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检索法、逻辑分析法、观察研究法对舞蹈动作的认识和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舞蹈动作在艺术体操身体动作中的结合与应用,将舞蹈中各自独立的表演形式以及不同的风格特点广泛运用到艺术体操身体动作之中,增加艺术体操动作的美感和难度及提高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谢民 《教师》2013,(29):100-100
舞蹈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舞蹈学习中是两样非常重要的能力。所谓舞蹈表现力是指舞蹈的表演能力,主要包括表情表演和动作表演能力。表情主要是指演员的眼部、嘴部及面部表演。它是表达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对舞蹈起着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动作亦是有表情的,相同的动作,对节奏、力量、韵律的处理不同.表现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舞的传统特色就是手、眼、身、法、步的紧密配合。在舞蹈教学中进行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开展教学实践训练呢?这里浅谈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凤阳花鼓舞蹈动作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凤阳花鼓舞蹈艺术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其舞蹈形态,而且要研究产生凤阳花鼓舞蹈的社会和自然等环境因子。凤阳花鼓舞蹈动作的产生与其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文章通过对凤阳花鼓典型舞畴因子、影响舞蹈语汇的环境因子进行了逐一分析,阐述了凤阳花鼓舞蹈动作的形态。  相似文献   

4.
<正>一、舞蹈技巧的运用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一)能够更容易表演舞蹈中蕴含的情感。舞蹈是一种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只有灵动的舞蹈动作才能更好地去传达情感,因此,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想要将故事形象展现的更加完美,就需要运用到舞蹈技巧,舞蹈技巧并不是简单的动作叠加,而是在动作地基础上更自然地去表达感情、人物心理,让舞蹈表演有了灵魂,更能  相似文献   

5.
以国际新规则背景下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要素为研究对象,选取全国啦啦操部分专家、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深入理解新版规则变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对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基本手位、队形变化、难度动作等方面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指出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存在的问题,并在结合新规则中对舞蹈啦啦操编排要素进行客观分析,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为提高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舞蹈是一项融形体动作表演与音乐艺术为一体的追求人体形态美韵的表演项目,它突出表现在舞蹈者具有的体型美、姿态美、气质美、造型美、难度美等五个方面。本文分析了舞蹈韵之美的表现特征,并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舞蹈的韵之美进行了论述,对当前的舞蹈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舞蹈是以舞者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舞者在表演过程的情绪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形式,舞者可以借助舞蹈表演,将自己想要表现的情感完美的表现出来。舞者的舞蹈表演能力是对舞者舞蹈能力的考验,而在现实的舞蹈教学中,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时,只是复制教师的舞蹈动作,没有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舞蹈没有内在的思想情感,十分的空洞。  相似文献   

8.
舞蹈艺术这种特殊的表演规律决定了形体表达的重要性,形体表现力的训练是任何一个需要具备一定舞蹈技能的人,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最重要的基础环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舞蹈基本功训练时,要不断克服自然形态习惯,掌握正确形态,才能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基于此,本文对学前舞蹈教学中形体表现力训练要点展开简要分析,以期为学前舞蹈教师分享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9.
舞蹈演员进行表演时,通过肢体语言动作和面部表情相结合的方式,完整地表达舞蹈意图,传递给观众一种美的视觉享受。在表演过程中,演员根据舞蹈所表现的内容,进行面部表情更替,面部表情始终贯穿其中,是整个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凝聚的焦点。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着重加强少儿舞蹈表演表情训练。一、少儿舞蹈表演表情训练的意义少儿舞蹈表演,表情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但现在几乎所有的培训学校都不是很注重孩子面部表情的训  相似文献   

10.
客家民俗舞蹈形式丰富多样,舞蹈道具的种类也非常多,几乎生活中的所用物品客家人都能巧妙的应用到舞蹈表演中,如竹竿、斗笠等等。本文结合客家民俗舞蹈的特点,对舞蹈道具应用种类、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舞蹈道具与舞蹈表演的关系及舞蹈道具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与作用。结合以上分析对客家民俗舞蹈道具进行了整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舞蹈道具应用的看法,以促进舞蹈道具在舞蹈表演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舞蹈表演是一种视觉艺术,是通过肢体语言不断的表达演员内心感情和情绪变化的一种艺术,在舞蹈表演中气息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气息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舞蹈演员控制自己的动作,而且能够让表演更加流畅,通俗易懂,本文通过对气息对民族舞蹈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总结如何在民族舞蹈表演中合理运用气息,为民族舞蹈表演中气息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舞蹈表演是具有熟能生巧特征的艺术形式,基本功训练在舞蹈表演中有着基础性的重要地位。任何一位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必定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轻松驾驭各种舞蹈动作,完美表现出舞蹈艺术的内涵。对当代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需强化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舞蹈动作技巧,以此提高舞蹈表演水平,促进艺术创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类最古老、最久远又和生活、和时代最密不可分的艺术就是舞蹈艺术,舞蹈艺术是通过舞蹈的动作来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和升华之后的形态,以艺术性替代了功能性,也就是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表演具有其内在延展性,需要舞者经过整理、提炼、加工、升华,从内而外的带给观众以美感教育,影响和陶冶人的情操。本文便从三个方面阐述舞蹈表演的内在延展性。  相似文献   

14.
舞蹈作为一种具有极强艺术性的文化表达和情感交流的方式,其艺术性主要通过舞蹈中的肢体语言和感情基调进行表达,舞蹈的情感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依附在舞蹈动作和舞蹈节奏之中,不同的舞蹈动作、不一样的舞蹈节奏,抒发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把握舞蹈的感情基调,对于舞蹈整体的艺术性展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舞蹈表演过程中对于感情基调的把握为研究切入点,剖析感情基调的准确把握对于舞蹈表演的重要作用,并探讨在舞蹈表演中把握感情基调的方式方法,以此促进舞蹈教学和舞蹈表演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舞蹈是我国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原生态舞蹈,其在舞蹈语言,如:形态、节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民族特异性。舞蹈生态环境,对舞蹈特异性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对社会、自然等环境对民族舞蹈特异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舞蹈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舞蹈属于众多艺术形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民族舞蹈近年来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民族舞蹈的表演过程中,除了重视舞蹈技巧、舞姿、节奏等方面的把握之外,还较为重视气息的合理运用,民族舞蹈表演中气息一般是指舞蹈表演过程中通过呼吸掌握动作的流畅性,让舞蹈看起来更加自由、活跃及奔放,提高民族舞蹈表演的水平。为了分析民族舞蹈表演中气息的合理运用,笔者针对气息对于民族舞蹈表演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赣南采茶舞蹈中"三绝"而来的三个经典舞蹈动作形态,即: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解析了赣南采茶舞蹈三绝的艺术特征和表演风格,并探析了其内在的文化渊源和特质。  相似文献   

18.
舞蹈艺术是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是整个舞蹈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绘画、书法、摄影等,它是必须经过表演而完成的艺术、它也不同于戏剧、音乐、曲艺,虽然都是必须经过表演而完成的艺术,但舞蹈却是以人体动作作为艺术创造的手段。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刻画、人物情感的抒发,都要求演员具有高水平的舞蹈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舞蹈表演需要舞蹈者通过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肢体动作向观众传达真情实感,让观众欣赏舞蹈的同时产生共情,达到以舞传情的效果。因此,演员对情感的认知和表达影响着舞蹈的表现力,本文通过分析从舞蹈表演和情感的定义出发,阐述舞蹈表演和情感表达的联系,论述舞蹈表演中情感表现的重要作用及提高舞蹈情感表现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靖 《华章》2013,(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幼儿师范专业女大学生舞蹈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损伤在幼师女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时较为常见;舞蹈运动损伤类型多为肌肉韧带拉伤、关节囊撕裂等软组织损伤,新伤比例比较大,陈旧性损伤发生较少;下肢和腰部是幼师女大学生舞蹈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动作技术不熟练、练习时精力不集中、准备活动不足等是舞蹈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