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创业教育是在人们就业和再就业的巨大压力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随着聋人就业环境的逐渐严峻,聋校开展创业教育显得越来越迫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聋校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重专业教育轻创业教育,即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而不是从就业、创业多元化的角度去选择教育内容,较少关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特教学校的职业教育往往难以解决毕业生专业不对口、转岗、换岗等当今社会常见的就业问题,聋生也不可能达到提高就业能力的职教目标,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接受职业教育与否都一个样。  相似文献   

2.
网店创业是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中,校园氛围、未来就业和能力锻炼是促进学生从事网店创业的最重要因素。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主动进行独立钻研和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了自身的创业素质与技能。对比分析显示,进校学习一年后再创业的学生在创业素质和技能提高程度上明显高于进校后即开始网店创业的学生。同时,学生表示,非常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精神鼓励,得到教师在网店经营技术和理论方面的指导,尤其需要提高他们的团队管理能力与商品开发营销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学生网店创业的兴起,网店创业指导成为网络信息时代大学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商城平台是开展大学生网店创业模拟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学子坊”校园网络商城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包括网络商城系统、网络商城创业协会、网络创业教育师资、网络创业支持与保障四大模块,采用网店模仿复制练习、网络代理加盟实践、自主经营网店创业实战三种创业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具有适应创业教育实践大众化需求、自主实战性高、投入少见效快、适合基层创业等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聋生提供竞争条件下的自主经营式支持性就业与创业,是提升聋生自身价值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但在我国残疾人就业率低下的情况下,聋生要自主创业还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通过分析总结“3+3+1”自主经营为目的的支持性就业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得出一套适合聋生的自主经营模式,以期能为更多的聋生就业提供更好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就业状况非常严峻。对于高职生来说,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主动性就业方式的自主创业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模式、新趋势,开展多种形式的高职生创业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必然。创业教育这种新观念,不但诠释了素质教育内涵,体现了教育革新,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主创业已经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有效就业渠道,创办微小型企业是高职毕业生的理性选择.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扩大学生就业渠道.只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在校园内外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如何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之一。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自主创业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存在社会经验不足、经营管理能力薄弱、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高校应营造良好的创业大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素质、提供专业的创业教育,以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创业教育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大力推进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是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试论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引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磨炼创业心理品质,打好创业知识基础,培养自主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社会环境,可以有效地实现大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也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生长点,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开拓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白云 《时代教育》2012,(23):138-139
高校创业教育是提高校园创业教育、学生创业动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高校创业教育可以带动校园企业的发展,加快校园企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高校创业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对创业知识的兴趣,改善学生社会实践与实际动手能力,对高校教师的创业指导能力与创业实践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在国际化趋势中不断提高了教学要求与标准,并在新的阶段持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鼓励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新型的就业道路.大学生如何创业、就业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困难的原因;在对策上,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自主创业教育,为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转变社会观念,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2.
陈虹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149-149,151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自主创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模式、新趋势。当前高职生自主创业的现状是参与者少,成功率低。本文通过对高职生自主创业现状的分析,找出高职生创业路上的障碍,探求破除障碍的有效之策,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大胆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或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就业状况发展趋势,本文从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现实意义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指导对策,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因此,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切实提高学生创业软实力成为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实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一、研究地域经济现状,深入探讨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语言教育是聋教育的根本,没有语言教育,聋校的一切教育形式就难以存在,一切教育目的都不可能实现。语言能力是聋童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聋童的学习、生活、交往、就业无一不与语言能力相关。从这点来看,没有语言就没有聋童的一切。语言教学也是聋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语言是聋教育的目标也是聋教育的工具。语言是聋童在社会中与人沟通的工具,掌握和发展聋童的语言能力能有效改善聋童的社会交往质量。因此,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是提高聋校教育教学质量、助残成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高职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高职学校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高职毕业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收集多方信息、召开校园招聘会、加强校企联合、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等多方拓展就业渠道,对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钟海迎 《海南教育》2011,(10):52-52
如何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呢?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自主创业教育方向和工作方法:"要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都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一、明确自主创业教育培养目的创业是指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性地投资经济实体,而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  相似文献   

18.
《嘉应学院学报》2015,(7):90-94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越来越多的综合院校也开设了艺术类专业,"艺考热"与"就业冷"的矛盾日益凸显。综合院校艺术生自主创业,不仅是实现其自我价值的重要形式,更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其创业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面临一系列问题。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为综合院校艺术生创业力的提高和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理论指导。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综合院校艺术生以分析、创造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创业力,最终促成其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19.
鼓励与扶持高职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新时期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一种必然趋势.调研不足、盲目追求热门项目以及创业资本短缺是目前制约高职生创业的主要瓶颈.由此,应建立推进高职生自主创业多方协作机制,设立高职生自主创业中介性组织;高职院校应紧贴市场需求设置课业,逐步培养学生的创业认知能力、创业规划和协调能力,以及动态的市场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赵欣  刘鹏 《文教资料》2011,(9):197-199
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在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创业教育已成为缓解本科护生就业压力和高校培养护理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求。高校对本科护生实施创业教育旨在调整在校护生的就业心理、拓宽其就业思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业教育关键在于培养护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兴趣,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同时注重结合实践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