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观”一类的书,最忌“炒冷饭”,搞“汇编”。那种用剪刀、浆糊加上一个编排方案就算出来的“大观”,常常是平淡无味的。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国社会大观》(下称《大观》》),从定选题到定稿,历时三年多,作者达50余人,1991年3月初版,同年8月就印行了第二版,颇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就是不走“捷径”,  相似文献   

2.
张兴 《档案》2014,(10):63-63
近日,嘉峪关市档案局市民孙承德先生手里征集到三本珍藏的民、清古籍。这三本书分别为:同治丙寅年(1866年)龙藏街印刷的萃文堂藏版《格言联璧》、民国二年(1913年)上海广益书局出版(文华书局印刷)的绘图第五才子书《绘图水浒传》和民国三年(1914年)的“江乘汪进堂先生钞辑”《古文喈凤新编》。经初步鉴定,其中的《格言联璧》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绘图水浒传》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有文物价值;《古文喈凤新编》内容为文学界重要的研究文献,而流传至今的古籍善本更成为收藏家竞相珍藏的文物。  相似文献   

3.
根据民国《杭州府志》序跋所传达的历史信息,揭示了《杭州府志》从清光绪五年创修起,经过光绪年间的三次纂修与民国年间两次续修,直至民国十一年付梓,并延宕四十余年之久的史实;同时对该方志的版本著录、体例内容、门类设置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4.
刘安祺(1903-1995),字寿如,祖居江苏省铜山县利国镇吴庄村义和庄,祖父、父亲以种田为业.民国初年,迁到韩庄镇(今属山东省枣庄市微山县),开了一家杂货店“德泰恒”.刘安祺7岁入私塾,民国三年(1914)考入韩庄私立高等小学,民国九年(1920)考入私立山阴中学,读了三年半,因军阀混战无法读书,又到徐州中学补习,不久辍学.1924年,22岁的刘安祺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开始了军旅生涯.1949年携全家撤离青岛赴台湾,后曾任台湾陆军总司令.  相似文献   

5.
《湖南档案》2009,(11):22-24
陈德胜一生都喜爱收藏,其中不少是难得一见的珍品。《陈氏五修族谱》民国三年(1914年)刊印,为仁公房六至二十三派。族谱记载:陈德胜为第二十二派,派名宗穆,字有(友)和。陈家还保存有为续修《陈氏六修族谱》的草册——《草册派下》和《中湘栗塘陈氏如生蜀勘等家族资料。  相似文献   

6.
一、诗歌称“首”和文章标“题”诗人写一首诗,作家给自己的文章安上一个题目,这种说法已人人听惯了,但诗何以称“首”?文章为何有标“题”之称?它们始于何时?这却不大为人所理解。近读郭老的《文史论集》,发觉他在解释《胡笳十八拍》的“拍”字时,顺便揭开了这个有趣的秘密——“首”的本义是头。我国古代的诗歌原来是不称“首”的,而称为“篇”(如“诗三百篇”)或者“章”(如屈原的《九章》)。诗歌称“首”大抵始于东晋元年。当时有位孙绰,在  相似文献   

7.
再论孙中山与"中日盟约"的真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耿雄 《历史档案》2000,6(4):116-125
《历史档案》1997年第3期刊载《孙中山与“中日盟约”的真相》一文,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领日本的美军总部官员在东京霞关外务省绝密外交文书中,发现了一封大正四年(1915年)三月十四日孙中山给日本外务省政务局长小池张造的密函(日文),附有“盟约案”十一条,并有“孙文”签名。该密函记载着与“二十一条”极为相似的内容,丧权辱国。但这封密函前面“孙文”签名(见图一),经国内外研究专家考证其笔迹是伪造的,否定了这封“密函”和“盟约案”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中唐梁肃幼年时皈依天台宗,梁启超曾称其“护法健将”。他主动参与天台宗教史的撰写,对隋朝智顗《摩诃止观》进行删定编修,修成《删定止观》六卷本。《删定止观》原编辑六卷本已亡佚,传世本分为清宣统三年(1911年)三卷铅印本和民国十一年(1922年)北京刻经处六卷本,皆源自于草山元政校本,此本所据底本可追溯为南宋吴克己序重刊三卷本。  相似文献   

9.
(一)琉璃厂书肆北京琉璃厂书肆,当以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纂修《四库全书》的开馆为始。“戊戌变法”后提倡新学,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又由于废除科举制度,为适应世界潮流,就有公共图书馆的兴起,引起琉璃厂书肆的变化。琉璃厂书肆的盛衰兴亡的变迁史,可见有关琉璃厂的“四记”: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作者大概记载从乾隆已丑(1769年)到京后的情况;缪荃孙1914年作《后记》,始于同治丁卯(1867年)到宣统庚戌(1910年)任京师图书馆监督时;孙殿起继作  相似文献   

10.
亚·索尔仁尼琴著,《索尔仁尼琴文集》第七、八卷(《红轮》之《1914年8月》),莫斯科:时代出版社,2006.11 2006年岁末,俄罗斯时代出版社推出了全新三十卷本索尔仁尼琴文集中的三卷。和早期的中、短篇小说(第一卷)同时与读者见面的是第七、八卷,当中收入索尔仁尼琴上个世纪70-90年代流亡国外期间创作的10卷本长篇小说《红轮》的第一部——《1914年8月》。此前,已是耄耋之年的索尔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史出版社成立以来,出版各种图书1亿多字。除《文史资料选辑》外,还出版了《革命史资料》、《文化史料》、《工商经济史料》、《文史集萃》以及各种资料专书共计300多种。10年前创刊了文史资料性质的杂志《纵横》。周恩来同志从倡导文史资料工作开始就强调对文史资料要“研究”,文史资料专书就是在研究基  相似文献   

12.
方石 《档案天地》2012,(1):60-62
河北省邢台县.始建于秦代.《邢台县志卷一·沿革》这部文献里记载:“始皇三十六年置属钜鹿郡。”那时.才开始称信都县,后来.又更名为“襄国县”。到了隋朝.改称“龙岗县”。宋宣和二年,也就是1120年.则称“邢台县”。沿用至今。据不完全统计.邢台县自唐至民国二十六年.即公元618年一1937年这1319年间.  相似文献   

13.
关于魏王泰的年龄,《旧唐书》卷七六《太宗诸子·濮王泰传》载:“永徽三年,薨于郧乡县,年三十有五。”依此推之,则魏王泰生于武德元年(618年)。但根据两《唐书》承乾本传的记载,承乾身为太宗长子,却生于武德二年(619年),且承  相似文献   

14.
《剑啸庐诗存》所录《寄题丁稼民小书巢》一诗中云:“容滕图史发三箧,冷眼王侯傲百城。世事沧桑心事定,便拟简册了吾生。”据《剑啸庐诗存·弁言》:“此册起民国四年秋至六年春。”此时的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尚不足二十岁。此诗乃是青年诗人王统照受民国潍县知名学者丁锡田(1893-1941)之请,  相似文献   

15.
《档案》2004,(6)
白银市档案局(馆)根据馆藏民国档案编纂的《民国时期靖远县情录》第三集近日出版成书。该书与第一、第二集组成了一套集文史资料的真实性、民国历史政治的客观性、地方文化的可读性为一体的地方史料丛书。丛书采取一事一条、附加标题、分门别类、注明出处的格式,档案原文与按语并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状况,也反映了地方政情、社情和民情。丛书的编纂坚持“准确、精炼、客观、公正”的原则,其中对一些史实的记载弥补了地方史志中的不足和空白,得到了社会各界及有关人士的一致好评。《民国时期靖远县情录》第三集出版$…  相似文献   

16.
从农商部注册看北洋时期民族资本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工商企业的注册,始于1904年(清光绪三年)。据1914年张謇主编《第一次农商统计册》记载:自清光绪三十年至宣统三年,经过农工商部批准注册的公司共四百八十八家。但是这个数字只占当时开设公司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辛亥革命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了若干新政策法令。在《临时约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唐肇新称:“目前建川博物馆收藏了一张太岳《新华日报》日本投降号外,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而这张首次现身的重庆《新华日报55抗战胜利号外价值远远超过前者。”笔者在重庆图书馆民国文献库房工作,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民国报纸,天长日久,对有关抗战胜利的报纸号外也就关注,尤其是1945年8月19H下午4点出版的《新华日报55抗战胜利号外。  相似文献   

18.
唐宋时期是中国地志编纂的成熟阶段,不仅出现了许多总记全国州县地理的总志,还出现了大量的专记一州一县,甚至一镇历史和风土人情的地方史志。其中以宋代,尤其以南宋居多。现存唐宋地志中,除《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和《吴郡志》等少数地志外,其余地志均记及一州或一县至周围各州县之里程,或称曰“八到”,或称曰“四至八到”,或称曰“地里”,或称曰“道里”,或称曰“境土”。如《元和郡县图志》记苏州“八到”云:西北至上都三千三十里。西北至东都二千一百七十里。南至杭州三百七十里。正南微西至湖州二百一十…  相似文献   

19.
周怡 《新闻界》2007,(1):50-51
一、“旧闻”概念的历史考证“旧闻”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可以看到这样的记录。司马迁的父亲嘱托儿子要完成未竟之业,说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又有《汉书·司马迁传》记,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信中称:“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  相似文献   

20.
一 我父亲严独鹤,生于1889年,于1914年进入上海新闻报,历任该报副刊《快活林》(后改名《新园林》)编辑、主笔,后又兼任新闻报副总编辑,凡三十余年.新闻报是旧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民办报纸,《快活林》及《新园林》亦为民国时代最受读者欢迎的副刊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