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文献是指各种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相比历史遗迹、口碑传说等其他类型的历史资料,具有更丰富、更完整、更系统的特点。历史文献是人们借以了解和把握真实历史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的主要材料。随着历史教育改革的推进,历史文献正越来越受到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根据高中历史新课标编写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4个版本,  相似文献   

2.
经典题材的重写日渐为文学研究所关注,而木兰形象在当代的跨文化改写超出了传统的民族或国别文学范围.本文在梳理木兰传说的历代版本的同时,重点关注木兰传说的当代版本,考察在跨文化书写的过程中,木兰形象的变迁及其文化意义的历史建构.  相似文献   

3.
日本文化具有针对不同时期的具体历史条件,适时进行自我创新的特质。本文以此视角考察杨贵妃传说在日本的创新,首先揭示现今在日本流传的杨贵妃传说主要有久津地区版及热田神宫版两种版本,其内容构建完全不同;其后考证热田神宫版不是直接传自中国的传说,而是13世纪后期,蒙古东征日本期间被重新创造出来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对传说文本与其产生和流传的社会历史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是学术界的新趋向。通过田野调查传说文本资料和历史文献结合的方法,对社巴节传说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还原,揭示传说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再说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版本很多,众所周知的便是“屈原说”。然而,有关端午节来历的其他版本却少有人知,  相似文献   

6.
传说从来就不是一套说辞,是人类给予美好事物的一种色彩.传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宝,传说世间的神秘、传说世间的缤纷、传说世间的未知名,尽管如此,人类乐此不疲.传说绝对不是第三人称式的“据别人说”,更不是“散播”.可以说,传说是综合科学知识的权威和天干地支的巧妙.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献是指各种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相比历史遗迹、口碑传说等其他类型的历史资料,具有更丰富、更完整、更系统的特点.历史文献是人们借以了解和把握真实历史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的主要材料.  相似文献   

8.
桂林山区普遍存在"河池南丹土兵后裔"的传说,通过分析该传说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并探寻传说背后所体现的寻祖寻根文化,得出结论是:这种文化能够促进民族交流与团结,理清其形成的过程,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区域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自死窑的田野调查和传承人的采访,结合历史文献和经典民俗学理论的研究表明,老人脱皮神话、食老传说、老人自死传说三种文本具有本土文化的根源性,其内涵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承继性。老人自死传说中,猫鼠相斗的核心情节及其反映的民族冲突具有历史线索和民族情感的依据,是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本土民间文学创造的产物。来自印度佛经的“弃老”故事与受其影响形成的文本,与本土产生的口传文本处于共存状态,但成型较晚的老人自死传说逐渐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文献中出现一大批义兽、义禽形象,其中义猫形象独具特色。明清饲猫、爱猫的社会风尚以及时人对猫的神秘化认识等构成了明清义猫传说发展与传播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土壤。义猫传说多个母题中,以“报恩型”与“殉主型”最为突出,广泛分布在版本不一的诸多文献中,塑造了知恩图报、忠贞守节的义猫形象。梳理义猫传说相关文献,发现其形象塑造出现模式化、类型化的倾向,这反映出明清之时人们将道德价值观寄托于动物之上,试图通过利用义猫传说进行社会教化,即所谓“求忠孝于动物”的意图。  相似文献   

11.
"岐山嫂子面"是从周代传承至今的"关中第一美食",具有悠久历史.但受关中方言影响和对该面食文化内涵缺乏理解,故普遍把该面食误写成"臊"或"哨"子面,以误传讹,导致饮食市场的混乱.从字的音义和民间对该面食的美妙传说故事考证,应该是"岐山嫂子面".它不仅体现了周代淳朴、厚重的民风民情,更传承弘扬了周代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梁山伯是一个历史人物,1600多年前在鄞州有一坟、一庙。900多年前的《义忠王庙记》记述了梁山伯生卒年月,籍贯,在县(今鄞州)当县令年代,政绩。并第一次将历史和传说完美地结合起来,于是有了梁祝传说。梁祝传说发源于鄞州(古县),是人民的清官情结演绎成爱情经典;从鄞州传播全国,开始是歌谣,后来是戏曲,现代是影视、音乐、舞蹈,并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改历史教材多样化,各种教材与以前老版本教材相比较,资料更丰富,立论更新颖,文字更生动.可读性更强,受到学生欢迎。在各种新版本的历史教材中,列出了许许多多的数字。  相似文献   

14.
张式成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1):17-22,55
湖南郴州是"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文化"的重要原生地.这一方面有大量古代文献、名人著述、方志、辞典可以证明,更有经田野调查所获的郴州境内各县市区有关"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等景点、传说和民俗活动相佐证.  相似文献   

15.
哈萨克族叙事文学是哈萨克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广泛而丰富的题材和多样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哈萨克族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哈萨克民族文化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积淀。其传扬的不仅是哈萨克先民创世的历史、英雄救世的传说及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更传承着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也谈龙凤形象的塑造及东夷文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历史传说、古文献记载、地下考古等方面阐述了"龙"凤"形象的塑造始源于东夷人的蛇图腾与鸟图腾崇拜,从而论证了东夷文化才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化的真正主源头.  相似文献   

17.
有关"古徽州第一伟人"汪华的神异传说和神灵崇拜,是在1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民俗文化和官方思想交织而成的矛盾体与复合物,包含丰富、意蕴复杂。应该坚持历史的观点和现代的立场,对古代文献和历史传说进行细心解码、科学解读,从神奇怪异的文化形态中探求出某些积极可取的人文精神,用以丰富正在创建的当代文明。  相似文献   

18.
陇南白马藏族风物传说是其"口传的历史",是陇南白马藏族民族记忆、族群认同的艺术反映以及道德意识和生活民俗的集中展现。透过这些丰富的传说故事,可以窥见其鲜明的民族个性、独特的生活民俗以及民族发展、演进的历史印迹。  相似文献   

19.
历史人物传说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长期活跃在民众的生活中。江西历史人物传说是江西民众以历代社会生活中实有其人的著名人物为中心构造出来的传说,某种程度上透露出并体现着江西民众的文化心理特征,利用英雄人物、道德观念、宗教意识等来弘扬正义、惩恶扬善、促进社会和谐,对于江西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吕祖谦的《左传》学研究成果,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有《左氏博议》、《左氏传说》等著作。《左氏传说》的成书后于《左氏博议》。细读这两部书,可以看出吕氏对同一现象、同一问题的看法常有变化。《左氏传说》往往较《左氏博议》的主观色彩减少,也较少理学说教,显得比较客观平实,着重探讨其深藏的历史真实;其次,《左氏传说》较之《左氏博议》更顾及全貌,能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表象本质,让读者从评议看到一个完整、全面的历史真实;另外,《左氏传说》在分析人物、事件时,更注重其背后的历史必然。总体而言,《左氏传说》看问题更全面、深刻,眼光更阔大,反映了一个学者走向成熟的气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