内涵和外延有不同发展变化,工人阶级在我国社会结构中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也有很大差异。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阶层分化加剧,其中的普通工人阶层在经济、社会地位上与社会其他阶层差距越来越大,我们要正视这一现象,采取有效措施,确立和维护这部分工人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初到1956年,英国成人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演变呈现出各种思想观念、组织机构和不同力量之间的斗争,而这种斗争主要集中在劳动学院、工人教育协会和大学三者之间。劳动学院主导了早期的独立工人阶级教育,但它在二战后蜕变为工会领导层的培训手段;工人教育协会主导的自由成人教育受到了大学成人教育的挑战,逐渐由工人阶级教育转变为大众成人教育,并融入其潮流;大学主导的普通高等成人教育不断与工人教育协会竞争并完成体系化进程,最终开始兴盛。这三股力量之间的斗争勾勒出了20世纪上半叶英国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线索,并对后来在英国兴起的"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20世纪上半叶英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工人阶级教育逐渐衰落,大众成人教育逐渐兴起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从深受剥削和压迫的阶级一跃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工人,一向以地位高、职业稳、收入好而自豪,"工人老大哥"的称呼响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么,今日"老大哥"的情况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7.
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 9世纪中叶,主要标志是1 841年皮尔领导的保守党在大选中取得胜利,上台组阁。其成因包括虚君制的出现、两党制的形成和政党组织的发展。此后,内阁加强了对议会立法工作的控制,影子内阁出现并有所发展,首相地位上升。内阁不仅是该国中央行政机构的中枢,实际上也是国家政权总系统的顶点和最高决策机关,并凸显了英国行政和司法交叉混合的特征,淡化了"议会至上"原则。英国强化内阁制职能的基本原因,是其国内外事务的增多和对政府工作效率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宁媛媛 《文教资料》2008,(36):26-27
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揭示了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的劳资矛盾.盖氏在揭露工人阶级触目惊心的悲惨生活的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工人运动和工人代表进行攻击和歪曲.这两部小说中充斥着当时英国社会的多种意识形态"声音".这些声音在小说里相互争辩着,最后在占主导的作者叙述声音的疏导下,走向妥协.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后叶,随着英国工业化完成及城市化推进,工人阶级的住房资源紧张及居住环境恶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住房问题由此成为议会立法的关注对象。19世纪英国的住房政策,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19世纪中叶,英国出台公共卫生及住房法案,旨在对社会下层住所的卫生及环境进行治理;19世纪70年代的住房法案,授权地方政府清理贫民窟,由私人公司兴建住房并"重新安置"居民;19世纪末的住房法案,强化了地方政府在"重新安置"方面的义务,政府取代私人公司成为安置住房的主要建设者。在19世纪中后叶的50年间,英国住房政策的焦点完成了从关注质量到关注数量的转型,在住房供应来源上完成了从间接管控转为直接干预的转变。政府在住房市场中地位的强化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这为20世纪英国住房政策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传染病等工人卫生健康问题予以批判。从英国工人阶级真实状况着手,将传染病问题及疫病流行的生存坏境、传播方式及群体、社会根源等作为主要批判内容。将对传染病等卫生健康问题的主要前提、重要过程、解决途径、必然结论作为主要批判逻辑。展现出了从历史到现实、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批判特性,这些对当前疫情防控新阶段及发展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的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提到:"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我一直以为,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不能忽视"工人阶级"这个群体.因此,我乐观地认为,"工人阶级"这个曾经非常风光(工人阶级曾被一次次推到"领导阶级"的位置上:1957年,当执政者不能容忍知识分子的批评而决定反击时,第一个或第二个动作就是在《人民日报》上登出"工人说话了"的文章;1960年代末作为文革主力的知识分子"造反"失控时,"工宣队"被派到大学里和研究机构里恢复秩序) 的群体在公众视野中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很可能再度被人关注,正所谓"前度刘郎今又来".可问题是,此(现今的)"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彼(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人阶级",也就是说构成"工人阶级"的人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重要,需要说说清楚.  相似文献   

12.
经过激烈的大选鏖战.英国出现了由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以下简称自民党)共同执政的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和自民党领袖尼克.克莱格(Nick Clegg)分别出任联合政府首相和副首相。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65年来英国政坛的首个左翼和右翼联盟。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增长最终将带来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但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对此英国学术界曾有较大争议。作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农业工人在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实际工资水平停滞和下滑后,直到1820年以后方才迎来生活水平的改善;然而与工业工人相比,其改善不仅滞后而且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14.
2010年英国大选,工党、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诞生了二战后首个由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共同组建的联合政府.英国联合政府自由、公平、责任的基础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计划反映了联合政府的教育主张,必将影响英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使英国基础教育向着"自由、公平、责任"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5.
全心全意依靠一线工人开创后勤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坚持依靠一线工人做好后勤工作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以及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基本政治原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法宝。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人对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领导地位产生怀疑,在具体的改革和管理过程中重能人轻工人,重策划、轻操作等。这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阶级仍然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存在,仍然是社会中的绝大多数群体,仍然具有潜在的社会变革主体地位。西方国家工人阶级经历着新一轮的"无产阶级化":一是被纳入"中产阶级"范围的广大雇佣劳动者,在劳动方式上越来越"去技能化";二是被纳入"中产阶级"的广大白领雇员"蓝领化"趋势。当然,西方工人阶级的社会变革主体地位也遭遇严峻挑战,特别是工人阶级的阶级认同感、政治行动意识和能力、组织动员程度等发生了很大变化,难以形成明确的阶级认同和阶级意识,难以形成强大的集体组织和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从深受剥削和压迫的阶级—跃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工人,一向以地位高、职业稳、收入好而自豪,“工人老大哥”的称呼响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么,今日“老大哥”的情况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信息革命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呈现出层级化特征,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的中心边缘群体———标准就业与非标准就业的层级区分。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中,所谓的非标准就业形式固然有助于降低失业率,但实质上降低了工人的阶级地位,是以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下降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19.
读了苏鲁同志关于“工人阶级不吃香了吗”的来信,颇为感慨。我觉得,我们的党和国家对广大职工一直是非常重视,非常尊重的,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也是明确的。但也不能否认,近些年来,社会上也出现了忽视职工作用,不尊重职工的劳动,否定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甚至严重损害职工利益的种种现象。就连一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影视创作中,也很少见到工人的形象了。这不能不让人忧虑,引人深思。 如今在我们的屏幕上,工人的形象实在少得可怜。即使有那么几个工人形象,也多是作为厂长、经理们的陪衬,处于无关紧要的配角地位。作为配角的…  相似文献   

20.
经济自由主义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主旨,也是保守党实施撒切尔主义的圭臬。新自由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在20世纪晚期的复活。保守党的一些研究机构,如1957年创办的"经济事务研究所"、1974年创办的"政策研究中心"、1977年创办的"亚当·斯密研究所"和1980年创办的"社会事务研究所",均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立场,它们与保守党关系密切却又羞于承认。这是在有意地向公众展示他们的出版自由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