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酒店业发展的新形势使行业人才需求领域和需求规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顺应酒店业发展的新潮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推行项目教学模式,创新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模式,才能满足酒店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瑞士的酒店管理享誉世界,其人才培养的模式极具实践性,我国的酒店业正处在蓬勃发展中,急需从事酒店业的各类综合技能具备的人员,通过学习瑞士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能加快开启我国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加强职业化教育,为酒店业培养更多专业度高、综合能力强和素质高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大背景下,酒店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现状与人才需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为培养酒店高素质服务型人才,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针对目前酒店业人才需求现状和高职人才培养现状,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与教学体系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石家庄酒店行业的发展态势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结合酒店从业人员现状和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研究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实际、贴近河北的发展和需求,以实现学生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从而为"十二五"酒店业人才培养规划的研究制定奠定基础.文章通过对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研究,提出了新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以满足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酒店管理专业改革的目标要适应新形势下人才需求方向,离开了行业市场谈人才的培养模式,不仅造成人才与教育资源浪费,而且会阻碍高职酒店管理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酒店业对人才能力要求入手,结合酒店的人才结构和酒店业对人才的市场需求,对当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酒店业是员工高流失率行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一直是酒店业从业人员的主力军.但近几年来,酒店管理专业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对酒店行业的就业意愿呈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剖析,探讨了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店业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行业之一,其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较高,并正以较快速度增长.因此,培养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酒店行业高技能人才势在必行.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仍然较为薄弱.文章通过对北京酒店业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提出了新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以满足目前酒店专业人才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酒店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使其信息化、智能化、综合化、人性化的特征愈加明显。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克服教育价值的错位取向,坚持人文引领,培养复合型酒店管理人才,构建与产业融合相对应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专业群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校企文化的对接,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养成,以适应现代酒店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酒店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可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一直是西方国家缓解就业问题的重要行业之一。近年来,我国酒店业迅速发展,酒店在规模和结构上不断优化,尤其是高星级酒店,已成为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的重要选择,然而学生在就业后表现出的不适应,乃至退出行业的行为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学生在就业前对未来的工作要求加以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引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旅游酒店业中、高级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工学结合课程设置思想,构建以职业岗位发展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形成由酒店服务实务、酒店督导实务、酒店经理实务和企业实践构成的层次化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认识实习、酒店服务技能、企业实践、酒店管理技能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形成"SC-SMP"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为一个旅游强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管理先进,其旅游职业教育经过近九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多层次、多规格的学位制度和完善的理论、教学、管理体系。结合笔者在美国的培训考察经历,对美国旅游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理念展开分析,通过研究美国旅游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点,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旅游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改革我国的旅游职业教育模式带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调查表明:从事饭店工作的旅游专业人才在旅游专业知识、人际公关能力等方面能够基本满足饭店对员工的要求,但在客户行为分析技能、独立解决问题等方面不能满足饭店对员工的要求。就职于饭店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对专业教师的各方面评价总体很高,对高校的旅游专业的管理和教学评价较高,但在少数几个方面希望能够有所改进。最后,从院校、专业教师、旅游企业和旅游专业人才自身等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球旅游酒店教育机构在教学方法与教育对象方面的研究仅局限于在大学这一封闭系统内展开,对酒店业界,特别是酒店员工对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评价关注不够。文章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星级酒店员工对酒店管理专业学习的满意度,以此视角评价国内酒店管理教育质量。研究发现,工作经验与就业技能教育对于酒店员工专业学习满意度贡献最大。同时,酒店员工专业学习满意度在性别、收入水平、教育水平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年龄、婚姻状况、酒店的任职部门与星级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泉州市部分酒店的员工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同时探讨员工高流动率的弊端。认为酒店行业员工高流动率的成因是:聘用人员多数为职业探索阶段的年轻人,社会对酒店行业的偏见,薪酬水平较低等。提出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改进薪酬制度,加强员工的沟通交流,培育企业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绿色生产力作为一种提升生产力与环境绩效的策略,近年来已在业界与学界引起普遍关注。酒店业作为辐射面广、发展迅速的服务行业,其在为繁荣城乡市场、促进就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因此酒店业实施绿色生产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经由实际访谈六位业界人士及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酒店餐饮从业人员对实施绿色生产力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如何,并比较不同背景因素在各变项上的差异性,以期为酒店日后推行绿色生产力及进行员工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设现代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的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湖北职院组成的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建设考察组一行4人,赴南京、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就市场需求、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问题,实地考察了3所大专院校,10家4星级以上酒店,1家涉外培训中心,基本弄清了旅游与饭店专业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搜格、专业建设方向、教学改革重点等问题,结合该院实际,基本理清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全球地域化是指个人或者组织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在行为上立足本地域特点,突出地域特色,从而使地域特色在全球得以传播和彰显。全球地域化视野中的酒店国际化人才具有行业知识的国际性、语言文化的跨国性、本土文化的嵌入性以及适应全球化的主动性等特征。我国的酒店国际化人才培养,应树立全球地域化的人才观,以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本土特色为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8.
图式指的是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将图式理论应用于酒店英语教学,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使每个工作岗位的程序以图式的形式被学生所认知和贮存,有利于提高酒店英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socialis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conducted in nursing, pharmacy, teaching and law, but there is a lack of studies on professional socialisation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education.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body of knowledge by revising the professional socialisation framework ‘Conceptualising 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Student Socialisation’ through the findings of a broader study on the professional socialisation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nrolled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degrees at a particular Australian university. The study examined diverse stakeholders’ perceptions of attributes needed by Chinese graduates with Australian university qualifications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entering the Chinese hotel industry. The revised framework,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Professional Socialisation Framework’, suggests different processes for enhancing the socialisa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 an Australia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degree through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eamwork and mentoring; and interactions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 Furthermore, workplace socialisation emphasises mentoring and recognises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career development. Finally, the revised framework explains how the different stakeholders impact on the professional socialisation of students and graduates. The revised framework, which has a cross-cultural dimension, is generic and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fields of study and to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地旅游产品中的好客精神及其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地居民的好客精神是旅游目的地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也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好客精神的研究意义,在尝试对好客精神进行界定的同时,探讨了其通常的表现方式以及有关的影响因素,并就旅游目的地好客精神的培育与维护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