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孩子要靠父母养育成长,但是,父母不一定真正、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误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特长,其实,很多孩子不是没有特长,而是很多父母不了解什么是孩子的特长,更不能很好地发展孩子的特长。每个孩子的特长,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即个体的优势。它表现在孩子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心发展等方面。如有的孩子善于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有的孩子办事公道,实事求是;有的孩子善于交际,对群体的适应能力很强;有的孩子对体  相似文献   

2.
孩子是父母爱情、生命延续的结晶,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家、第一环境,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父母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启蒙教师,也是孩子成就人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大老师,因此,父母的爱、家长的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昕学校,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问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俗话说:打墙不坏头一板,父母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将对孩子一生的个性发展、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佚名 《家长》2008,(Z1):30-32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要学习善待他人、坦诚处世的好品德,父母便是其最好的老师。在教孩子好品德的同时,父母也要明白,孩子有自己的兴趣所在,孩子自己的发展空间也是不能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孩子成长期间,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不是老师不是朋友,是孩子的父母,正所谓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自己的家庭。对于学前阶段的学生,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也是他们最好的老师,这个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个性发展,孩子的习惯以及学习态度的养成与父母的教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父母的虚荣心必然刺激孩子追求虚荣,这是爱慕虚荣的父母常常意识不到的。爱虚荣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生活的外部,喜欢在孩子的吃穿打扮等方面与别人攀比。爱虚荣的父母喜欢在别人面前吹嘘孩子的优点,过高评价孩子的发展,孩子的成绩和长处对父母来说比对孩子本人还重要。  相似文献   

7.
提及孩子的性教育,通常是父母在发现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与性有关的行为问题时,才开始真正关注孩子的性教育。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的性意识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有性行为发展问题的孩子多与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有关,那么怎样才算是好的性教育呢?遇到孩子性教育中的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呢?首先,父母要树立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念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都一样,父母尤其不要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假若孩子的性别与父母的期望有冲突,父母不要固执地、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对孩子的性别期望去塑造孩子的性别特征,否则容易造成孩子…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5):23-24
孩子最早感知到、最经常、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的言行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养成,如果没有父母好榜样的示范教育,就没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特别是性格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言行不正,孩子很难正直成长。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学校教育不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关注孩子,既是父母对孩子爱心的自然流露与表达,也是在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父母关注孩子的时间、方式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发展。我们可以从敏感性和反应性来看父母对孩子的关注问题。一般而言,敏感性指父母对儿童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  相似文献   

10.
父母对于孩子身心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父母自己带孩子在孩子个性心理发展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父母爱情、生命延续的结晶,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家,第一环境,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父母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启蒙教师,也是孩子成就人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大老师,因此.父母的爱、家长的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往是影响孩子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家纽伯格认为,如果把父母认识自身与他人(孩子)的需要与兴趣的能力作为父母意识的主要评判标准,父母意识表现出四种不同的水平。父母的意识台阶~~  相似文献   

13.
开放性是对父母新的挑战,它意味着父母始终以热情、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孩子,鼓励孩子发现自我、发展自己,而不是简单地拒绝或否定孩子的思想。您具备这种现代父母的素质吗?  相似文献   

14.
不同父母有着不同的育儿理念,宽松的父母想给孩子足够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发展成有创造性、有个性的时代新人;权威的父母认为,教育孩子向哪个方向发展,他就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离开父母的管教,孩子就会不成器。不同的教育理念必然外显于不同的教育言行,结果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5.
白守爱 《中国教师》2014,(10):93-93
<正>要培养好孩子,就要从三方面着手。一、助力孩子发展当孩子走进中学的校门时,他们的心智在发展,他们的思想在成熟,他们的困惑在加大。他们既感恩父母,又对父母的偶尔过问不满;他们既理解父母较高的期望,又对父母的引导不够不满;他们既希望受到关注,又对父母的过分唠叨不满;他们既渴望家庭的温馨,又渴望父母的支持、鼓励、理解和指导。可见,孩子非常看重父母,也就是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占据重要的位置。基于此,父母有责任为  相似文献   

16.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是指父母和孩子共同分享孩子的自传记忆并进行交流.父母尤其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自传叙事是儿童早期认知、自我、社会情感等发展的重要方式,而自传叙事的内容、风格以及结构影响着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方向.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父母一孩子自传叙事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自我、情绪理解、语言表达、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上小学时,孩子放学回家总要绘声绘色地把学校里有趣的事向父母汇报,可一上初中,便不再主动与父母说话。孩子进入初中,青春期悄然来临,身高、体重发展很快,柔韧性增强,力量增加,给孩子自己以“成人感”在心理变化上,由于他的独立性增强,故尽量避免对大人的依赖。渴求独立,不希望父母对自己过多的干涉,因而与父母的话越来越少。孩子此时开始重视与同性、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故可以与朋友尽诉衷肠,尽情欢乐,而不愿再对父母说心里话和表达亲密的感情。所以,对父母“疏远”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必然,是孩子的独立性表现。父母应尊重孩子在家中的权利,有意地把孩子看成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山东教育》2011,(33):44-4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做称职的家长?笔者结合美国学者R、F尼赫茨通过调查得出的10条给父母  相似文献   

19.
有些父母认为,查看孩子日记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殊不知,这种极端的方式,只会加大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距离,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孩子的人格发展中制造障碍。  相似文献   

20.
《家长》2008,(5)
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发展上具有闭锁性的特点。父母应该允许孩子保留一些属于自己的秘密。父母不应盲目怀疑,也不应私自查看孩子的私人信息。如果父母想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沟通则是最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