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调查三峡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结果表明,三峡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各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主要在水利电力等行业的大型央企就业,综合素质较好,获得用人单位好评。但学校需要加强专业外语的教学,适当拓展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和地域,以求获得更稳定的就业。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1—2013年全国地质工作者数量的统计和地质类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作者认为在国家能源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地质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在"十三五"期间会有一定的好转。文章选取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长安大学4所地质类高校,对比分析了其地质工程专业课程结构和课时分布,结果表明这4所高校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均能有效地结合自身学科优势,达到特色化和多元化培养的目的。为了准确把握该专业毕业生当前培养与就业形势,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深入研究其本科生培养模式,同时整理统计2008—2014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岗位分布,结果表明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445人,读研与就业比例为0.9∶1,平均就业率为53.65%;就业岗位与专业关联度高达99%;就业结构仍以煤炭企业为主,但国土资源等相关单位是未来毕业生热门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问题的严重性,必然带来各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是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社会竞争力,他们所具有的工程素质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参照土木工程专业合格人才标准,在了解了企业对工程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基本素质和工程素质的需求后,针对我们目前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对他们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异,提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针对高职院校珠宝鉴定与营销专业近年来毕业生进行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岗位、就业区域、就业质量等信息的收集、分析,了解到该专业事业生就业的方向,从而对该专业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引导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在校学生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类专业2014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岗位、就业区域、就业质量等信息的收集、分析,了解到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方向,这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引导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在校学生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调查分析我校2002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力争从一个方面展示我校筹建本科院校以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通过对就业状况的评价来找出目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我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一定关系,从而对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在十一五期间加强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近五年的就业数据统计,并结合对2018、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以及对招聘单位调研访谈,研究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就业能力养成和就业服务保障等措施提升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毕业生正面临供需矛盾、结构性错位等引起的就业难的局面。重视落实高校党政领导亲自抓毕业生就业的“一把手工程”,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教育和指导,加快学科和专业调整步伐是各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的匹配情况是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的匹配情况,以及专业匹配对毕业生工资起薪的影响,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对内生性问题进行了纠正。研究发现:有56.1%的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匹配,有11.7%毫不相关;OLS方法得出专业匹配情况下的工资起薪比专业不匹配高3.4%,使用PSM方法得出专业匹配的工资效应为5%,传统的OLS模型低估了专业匹配的工资效应。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相较于“211工程”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匹配对非“211工程”本科高校毕业生存在显著的收入效应;与专科和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相比,专业匹配对本科学历毕业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业匹配比专业不匹配工资高7%左右;经济学类毕业生专业匹配对工资起薪具有更加显著的正向影响,专业匹配比专业不匹配的起薪高15%左右。基于此,高校的专业学科结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在专业匹配上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从基础教育系统教育信息化环境、毕业生职业技能现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关于职业技能培养定位的设想与依据,希望给开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院校以一定的影响,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中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建筑行业推行执业资格制度。而在此背景下,旨在培养专业项目管理人才的工程管理专业表现出培养的毕业生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通过分析就业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效果,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总结国内高校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在本科培养模式上的诸多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对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满意度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2.
对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并通过对供需情况的分析,认为种子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关键是要更新就业观念,摆正毕业生作为普通劳动者的位置,降低就业期望值,改变行业人才消费观念,消除技术制度壁垒。学校、学生和社会共同努力做好种子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是振兴我国种子业和种子专业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药大学新办专业制药工程的首届毕业生——2003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情况良好。首届毕业生共有52人,一次性就业率82.7%,其中考取硕士研究生5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38人,一次性就业率高于全校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23.0%。  相似文献   

14.
运用SWOT分析法对西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云南地区就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就业保障策略,旨在为森林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目标实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次公布的是全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规模分布情况,共涉及本科专业194个,高职(专种专业264个,其中本科还公布其211工程院校相应专业的就业状况。就业状况依据为每年明初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78):179-18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8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至今已经毕业了十几届学生。总体看来,其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拟对杭州市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剖析影响其就业的因素,从而得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宿州学院地质工程专业以往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并分类对比分析,结合地方本科高校及专业特色,对地质工程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宿州学院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类型多样,以考取研究生、煤炭类及综合性企业就业为主;专业定位以地方为中心,面向全国,不局限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做到厚基础、宽口径;加大基础知识培养,挖掘学生科研潜力,调整课程名称及教学内容,满足多元化的就业类型.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一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江苏省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大多数毕业生在休闲会所、健身会所、拓展训练场等休闲机构从事健身教练、理疗师等职业。分析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并提出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煤炭行业持续低迷,严重影响了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为了帮助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整理统计了该专业近三年招生情况,招生形式喜人,录取分数线超过一本线50多分,招生规模在80人以上;系统调研了近五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分析了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结果表明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其中直接就业率有所下降,读研率逐年提高,出国留学学生有所增加,读研和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互为消长;提出了保障就业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改革调整初探邵毅明刘君重庆交通学院1汽运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根据交通部每年批准下达的毕业生就业计划,我们把汽运专业的毕业生去向按直接报到的单位分为以下几个大类。第一类:交通厅(局)。由于汽运专业的毕业生至1997年止均为统招统分,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