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最短的古典小说】 东晋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名为《陨盗》的微型小说,全篇仅25个字——  相似文献   

2.
最短的小说 晋代陶渊明曾写过一篇小说《陨盗》:“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窜,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此小说虽只有二十余字,却写出了人物、情节及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启事     
晋代大学家陶渊明,不仅以诗歌、散称于世,他还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堪称中国小说史上最短篇幅的小说。这篇名为《陨盗》的小说,全只有25个字:“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作运用夸张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神勇超群的壮士形象。字虽短,却有着完整的情节、具体的环境、典型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一、最短的小说晋代陶渊明曾写过一篇小说《陨盗》:“蔡亟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室,亟附床一呼,二盗俱陨。”此小说虽只有24个字,却写出了人物,情节及人物性格。二、最短的诗《吴越春秋》中有一首短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虽只8个字,却重现了一副古代狩猎图。  相似文献   

5.
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不仅以诗歌、散文著称于世,他还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堪称中国小说史上最短篇幅的小说。这篇名为《陨盗》的小说,全文只有25个字:“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神勇超群的壮士形象。文字虽短,却有着完整的情节、具体的环境、典型的人物。尤其是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呼”与“俱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盗”的下场反衬出蔡裔的威力。所以,这篇文言超短篇小说在陶渊明的整个创作中,堪称一小小的精品。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国外文坛也有…  相似文献   

6.
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不仅以诗歌、散文著称于世,他还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堪称中国小说史上最短篇幅的小说。这篇名为《陨盗》的小说,全文只有25个字:“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神勇超群的壮士形象。文字虽短,却有着完整的情节、具体的环境、典型的人物。尤其是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呼”与“俱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盗”的下场反衬出蔡裔的威力。所以,这篇文言超短篇小说在陶渊明的整个创作中,堪称一小小的精品。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国外文坛也有…  相似文献   

7.
试析《吉娜》的双文本性晁召行在罗伯一格里耶的创作中,《吉娜》恐怕是篇幅最短却又最奇特的作品,以致于有的评论家认为,罗伯一格里耶在《吉娜》中给我们提供了他"小说家世界的完美的综合",而且,在他的苦恼中,罗伯一格里耶"未走得这样远"[1]。罗伯一格里耶在...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一生创作了大量恬淡自然的田园诗和被人称颂的散文,他似乎在于小说创作方面没有留下具体篇什,“陶渊明与小说”这个课题极少有人涉足,事实上,陶渊明对古代小说创作产生过一定影响,本文以《桃花源记》为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金庸的小说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好看的小说,异彩纷呈,美矣美仑。读他的小说,会使人想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及近代的小说,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想到先秦的《诗经》,等等。这里不打算作全面的论述,只试图探求一下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和唐代几篇著名的剑侠传奇之间的承继关系。唐代著名的剑侠传奇主要有《虬髯客传》、《红线传》、《聂隐娘》、《昆仑奴》等。对这几篇作品,金庸曾多次提到过,如卢玉莹的《访问金庸》纪实里就有这样的对话:(卢)问:中国何时开始有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10.
《桃花源诗并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诗文互补性很强。其文由《搜神后记》中一则小说改写而成,这样他就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成为唐代传奇文与诗配套推出的先行者。周续之与陶渊明齐名,他信仰佛教,曾与戴逵反复进行辩论,周持因果报应论,戴持自然命定论;陶渊明赞成宿命论,不相信因果报应论,颇见于诗文;这同他对佛教对慧远采取抵制态度是一致的。陶渊明又曾作诗讽刺周续之,委婉地批评他缺少操守。隐士们之间历来有些纷争。  相似文献   

11.
一向以乡土作家著称的沈从文,在他所有的以湘西边陲地区人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创作中,最能赢得读者喜爱的,是那篇被论者誉为堪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媲美的《边城》。《边城》的问世,正处于风云变幻的三十年代。作为一个正直善良的爱国作家沈从  相似文献   

12.
鲁迅最初是以写小说开始他的战斗和文学生涯的.《呐喊》和《徬徨》共收集了他的二十五个短篇小说,另外还有一本历史题材的《故事新编》.他三十一岁那年写就的第一篇小说《怀旧》,直至他逝世后才由别人收集在他《集外集拾遗》里.这就是鲁迅的全说小部创作.其中最长的是《阿Q正传》,在《鲁迅全集》里占了四十一页,二万四千二百字;最短的是《一件小事》,在《鲁迅全集》里仅占两页零五行,一千二百字.尽管鲁迅小说的数量不多,篇幅不长,但在艺术上却是短与典的结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
现代作家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文字,毫无疑问属于我国文学宝库中最值得珍贵的那一部分。虽然沈从文写的是小说、散文,但在那些散发着乡土气息和充满山野风情的文字中,似乎总有一种如陶渊明山水田诗似的内蕴。在他留下的大量文字中,小说《边城》一直广受推崇,作品以素雅高洁的文字和轻灵飘逸的笔调为中国现代文学建构了一个独特的乌托邦世界—神奇优美的湘西边城  相似文献   

14.
在陶渊明文名和人品声誉日臻颠峰的宋代,与他相关的绘事也开始出现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第一位有伟功于陶渊明的大画家是北宋的李公麟,他最有名的陶画是《归去来兮图》和《莲社图》。他的画构思新颖,凸现了陶渊明豪放刚烈的一面,宋代题跋、学习李公麟陶画的作家和画家不乏其人。陶渊明绘事兴盛的原因与宋代人接受和推崇陶的原因是一致的,苏轼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宋代的陶渊明绘事丰富了对陶本人及其作品的理解和体悟,也表明他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融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未收陶渊明,并非因其门第的关系,应与《世说》收录清谈风流轶事的旨趣有关。陶渊明时代,清谈之风已经式微,《世说》于此时代收录条目极少,这是《世说》不收陶渊明主要原因。另外陶渊明在当代并未有他在后世那样巨大的影响,也是《世说》疏漏陶渊明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的前期生活主要指陶渊明的少年,青年及壮年的前一阶段,陶渊明的前期生活又可以分成两个时期,第一时期,陶渊明29岁之前,这一时期的生活主要是种田和读书,第二时期,陶渊明29-41岁,这一时期是陶渊明矛盾生活的开始,也是他经历最丰富的时期,对于其思想的最终形成,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时期他先后有过五次出仕。《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最重要的作品,即总结了其半生的生活,又提示了其归耕隐居的独特意义。对于了解聊渊明的人格和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苏轼对萧统《文选》颇多微辞,通过考评可以看出,他的最有力的证据是萧统对于陶渊明的评价.他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归纳方法,找出萧统的一些错误从而全盘否定《文选》.原因是"乌台诗案"之后,他在精神上对陶渊明的认同,使得他不满萧统对陶渊明的评价,从而得出关于《文选》的偏颇结论.  相似文献   

18.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抉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最深刻的哲学思考,陶渊明真正的平凡和独特在归隐之后。他的胸襟气韵、人格涵养使他的生命更成熟、更具哲学魅力。陶渊明也因此成为一个典范,以自然真淳的人生追求、躬耕自给的生活选择、松菊诗酒的淡泊之境,为后世建立了“真隐”的风范。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其大量创作田园诗早于谢灵运;他的散文情趣高妙,神气萧散,自然虚灵,魅力永恒。但在生前声名不显。其文未被《昭明文选》著录,最早评论其诗的是梁朝钟嵘的《诗品》,不过也仅将其列入中品。自齐梁时修《宋书》,沈约著陶渊明本传,归入《隐逸传》,后继之《晋书》、《南史》及萧统史著,“陶传”蜂起,陶渊明诗文始传颂一时,声名日炽,至唐宋时奉为圭臬,如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可见,对陶渊明诗文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造成…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生活在门阀制度趋于凝固的晋宋之际,他有没有门第观念?他对门阀制度的态度如何?这是评价陶渊明政治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逯钦立先生在《关于陶渊明》一文(见中华书局《陶渊明集》)的第二部分,专文论述了陶渊明的门第观念。逯先生认为:“当时最基本的门第观念或者说门阀观念”,是“门阀世族高踞养尊处优的阶级地位,看不起下品浊流或‘乡里小人’,以世袭门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