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那么 ,怎样训练小学生把周围的事物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改进第一课堂作文教学。 第一课堂作文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作文知识 ,训练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小学生作文的性质作了明确地、深入浅出地表述:“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这一表述中,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通过作文教学来实现的。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小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按照小学作文教学规律.小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优化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能让小学生把自己对周围的认识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才能使学生从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写好作文?作者认为,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归宿.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然而,作文教学无论是对教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难点。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更是学生心理水平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要重视作文的指导。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因此,要十分重视对学生作文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作文,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因此,作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并使之逐步提高的过程。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一、认清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所谓性质即一种事物区别于他属事物的根本属性。义务教育小语大纲关于作文性质的表述是:“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和现行大纲相比,这种表述更准确、更科学了。表现在:第一,把“文字”改成“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了作文本身包含的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丰富内涵。第二,区分了作文与小学生作文的不同层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作文也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能把小学生对周围的认识水平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才能使学生从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写好作文呢?我想,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一、认清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所谓性质即一种事物区别于他属事物的根本属性。义务教育小语大纲关于作文性质的表述是:“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和现行大纲相比,这种表述更准确、更科学了。表现在:第一,把“文字”改成“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了作文本身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一种最基本的语言交际的表达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不少小学生都视之为负担。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  相似文献   

13.
根据21世纪人才素质要求,学生的语文素质应达到不仅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语言文字接受信息,而且能准确而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传递信息,进行思想交流。作文就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小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练习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由于小学生感  相似文献   

15.
激趣疏理表达——作文指导课三步曲贺生贵鲍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本着这条原则,我们上了一节成功的作文指导...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也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讲究方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表达出来,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让作文教学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舞出作文教学的片片精彩.  相似文献   

18.
王时忠 《学语文》2009,(6):55-55
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简而言之:学生作文就是要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这样两个问题。而对小学生启蒙作文来说,‘写什么’则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9.
“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习。何谓练习?“反复学习,以求熟练”之意也。那么,要让学生达到熟练地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做,唯有多练笔。怎样练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现实生活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事物、事件耳闻目睹,就是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现象。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