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妇女形象的扭曲传播如“刻板印象”等研究曾经是早期传统媒介与社会性别相互建构不平等探讨的核心议题之一。伴随跨学科交叉分析模式的深度推进,传播新科技与其他权力轴心构成的权力矩阵如何制约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理论与实证探索势如破竹。本文将全球视野与在地经验分析结合,借回溯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关键环节之际,聚焦到社会性别问题如何构连网络平台的资本扩张逻辑,如用户以开放性与参与性的产消模式遮蔽了传播新科技与资本联袂操纵社会性别权力关系的重塑,一方面女性主义贯穿两性关系的平等诉求被消费主义浸透而沦陷为“伪女性主义”,另一方面厌女症、厌男症骂战成为拉高流量的利器,误导青少年的婚恋观。本文将图绘传播新科技与社会性别议题的相互建构路径,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洞察社会性别平等在技术赋权语境下为何既有丰富的解放潜能,但又在迈向两性平等的前路上依然迷雾叠嶂、关山难越。  相似文献   

2.
权力与档案之间构成了互动,档案记录了权力的合法性,权力对档案建构社会记忆施加其影响,同时,权力借助档案去维护与发展其形成了的力量。档案文化的维系之道,基于保存完整真实的社会记忆,而实现的前提则是维护公民的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3.
网络异化与编辑主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网络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低门槛、多元、双向和“去中心”设计,使得网络人具有了无限自由的活动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平添了诸多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色彩.然而,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异化,正是这种无限的自由和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了当今网络的异化和网民行为的非理性发展.要消除这种异化现象和非理性行为,就必须强化网络编辑主体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倡导和培育网络传媒的社会主流意识.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资本是指主要通过互联网产生并维持的社会资本,现实社会资本的建立和维系则不依赖于互联网。本研究在社会资本理论和强弱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对广州十所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n=1017)调查,探寻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浏览网页对大学生的网络弱关系和现实社会资本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收发电子邮件有益于建立和加强网络强关系。网络聊天更多地发生在倾向于将双方的关系深入发展下去的行为人之间。SNS的主要的作用是拓展网络弱关系和重现物理世界中的强关系。玩网络游戏能够建立起有质量的社会关系,但是这种社交网络会侵蚀真实生活中的社会资本。大学生的虚拟社会资本与现实社会资本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益。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3,(21):1-8
本研究探讨了以微博为例的互联网使用对记者社会资本的影响,通过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和强/弱关系假设,考察了295名记者通过微博链接网络形成的社会资本情况,对记者之间的强弱联系与不同类型社会资本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从个体网层面来看,记者在职业群体微博链接网络中的强联系大多为紧密型社会资本,而弱联系大多为跨越型社会资本;将社会资本操作化为网络规模资本和中间位置资本后,经验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使用对记者在职业群体中建立社会网络、增加社会资本具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6.
数字不平等是研究ICT资源分配不平等的新视角,是欧美社群信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国图书馆界就社会包容和消除数字不平等作为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达成一致.论文通过杭州图书馆模式初步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通过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经验,并指出: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社会资本是公共图书馆践行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国内SNS的发展概况,以及与SNS紧密相关的个人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网络服务(SNS)是一种“社会化”的互联网使用方式,它既可以允许用户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网络迁移到虚拟世界中来,又可以帮助用户在虚拟平台上构建新的人际关系,从而将对用户的强关系、弱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聚集型社会资本和桥梁型社会资本产生一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面对城市社区中人际关系冷漠、关系网络缺乏、内部信任程度低、归属感和认同感不足等社会资本缺失现象,构建城市和谐社区被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阐释社区图书馆服务及其影响力所具有的凝聚社会资本的潜能,以及社区图书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承担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社会网络理论对于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文章总结了嵌入性、联结强度、网络密度、集中度、结构洞、中心性、社会资本、目标引导和偶得等社会网络概念及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启示,对关系理论、结构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在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社会网络理论应用中应注意运用中层理论的方法、加强实证研究、重视新型馆员的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9)
消费者于在线社会网络当中具有维系、获取与投资虚拟社会资本的需要,由此引发消费者消费、贡献与创作与品牌相关的内容信息的行为。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解释虚拟社会资本及消费与品牌相关的在线行为的概念,进而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技术方法,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及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对访谈记录进行文本分析,建构虚拟社会资本对消费者与品牌相关的在线行为影响的机理模型。模型显示联结强度与信息安全性等外部因素会影响消费者是维系、获取或投资虚拟社会资本的动机,消费者消费、贡献与创作与品牌相关的信息内容受到外部与内部不同因素的影响,越是高层次的行为,消费者受到的影响因素越多。  相似文献   

11.
在图书情报领域,不同的知识单元(如文献、作者、机构、期刊、学科、主题词和关键词等因各式各样的关联而形成了复杂的知识网络.传统的知识网络构建过程中往往仅依赖知识单元之间的单一关系,因而形成了多个独立的单关系网络,然而真实的知识单元之间往往是多种关系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为解决复杂的知识网络构建这一问题,本文以科研人员这一知识单元为例,提出基于多关系融合的异构社会网络构建方法.将社会网络的构建与社会网络三大核心理论之一的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依据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来进行关联测度和融合,生成异构社会网络.针对科研组织的实证研究揭示出异构社会网络能够更好地融合研究人员之间与科研兴趣有关的多种关联,为更精确的社区划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从社区到社会网络——一种互联网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拓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BBS等虚拟社区的影响有所减弱,而由SNS、即时通信、博客等应用构建的新兴社区的影响正在上升,这些新的应用也促进了人们的社会网络的形成与拓展。借鉴社会学的社会网络理论来研究这些新的应用及其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人们从传统虚拟社区向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网络的迁移,体现了网络使用者从社会归属需求向社会资本需求的升级,而印象管理、自我表达、情绪调节、社会交往、社会分享、社会参与等其他层面需求则与社会资本需求相辅相成。互联网上的社会网络对于个体的影响,目前主要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是一对一的互动对个体的态度、行为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传统理论中得到解释),而这种一对一的影响还可能通过社会网络来传递,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性影响;另一方面是社会网络的结构对个体所施加的影响,例如,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关系的影响、社会网络中的派系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社会记忆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正确认识社会记忆的建构是一个重要问题.社交媒体在当下的广泛应用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有着深刻影响,笔者从影响社会记忆建构的主要因素如社会框架、权力架构、维系方式切入,探讨社交媒体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介入机制.  相似文献   

14.
苏好 《东南传播》2021,(10):20-22
记忆是个体进行自我认知的重要依据.个体通过生活实践积累记忆,再根据所积累的记忆逐步建构出对自我及所处环境的认知框架.社会记忆并非个体记忆的简单组合,而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有选择的呈现一定事件并依此建构而成.媒介是建构记忆的重要角色,传播技术的发展在深刻改变媒介生态环境,重构话语权力格局,赋予普通公民进行社会建构的权利的同时,也颠覆了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本文立足于新媒体环境,梳理了新媒体在记忆建构过程中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Web2.0环境下,民营图书馆与社交网络融合为民营图书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文章在考察了目前民营图书馆利用以豆瓣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开展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上,阐述了民营图书馆与社交网络的融合对于增强民营图书馆社会资本存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和重要作用,指出社会资本理论是这一现象深厚的理论基础,由此从理论高度揭示了这一现象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数字不平等是研究ICT资源分配不平等的新视角.通过杭州图书馆模式初步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通过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经验.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社会资本是公共图书馆践行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实现路径.这一研究主题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相似文献   

17.
传播学者杜威认为传播建构了社会.本文回到历史语境之中,提出如何解读手艺人群体集体化时期的传播实践.他们通过介绍信和工分制的结合获得了流动的合法性,打开了集体化体制的一个缺口,对后来乡村的经济和社会阶层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从理论层面,本文分析了流动对于乡村的深刻意味,认为传播学应该具有参与社会建构的胸襟和关怀,而人的流动是其重要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些年来横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一支显学。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以及网络对传统社会形态持续不断的冲击,社会资本理论与网络的关联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套用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在中国当下,网络社群构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其崭新的构建模式及一系列社会实践具备重要的文化和政治创新意义:从微观层面讲,网络社群改变了传统人际关系的架构模式,通过六度分割理论,将个体的人际资源拓展到极致;从宏观层面讲,通过"聚众"的方式为个体搭建了一座通向国家和社会的桥梁;网络社群文化弥补了个体与官僚机构之间巨大的鸿沟与裂痕,为个体正常的群体合作、社会融入以及政治文化参与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舞台。  相似文献   

19.
社会记忆不是一个复制问题,而是一个建构问题,选择是口述历史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机制之一。考察口述历史档案在主体、权力、社会情境等因素的影响作用下如何通过选择来建构社会记忆,不仅有助于提高对口述历史档案和社会记忆建构的理论认识,同时也利于更好地开发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构建丰富立体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与科技期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银洲 《编辑学报》2008,20(2):101-102
将近年来兴起的社会资本的概念引进到科技期刊的办刊实践中,并研究科技期刊的社会属性以及社会资本对科技期刊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资本普遍存在于科技期刊之中,并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科技期刊人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对科技期刊的促进作用,并消除社会资本的不利影响,合力办好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