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语文第一册《原君》这篇课文中有“比之如父”这句话。“比”,动词,作谓语;“之”,他,代君主,作宾语;“如父”是动宾词组,作补语。对译为现代汉语便是“把他比作父亲”。对译后,原句的宾语“之”,变成“他”,与“把”组成介词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思想政治工作 ,这是进一步调动职工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两把“金钥匙”。这两把“金钥匙”在目标、过程、改革方面有其相一致、相融合、相适应的地方。这两把“金钥匙”同时使用 ,有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之功效 ,可以共同挖掘出企业的经济潜力和精神动力 ,使职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发挥作用 ,这正是企业内部活力的源泉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一、怎样理解“明月几时有”?有人把“明月几时有”诠释为“明月今夜即有。何以要问?开端便是奇逸之笔,非超尘脱俗不能有此奇想”。显然这是把  相似文献   

4.
释“吏护还之乡”柳宗元《童区寄传》“吏护还之乡”一句,初中课本第三册注为:“送回他(到)乡里。之,指区寄”。这条注释十分别扭,实在使人难以接受。毛病在于强把“之”字作代词解。为了把“之”字当作代词,又不得不在译句时加进一个介词“到”。殊不知把这个“之”解作代词是讲不通的。“之”前有两个动词:“护”和“还”。“之”可以指代“护”的对象,作“护”的宾语,但不能同时指代“还”的对象,作“还”的宾语。显然,把“之”当作“护”和“还”的共同宾语,译为“护回他”,此路不通!  相似文献   

5.
《离骚》这首伟大的抒情长诗集中地体现了屈原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特征。这首长诗有三百七十二句(诵读单位,非语法单位),有“之”字的计九十八句,即大约每四句就有一句是用“之”字构成的。“之”字在《离骚》的句子构造上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离骚》是怎样地运用这些“之”字,这些“之”字构成一些什么样的句式,把它弄清楚,是研究《离骚》的艺术形式不可少的工作,只是历来研究屈赋的人却很少去注意这一点。胡光炜著《离骚文例》曾说到“之”字的用法有三:甲、言之间  相似文献   

6.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被人说短道长,毁之者有之,誉之者有之,你都必须面对。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对待呢?季羡林先生的这篇短文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一篇好文章必须能够道他人之所未道,能够道他人之所不能道,一句话,必须“固执己见”,独出机杼。季羡林先生的这篇短文就做到了这一点。开篇即与人“较劲”:“古代豁达之人倡导把毁誉置之度外。我则另持异说,我主张把毁誉置之度内。”而且不是故作惊人之语,接下来的具体分析就说明了这一点。作者毕竟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识见端的不同凡响。先用曾经读到的一个故事很艺术地告诉他人:世界上有很多的毁誉…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短诗。诗虽短,意蕴却深,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属于《诗经》中“小雅”之殿。《诗经》的内容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雅,就是“正”的意思。“雅乐”就是“正乐”,是相对于地方乐而言的。把周天子建都的王城附近之乐称为正乐,无疑是出于当时的尊王思想。至于为什么把“正乐”称“雅”,这恐怕是因为古代有所谓“雅言”的说法,“雅言”就是标准话,通行语的意思。当时各地方言不一,因此以王城附近的话为通行话,王之乐也就称“正”称“雅”了。“雅”又有“大雅”、“小雅”之分。这大约与它们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一、怎样理解“明月几时有” ? 有人把“明月几时有”诠解为“明月今夜即有 ,何以要问 ?开端便是奇逸之笔 ,非超尘脱俗不能有此奇想”。这显然是把“有”当作“存在”来解释的 ,认为“有”和“无”相对。其实 ,这种粗线条的注释也不能令读者满意。我认为 ,把“有”理解为“升起”较好 ,联系作者的处境和词的小序来看 ,当时作者是一个被贬外放的官员 ,中秋之夜思念之情更浓。诸种愁绪困扰 ,酒入愁肠愁更愁。作者饮酒不多 ,却有了醉意。猛抬头 ,发现玉兔高悬 ,便端着酒杯 ,醉眼朦胧地问青天 :月亮是什么时候升起来的呢 ?月亮升起了多长时间呢…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把“公正”当作各种德行的总称;古中国的孔子、孟子也曾把“仁义”作为“全德之称”。那么,这两个地位相当的概念在涵义上是否有相通、相近、相同之处?如果有,又有哪些相通、相近、相同之处?这是一个很需要探讨而至今又无人注意的重要问题。 作为儒学体系之核心和“全德之称”的“仁义”,在孔、孟那里提到的次数最多(在《论语》中用“仁”字达109次;在《孟子》中用“仁”字达157次,用“义”字达108次);对其所作的阐释也颇多。但是,贯穿于“仁”、“义”的各种解释之中的基本涵义(基本规定)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高二册《师说》一文,把“句读之不知”注作“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这一注释,沿用了1987年修订教材的说法,显然是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当成了两个偏正短语,“之”作为结构助词,树当于“的”。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仍是  相似文献   

11.
获“短李”之称的李绅,在新乐府运动上有初创之功,在“新题乐府《悯农》诗的数字应用上有突破创新,其突破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把数字言事说理的功能带入短诗当中;其次,把数字的一般应用变成算帐说理,并得出结论;再次,把数字应用上游戏笔墨态度,一变而为严肃慎重,并用来揭示深刻重大的社会问题,这使我们不能不关注到“短李”的这一个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引用僻经·大雅·灵台》的诗句:“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对此句,课本注释为:“百姓筑作,不到一天就把它筑成了。”把“不日”解释为“不到一天”。查1988年版的《辞源》,此句解释为:“不久”,“言其完成之速”。到底哪一种更准确?再查资料,笔者发现,这两种解释都不准确,原来前人对此早已有...  相似文献   

13.
张淑瑛 《教育》2008,(1):56-57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这是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一种较为客观性的评价。唐代韩愈把教师的职责精辟地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即传科学之道和做人之道;“授业”包括授科学文化专业和思想道德专业:“解惑”有解知识之困惑,也有解思想之困惑。而在“传”、“授”、“解”的过程中,所传知识是否正确、所传方法是否得当、所传效果是否显著等,对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与“放纵”是两个词汇。这两个词既有褒贬之分,也有词义的不同。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却经常容易把这两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5.
最近,因着备课的需要,重读了《孔雀东南飞》(以下简称《东南飞》),以及一些文学史中关于这首诗的论述,和一些研究这首诗的论文,很有些想法,现把它提出来,就教于专家和古典诗歌爱好者。 对于《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以“软弱”而持完全否定者有之,基本肯定,同时指出性格“软弱”之不足者有之,充分肯定,又随之拖上一个“软弱”的小尾巴者亦有之。这些意见,彼此虽有程度之别,但在焦仲卿性格“软弱”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焦仲卿果真是  相似文献   

16.
《文汇报》2002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明确地把我们的观点告之了日本政府的有关方面。”《北京晚报》1999年11月22日:“记者拨通了该公司的电话,一位女士既不肯告之公司的名称,也不肯报出自己的高姓……”“告之”是文言文里的常用词,有动词“告”和代词“之”构成。如《孟子·告子下》:“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这是孟子与公孙丑谈论乐正子能治理国政的一句话。句中“告之”的“之”,即指乐正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乐正子爱好善言,那么四面八方的人都会不远千里赶来,把善言告诉…  相似文献   

17.
“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论积贮疏》中的一个句子。课本编者将“饥穰”注解为: “饥,荒年。穰,丰年。”人教社语文《教学参考书》将该句翻译为:“世界有荒年有丰年,这是大自然的(正常)运行,禹和汤都遭遇过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学参考书》把“世”解释为“世界”有以今律古之嫌,语文课本把“饥穰”解释为  相似文献   

18.
湘剧《园丁之歌》是一出歌颂毛主席的教育路线和方针的好戏。它鲜明生动地告诉人们,无产阶级办教育,应该努力使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可是,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杀气腾腾地把《园丁之歌》打成“坏戏”。他们抓住“没文化怎能把革命重担来承当”这句唱词,不分  相似文献   

19.
有学者认为量词“梃”、“挺”乃“铤”之误,或者认为这些量词在古代随用皆可。其实不然。无论历史来源还是使用情况均显示出这三个量词是有区别的。我们把“挺”、“梃”归为陪伴词;把“铤”看作称量词。类似于“锭”。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要做有“心”人,特别应具有“五心”,才能把工作干实干好。爱心。这是“五心”之首。这种爱心是博爱。班主任有了爱心,就能把温暖传给每一个学生,就能把心雨洒向每一个学生。有了爱心,就不会存在偏袒和私心。班主任对优生、中等生、差生,应该一视同仁,对权贵之子和寒门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