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通过对荣格的分析疗法和罗杰斯的来访中心疗法的理论前提、致病原因、咨访关系、治疗方法、治疗目标的分析,比较了两种治疗方法的相似性,并通过对中国传统化对两种疗法的影响分析了两种治疗方法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以期对整合流派众多的心理治疗理论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接纳承诺疗法是行为主义第三波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疗法之一,以功能性语境主义为哲学背景,以关系框架理论为心理学理论基础,由接纳、认知解离、以己为景、明确价值和承诺行动六大治疗过程组成,共同提升个体的心理灵活性,帮助人们投身于实现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接纳承诺疗法对于治疗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对生活的满意度、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较低以及不良行为等问题,具有极强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医的全息理论提出足底疗法加手穴疗法治疗失眠的实用治疗方法,阐述了足底疗法加手穴疗法治疗失眠具体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的意义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可以通过赋予工作新的意义来治疗,弗兰克的意义疗法为我们理解职业倦怠的症状、治疗要点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唯有我们从新的高度看待工作,惟有将工作与生命意义结合才能克服压力和工作中种种不公、失配下产生的倦怠.  相似文献   

5.
意义疗法是弗兰克尔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心理疗法,被称为"第三维也纳心理治疗学派",它关注人的"存在的意义"和"求意义的意志",同时对存在的挫折、苦难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阐释,为分析与治疗大学生学习倦怠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阅读疗法是指使用阅读材料来帮助解决个人问题或辅助精神病学治疗的一种方法。阅读疗法的心理作用机制包括认同、净化和领悟,认知——行为理论等。研究表明,阅读疗法对儿童教育、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等方面的效果比较显著。在我国,阅读疗法的应用尚不普及,有待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阿德勒人格理论和治疗系统是由阿德勒创建的。1870年,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在六个孩子中排行第二,他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和童年的身体疾病对其理论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与弗洛伊德共事八至十年后,因在性本能理论方面的明显分歧,阿德勒与其分道扬镳。之后,阿德勒辞去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职务,  相似文献   

8.
咨客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的主要代表。本文从咨客中心疗法的理论框架、基本原则、治疗目标等三方面介绍这一治疗方法,并对这种疗法作一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固定角色疗法是以乔治·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治疗技术。本文概要介绍了其治疗方法以及处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技巧和策略,并时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在进行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时,应用园艺疗法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系列体验活动,如现代礼仪插花、中国传统插花、日式花道、小品花设计与制作、茶席插花制作、盆景式插花制作等,从心理及身体上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压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应用园艺疗法时,借鉴遵循亲自然理论、注意力恢复理论、预防操作和辅助治疗理论等设计开发园艺疗养课程。在插花艺术体验活动中,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利用植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心理治疗理论中,自我概念具有各自特殊的含义和意义。弗洛伊德将自我视作人格中唯一能行使认识功能的部分,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责任者;伯恩将自我视作人格的主体,并将其分为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三部分,提出三者关系状况决定了心理健康的状况;罗杰斯将自我放在人的主观经验世界的核心地位,提出自发、自由的自我是健康的自我;皮尔斯提出了心理界限和自我觉察力概念,为健康自我增加了自觉之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精神取向的心理治疗家特别是Kenneth Ring和Bruce Greyson等人有关濒死经验(near death experiench NDF)及相关的心理治疗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濒死经验的描述、对濒死经验的意义的揭示、与濒死经验有关的临床问题、濒死经验治疗的目标和治疗策略等。  相似文献   

13.
析中国传统心理治疗之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对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心理治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具有以道家儒家为主导的思想文化背景,注重医治进程中的医患关系以及操作方法灵活等特色。  相似文献   

14.
对几种主要治疗流派的咨访关系理论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对咨访关系的重要性,咨访双方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咨访关系的人性观基础方面的认知存在着差异,在激发来访的获助期望,给来访提供值得依赖的信息,与来访保持情感交流方面则有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既是精神分析运动的继续发展,同时也是带有人本主义倾向的心理治疗方法。文章重点阐述了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的主要理论观点以及对当前我国心理治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既是精神分析运动的继续发展,同时也是带有人本主义倾向的心理治疗方法。文章重点阐述了存在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的主要理论观点以及对当前我国心理治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探讨心理疗法的整合问题.它表现为三种类型:技术上的折衷主义,综合的折衷主义,非理论的折衷主义.现今,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为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整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框架.心理疗法整合的目的是让人们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和更为开阔的眼光,多维度、多视角地探索各方法间相得益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The use of the mobile Internet continues to play an increasing role in all of our lives and particularly in the lives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Question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adolescents’ and college students’ fulfillment of traditional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more broadly their mental health. The present article posits potentially negative values associated with Internet use and shows how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promotes corrective values that can help students navigate their Internet use. The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framework brings mindfulness and conscious choice into student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is approach intentionally focuses on universal aspects of being human such as dealing with death, making decisions, confronting isolation, and creating meaning. The article will conclude with a case vignette on applying an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framework to working with a college student.  相似文献   

19.
论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与老子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与老子哲学的关系。本文表明,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中的某些方面.可以追溯到老子哲学。并且.老子哲学对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思想.有着重要影响。两者间存在着相同或相通之处。特别是老子哲学中的人责论、无为思想,在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中均有体现。文章还用老子哲学的某些观点和论述.诠释了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中某些方法论原则,即其所说的促进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三个前提: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性理解。将老子哲学和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进行比较和探讨,既是可行的.也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心理治疗家和研究者发现,不同的致幻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致幻剂虽然在当代的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已不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遍,但这种应用还在继续,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也得到发展。但将致幻剂用于心理治疗,应十分谨慎,并严格遵循一些原则,同时要注意致幻剂治疗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