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各新闻媒体浓墨重彩宣传的重大主题报道。作为地方党报的《连云港日报》,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创新报道内容形式,注重深入农村、深入生活、深入农民,打“贴近”牌,让“主角”说话,使新农村建设报道出新、出彩,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各新闻媒体浓墨重彩宣传的重大主题报道。作为地方党报的《连云港日报》,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创新报道内容形式,注重深入农村、深入生活、深入农民,打“贴近”牌,让“主角”说话,使新农村建设报道出新、出彩,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闻天地》2006,(3):22-22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掀起了一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我省是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为重视。我省媒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要紧紧跟上,迅速形成热潮。综观近期媒体报道,虽然对农村方面的报道有所加强,但显得比较零散,媒体间也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并且在这些报道中,以会议报道居多,真正鲜活的东西少,深入农村群众的更少。省委宣传部1月份已下发了《关于建设  相似文献   

4.
据3月2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政府在通往该镇的入口处兴建的“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结果成了农民住不起的“小康示范村”。而在此之前一些地方媒体已经从正面对这个“示范村”进行了报道,前来参观、取经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地方政府脸上有光,地方传媒报道有彩。然而,这些地方传媒报道却有下列几种错误倾向。为地方政府“形象”造势为地方政府“作秀”。我国的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理当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可有些地方传媒在新农村建设报道…  相似文献   

5.
题性报道是融新闻性、宣传性于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宣传色彩十分浓厚。当前,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各地方媒体,都在积极探索改进主题性报道,力求使主题性报道获得最大收视实效。在2006年4月份衢州市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宣传报道中,《衢州新闻》的系列节目摒弃了以往套路式的报道方式,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些创新,收到了一定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6.
建设新农村是我党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性长期任务,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也是我们各级党报特别是地市级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此,芜湖日报社开辟专栏、专版,刊发系列言论和报道,多形式、全方位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全面系统和辩证地宣传新农村建设,用群众的观点宣传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新闻媒体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加大新农村建设报道力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下一步,各新闻单位要全面准确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特别要突出报道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是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全面准确深入宣传“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8.
题性报道是融新闻性、宣传性于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宣传色彩十分浓厚。当前,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各地方媒体,都在积极探索改进主题性报道,力求使主题性报道获得最大收视实效。在2006年4月份衢州市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宣传报道中,《衢州新闻》的系列节目摒弃了以往套路式的报道方式,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些创新,收到了一定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从2006年开始到今年已是第三年,与之相适应,这几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报道成了各级新闻媒体、尤其是各级党报报道的重点。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各级党报,如何出色的完成这一宣传报道任务,使新农村建设报道出彩,并能跳出四季歌式的模式,让党和政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把握新农村报道需处理好的七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是全党全社会一项既长期又紧迫的任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宣传战线尤其是新闻宣传担负着特殊和重要的使命.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央的精神和部署,注意科学、全面、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报道,注意处理七个方面的关系,既从整体上把握了宣传的方向、基调和走势,又较好地发挥了各个新闻媒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新农村建设报道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尤斌 《中国广播》2006,(5):37-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党中央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和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更是媒体两会报道的重点。中央电台各频率及中国广播网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宣传,开办专栏、专题,对这一宏大主题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参与报道的节目之多、反响之大是以往“三农”报道中所没有的,体现出国家电台对重大主题宣传的整体把握及专业水准,形成鲜明的特色。一、政策解读深入人心中央电台新农村报道把传达精神、解读政策、解疑释惑放在首要位置。两会期间,相关节目邀请代表委员和有关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报道,帮助群众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重点新闻节目《新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于意见。奏响了“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重鼓强音,不仅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也为新闻媒体丰富宣传内容,拓展报道领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大多地市党报由于报道的领域主要是农村、读者主要是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具有地域上的接近性和受众要求的迫切性,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大有可为。同时新的报道内容和新的工作要求,也给地市党报带来新的课题。笔者以为抓好新农村建设的报道,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宣传定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广大农村轰轰烈烈地全面铺开,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来抓紧、抓实。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更应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正是基于此点共识,全国范围内各级各类媒体已经积极行动起来,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展开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报道工作。笔认为,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报道,新闻媒体应该以典型报道和舆论监督为切入点,发挥新闻媒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担当起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冯长福 《青年记者》2007,(18):71-72
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报道?《安徽日报农村版》从把握报道重点、创新版面设置、转变宣传理念入手,加强策划,精心运作,循序渐进,使新农村报道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涉农科技报新农村报道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报道的主要受众.笔者认为,面向农村发行的科技报在新农村报道中,要以农民为中心,以农民的需求作为报道的切入点,才能收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的基本要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顺应这一新形势.正确把握新农村报道的舆论导向,使新农村建设的报道收到良好的效果,成为当前我国大众传媒特别是和农村基层联系最紧密的地方媒体的工作重心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概念之后,涉农媒体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并在政策宣传、经验推广、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2013年以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国家的重要举措,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报道又成为涉农媒体的热点话题。因此,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报道进行相应的回顾和总结,并对近年来该议题的报道策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基于此,本文对2005年10月至2012年底《农民日报》关于新农村建设报道内容及其变化进行历史性考察,以期对新型城镇化的报道方式及策略选择提供比较意义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桂运东 《今传媒》2006,(6):49-50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媒体,在报道了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后,对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如何报道是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树立新意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在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提出来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战略上讲,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设新农村报道,要体现这种战略意识,要突出其战略意义。在这种战略意识指导下的新农村报道,才能做到见木见树见森林、…  相似文献   

19.
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时,中央出台一项重大而深远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这一中心,《昌吉日报》推出《新农村》周刊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组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纪行》系列典型采访活动。在报道内容上,既以“综述”和“评论”从总体上进行阐述,又以“采风”的方式展示新农村面貌.诠释新农村内涵.较好地发挥了虚实结合、深浅互补的主体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成为备受全社会特别是亿万农民关注的新热点。对作为主流媒体的各级党报来说,如何宣传好、引导好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无疑是当前新闻宣传工作中亟需把握好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贯穿整个“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重要宣传任务。在新农村报道中,地方党报尤其要精心做好组织策划,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增强其在热点引导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