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41):81-82
在日语学习中,对日本文化的认识学习方法应该得到进一步重视,通过对"日本文化"这一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以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调查,积极调动学习主动性,把"固有观念"对日语学习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降低,培养日语学习者对日语文化的自主认知能力,从而全方位提高其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日语教学不仅仅要提高日语学习者的语言技能,还必须提高学习者的日语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分析了日语教学中忽视跨文化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以日语教育的基础阶段几个值得重视的环节为例,从古汉语文化底蕴有助于日语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了解日本文化来掌握日语的语法规则及其应用两个方面,重点论述了怎样进行"双语双文化"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日语学习者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除了掌握正确的日语语言知识外,更要了解日语中的特殊表达习惯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从日语中的"请求""拒绝""抱歉"等语言表达及敬语表达、省略表达等独特的表达习惯为出发点,探讨日语中独特的语言表达习惯背后所蕴含的日本文化特质,帮助日语学习者加深对日语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4.
母语文化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影响因素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日本学者冯富荣教授的研究方法,以日语中表示拒绝意义的"ぃぃ"和表示感谢意义的"す みません"为中心,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和日本人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表明: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人们在对语言表达的理解上存在着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习环境的改善,中国日语学习者对日本文化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其日语武思维方式逐渐养成,受母语文化和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5.
与生俱来的母语学习使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本国文化有强烈的依赖和惯性,因而在日语学习和日语写作中出现了文化负迁移的现象.文章从"常见错误"、"迁移现象"、"教学对策"三个方面探讨日语写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期望建立日语教学者与日语学习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教学体系,使日语写作的每一次体验都成为一次有意义的快乐创造.  相似文献   

6.
与生俱来的母语学习使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时本国文化有强烈的依赖,因而在日语学习和日语写作中出现了文化负迁移的现象.本文从"常见错误""迁移现象""教学对策"三个方面探讨了日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期望建立日语教学者与日语学习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外语学习者获得信息和交流信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文化缺省是英语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鲜明的文化特性。文章着重从起因及与阅读的关系入手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呼吁读者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提高对文化缺省的识别能力,正确理解对读者不言自明的内隐信息,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8.
吴双  王路 《华章》2010,(15)
现在越来越多的日语学习者开始关注流行语,在日语教学环节中适当引入流行语的内容无疑可以帮助日-语学习者了解日本社会及文化.本文主要通过对流行语的定义、分类、特征及其与文化的关联等方面的分析,强调日语流行语在高级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文化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了解对比中日文化差异,探究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以便使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领悟日语。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学生绝大部分是零起点,教师大多以教材内容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所以教材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目前基础日语教材的内容设计大多局限于知识文化层面,缺乏交际文化内涵,导致学习者难以在学习中养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建议在日语教材中合理导入中日文化元素,以便培养日语学习者最终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  相似文献   

11.
与生俱来的母语学习使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本国文化有强烈的依赖,因而在日语学习和日语写作中出现了文化负迁移的现象。本文从“常见错误”“迁移现象”“教学对策”三个方面探讨了日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期望建立日语教学者与日语学习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日语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导入,而文化导入应当充分发挥日语学习者作为文化理解主体的作用。利用学习任务法进行文化导入,不仅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更体现了日语学习者在文化理解中的主体性,对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日语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导入,而文化导入应当充分发挥日语学习者作为文化理解主体的作用.利用学习任务法进行文化导入,不仅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更体现了日语学习者在文化理解中的主体性,对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外国语言的使用也变得更加广泛。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师生的访谈以及多年的日语教学积累,发现日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与采纳是学习者在基础阶段通向提高阶段的主要难点,关系到最终的日语学习翻译和口语能力。而文化教学并不等于日本文化的导入以及简单地把中外文化强行叠加,应采用双向文化教育逻辑进行。  相似文献   

15.
大学日语课程作为面对非外语专业学习者的基础日语课程,其特点决定了教师应着重培养学习者的基础日语交际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日语及日本文化的兴趣。在此教学目标之下,结合具体教材的教学实践,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混合、语言和文化教学相整合,进行"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以及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许多中国人开始学习日语。但从非母语学习者的角度来讲,日语学习还存在着一定障碍,在翻译实践中还会出现许多误用。由于中日两国的语法体系、文化背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中国很多日语学习者不能用日语恰当地进行表达。本文围绕日语翻译实践中的误用表达展开论述。首先界定了误用的含义;然后按照日语语言及文化的特点,从词汇、语句及语法三方面进行误用实例分析;最后提出提高学习者双语能力及文化素养、减少误译的观点。希望此项研究在有助于日语教学的同时,能够帮助更多的日语学习者提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83):96-97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交流不断。日语学习者是我国仅次于英语学习者的第二大群体,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日语课程。近些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日语教学方法逐步改革。本文主要探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定义、高职日语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意义、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途径,以期更好地构建高职日语文化体验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日两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社会对日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作为输送人才的主阵地,各高校也开始承担起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日语人才的重担,高校日语专业也逐渐发展起来.随着国家对日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高校还要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文化素养.文章通过探析当下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以...  相似文献   

19.
朴英花 《考试周刊》2012,(28):87-88
寒暄语代表一个国家国民的文化素质和语句表达特点,一个国家的言语,可以充分展现其固有的文化特征。日语中常见的问候语,看似简单容易,却蕴含深厚的日本文化底蕴,表现了日本人的一种思维习惯和文化习俗。语言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承载着文化信息。日本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交往时都使用寒暄语,而且寒暄语在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学好寒暄语是更好地与日本人交往的必备条件之一。日本人有着极强的集团意识,"和"与"恩"的理念甚至影响到言语方面。本文通过日语寒暄语中的例句,找寻日本文化的一些踪影,为日语学习者熟悉和了解日本文化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文化的深入了解,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基于传统日语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本文提出了在目前日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导入的内容和方法。因此,日语的教学不单是教授日语语法,还需要导入日本文化、进而明确两国文化的差异,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理解、掌握日本文化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日语,达到熟练运用日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