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野生金针菇F9703菌株的驯化栽培以及与杂交19菌株在菌丝生活力、出菇特征、生物学效率的试验研究,得出金针菇F9703菌株的菌丝生活力、生物学效率强于杂交19菌株,子实体外观品质略低于杂交19菌株.  相似文献   

2.
瓶栽金针菇,菌丝长满后用0.1%Zn++,IPPmIAA,IPPmGA3和2PPmNAA四种因子处理,可提高其子实体的产量,高出对照9.05%-15.25%,生物学效率达147%以上。  相似文献   

3.
从黑龙江东部山区的柞栎木上分离纯化采集到61株黑木耳野生菌株,按照常规育种程序,通过对各菌株的种性(桔抗、菌丝生长速度、培养基的PH、稳定性、纤维素酶活力、酯酶同工酶、栽培试验、担子果多糖含量、产量和生物效率等)的测定选育出6株产量和质量均优良的菌株.对这些菌株的性状进一步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N56号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为4633U/g,生物学效率为93.7,产量为42±5g/袋,菌丝生长速率为5.4mm/d,其各方面性状皆优于对照菌株(当地普遍推广使用的)黑微29,可作为产业化开发的母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赤霉素是在化学结构上彼此非常近拟的一类化合物,最常见的是赤霉酸(gibberellic.acid,简称GA3),化学分子式为C19H22O6由于赤霉素最明显的生物活性是刺激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长高,叶片增大,而被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上,使农作物产量得到更进一步的增产,但在食用菌生产上是否也有增产效应呢?为此,我们以金针菇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喷洒不同浓度赤霉素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赤霉素为上海第十八制药厂生产的赤霉素原粉粉剂.供试菌株为三明金针菇杂交19号菌株。培养基配方为:椅子壳70%、恭庆20%、谷子10%。料水比为1:1…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菌株SFV—9和C4的液体菌种接入三种不同的培养料中培养金针菇子实体,发现液体菌种栽种的金针菇较固体菌种的产量、生物效率都高,其中在棉子壳培养料中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最佳磁处理条件,为磁处理在金针菇菌种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以金针菇菌丝体为对象,用6、12、17、27mT四种磁感应强度进行不同时间的磁处理,研究磁场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所产生的正负生物学效应,从而筛选出具有正生物学效应的最佳磁处理条件.结果表明不同磁处理条件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不同.适当条件的磁处理能够产生良好的正生物学效应,从而能够促进金针菇菌丝体的生长.本实验中,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具有正生物学效应的最佳磁处理条件为:27mT/50min.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培养基袋栽同一金针菇菌株试验和木屑袋栽三个不同金针菇菌株品比试验,发现三明一号菌株能适应阔叶树木屑培养基和稻草培养基袋栽,构44菌菌株也能适应阔叶树木属培养基袋栽且产量较高,品质较高,它们还能适应本市气候特点,为充分利用廉价的木屑和稻草原料发展金针菇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葡萄糖和蛋白胨对猪苓(Polyporus umbellate)不同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苓F菌丝生长的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2.0%和0.3%;猪苓Z菌丝生长的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1.0%和0.4%;猪苓L菌丝生长的最适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分别是2.5%和0.3%。  相似文献   

9.
在金针菇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赤霉素作为刺激因子,测量赤霉素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赤霉素浓度在0-60ppm范围时,金针菇茵丝日生长呈正相关,赤霉素浓度在60—80ppm范围时,与金针菇茵丝日生长呈负相关.综合茵丝洁白度、茵丝密度等因素,赤霉素对金针菇茵丝生长影响最适浓度为60ppm.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 金针菇菌丝可以说是金针菇的前体,它的成分和功能基本上与金针菇相一致,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尤其丰富,对增强智力尤其是对儿童的身高和智力发育有良好的作用。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它还含有一种叫朴菇素的物质,有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抗御能力。常食用还能降胆固醇,预防肝脏疾病和肠胃道疡,并能增强机体正气,防病健身。同时,菌丝的培养较为简单,培养的条件并没有出菇的条件那么严格,即受温度、湿度影响不大。将菌丝添加到食品中,产品成本相对较低,故菌丝系列保健食品制作将取代直接用菇生产的保健食品,是食用菌在食品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菌丝体液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针菇菌丝在不同配比的葡萄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有不同的生长速率,在24℃下以110 ̄120r/min的摇床转速进行的培养试验表明,金针菇菌丝合适的液体培养条件为:葡萄糖3%、蛋白胨0.3%,MgSO4 0.05%,KH2PO4 0.1%,VB1 10mg/L,PH6,培养时间7天,菌丝体最终浓度达到0.45g/100ml(菌丝干重)。  相似文献   

12.
玉米芯在我省玉米产区量大而价廉 ,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栽培原料 ,含粗纤维2 8 0 % ,无氮浸出物 5 8 4% ,粗蛋白 2 0 % ,粗胎肪 0 70 % ,矿质元素 6 % ,营养很丰富。利用玉米芯栽培金针菇经过近几年的反复试验 ,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成品率达 95— 10 0 % ,生物学效率达 12 0—15 0 % ,现将适合黑龙江地域使用玉米栽培金针菇的成功经验分析如下。  一、场地的选择适合金针菇栽培的场地很多 ,如闲置的房屋、温室、大棚、通风良好的人防工程等等 ,可以因地制宜 ,只要具备通风、保湿、保温就可利用。  二、品种的选择金针菇的品种由于菌…  相似文献   

13.
几种食用真菌对甘蔗渣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摇床发酵和固体平板培养技术,以甘蔗渣为唯一碳源,研究灵芝、大球盖菇、金针菇、柱状田头菇四种食用真菌对甘蔗渣的利用情况.测定在四种不同甘蔗渣含量的培养基中各食用真菌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和菌丝干重,同时测定了四种茵在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灵芝在35g/L液体培养基中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最高达831U,所生长茵丝最重达1.162g.固体培养时,金针菇在30g/L生长速度最快达15mm/d.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磁处理对蛹虫草菌丝生长量的影响,为磁处理在蛹虫草菌丝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通过设置不同磁感应强度与不同磁处理时间的组合条件对蛹虫草菌丝进行磁处理,并采用菌丝重量法研究磁处理对菌丝生长量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磁处理条件对蛹虫草菌丝生长量的生物学效应不同.产生正生物学效应的最佳磁处理条件为1.25 T/10 min.  相似文献   

15.
对人工栽培的3个平菇品种和6个金针菇品种的全氮、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发现平菇的全氮含量、蛋白质以及赖氨酸含量均高于金针菇;3个平菇品种中27的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5526和109两个品种,6个金针菇品种中金19的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5个品种;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平菇中27最高,金针菇中金19最高,这两个品种是较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6.
温度和pH值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温度和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供试菌株在5-35℃范围内菌丝都可以生长,但不同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不同,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株在培养基pH5-pH11范围内都可以生长,大部分菌株最适生长pH值为7.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23株不同蛹虫草菌株的交配型鉴定以及出菇性状、产量和栽培周期等指标的比较,选择出早期识别交配型的简洁方法及优良的菌株。方法:利用PCR和溴百里酚蓝脱色法鉴定不同蛹虫草菌株的交配型;通过序列比对及对溴百里酚蓝的脱色率比较,同时统计分析各菌株产量、子实体形态和栽培周期等农艺性状差异。结果:双交配型菌株对溴百里酚蓝的脱色率远高于单交配型菌株;单交配型CM-15、CM-16、CM-19的子实体产量最高,分别为17.52 g/瓶、17.80 g/瓶和18.96 g/瓶,生物学效率为58.4~63.2%,栽培周期66~69 d,但与双交配型CM-3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溴百里酚蓝可以对蛹虫草交配型进行早期鉴定,但脱色率与产量等农艺性状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CM-19为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8.
点枝顶孢为四川省分布的黄褐裸盖伞、粪生裸盖伞及裸盖伞205菌株的伴生菌。研究了点枝顶孢对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的同化利用情况以及菌丝生长的温度和pH值范围。结果表明,点枝顶孢对麦芽糖、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同化能力最强,不能利用d-半乳糖、L-山梨糖、L-阿拉伯糖、甘露醇、乳糖和木聚糖;对酵母粉、干酪素钠和琥珀酸铵的同化能力最强,不能利用尿素和亚硝酸钠;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40℃,最适25℃;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较宽(1.5~13.5),最适pH为6.5。点枝顶孢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作为三种裸盖伞伴生菌的点枝顶孢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例1 已知力F作的功是10焦,则力F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图象大致是( )。 评析 这是一道与物理知识综合的函数应用题,解此题不仅要运用函数的有关知识,还要运用W=Fs这个物理公式。由题意,得F=10/s,即F与x成反比例。故选(B)。 例2 生物学指出,在生态系统中,每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有10%的能量能够流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含任何氮素营养的基本培养基和以1%蛋白胨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为对照,测试了平菇、杏鲍菇、灵芝、黑木耳、毛木耳、金针菇、茶树菇、香菇、白灵菇、灰树花等10种常见木腐性食用菌在以不同浓度抽滤除菌和高压蒸汽灭菌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蛋白胨而言,尿素不是食用菌菌丝生长的良好氮源;尿素经高温灭菌后,产生了对食用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成分;不同食用菌对尿素的同化利用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