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拉特 《现代语文》2008,(6):118-119
中国韵书的产生始于六朝,韵书的产生与反切的出现和四声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古代韵书是分韵编排的字典,其编制体例大致可分为三类。三国时期魏人李登编的《声类》和晋人吕静的《韵集》,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应当是中国最早的韵书。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编撰的《切韵》。《切韵》是在研究分析了六朝韵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所以说它是对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是这一系列韵书的定型之作,也可以说是韵书史上极为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新诗走上了历史舞台。新诗创作要求有新诗韵。赵元任首先编出《国音新诗韵》,张洵如编成《北平音系十三辙》(1937),黎锦熙等编出国颁《中华新韵》(1941),嗣后有近百种韵书(含论文)陆续问世。这些韵书的作者背景复杂,所编韵书体系不一,存在审音矛盾、宽严失准、缺乏韵谱归纳等问题,出现了诗人用韵不予理睬的尴尬局面。本文基于对现存各种韵书的分析,提出了若干新诗韵编纂原则:坚持共同语标准音的原则、符合语音科学的原则、从众性原则、宽严标准统一的原则、规范性与普适性相统一的原则、允许多样共存的原则,并提出了15个严韵和13个通韵的韵部系统。  相似文献   

3.
孙吾与为江西丰城人,经历元末明初两朝。所著韵书有两种,均已亡佚。现存《永乐大典》保存其部分内容。经考证可知:《韵会定正》为韵书,《韵会定正字切》或《字切》为韵图或为具有韵图性质的韵书。《韵会定正字切》的作用是直观反映《韵会定正》反切拼读成音的情况。二者的关系应相当于《韵镜》与《广韵》。  相似文献   

4.
《并音连声字学集要》是一部明代韵书。该书由陶承学与毛曾在前人所著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成书于嘉靖辛酉年间。这部韵书有趋向于韵图化的特点,但又不是严格按韵图方式编排,应该算是一部准韵图化的韵书。  相似文献   

5.
吕静《韵集》是我国早期的韵书,在韵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陆法言的《切韵》,也曾参考过《韵集》。但对这部韵书的研究,尤其是对其韵部系统的研究,一直以来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就有关这部韵书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证,构拟出完整的吕静《韵集》的韵部系统。  相似文献   

6.
明代韵书《字学集要》韵书表面以《洪武正韵》七十六韵为主线,实际则处处彰显当时的吴语特点。论文重点讨论韵书韵部的排布、韵母来源及吴语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韵镜>与相关韵书的韵目及其在排列次序上的主要不同来探讨<韵镜>列字所依据的韵书问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韵镜>当是依据蒋斧印本<唐韵>与李舟<切韵>之间的某种韵书来列字的.  相似文献   

8.
《悉昙要诀》引书保存了中古时期流传到日本的《切韵》系韵书的面貌。与今存《切韵》系韵书比较,内容有同有异。引文所据版本跟今存各本有部分不同。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清代最大的韵书《佩文韵府》作了评价。前一部分简要地叙述了中国韵书的发展历程,以说明《佩文韵府》对前代韵书的继承关系。后一部分评述《佩文韵府》成书的过程和基本的内容,并将其功用同《康熙字典》作了比较;最后连带介绍了《佩文韵府》的派生物,即各种小型韵书。  相似文献   

10.
日藏清初抄本《五音通韵》,韵图与韵书密切配合,韵书是体,韵图为用,互为表里。该书齐开合撮四呼已经定型,平声分为阴平、阳平,全浊上声变读去声,就韵图韵书来看,还保留有入声,但是[-p]、[-t]、[-k]只配阴声韵,与中古时期已不相同。它反映了当时汉语官话的语音面貌,具有一定的语音史、音韵学史价值,是研究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演变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1.
《五方元音》一书在汉语语音史上有重要价值,本文系首次对原本《五方元音》的音节数和所收字数做了详尽的统计与初步探讨。以韵图为纲,对照韵书,逐一统计韵书各小韵的收字情况,并进行勘定,在韵图的各小韵首字下标出该小韵的下收音节的数目,整理出一个精细、严密的韵图版本,供音韵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切韵》图表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韵图的萌芽: 《切韵》是韵书不是音书。韵书和音书因效用不同而形式也不同。韵书的效用在于备吟诗作赋的参考,因此它只能以韵目为主。  相似文献   

13.
《切韵》系韵书主要指陆法言的《切韵》、唐《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宋濂跋本唐写本、孙愐的《唐韵》、宋陈彭年等人的《广韵》、宋祁、贾昌朝等人的《集韵》、金韩道昭的《五音集韵》、王文郁的《平水新刊韵略》和刘渊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这些韵书以陆法言的《切韵》为基础,又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对它进行了修订、增补和刊谬,每一韵书对前一韵书都有所吏新,因之彼此不尽相同。总的说来,这些韵书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过程,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射字法是民间流行的一种猜字游戏,其继南宋赵与时《宾退录》和元代陶宗仪《辍耕录》的记载之后,仍然散见于明清时期各种韵书中。以明清时期五种韵书所记载的射字法为例,展示其形式多样,但本质都是对韵书韵字声、韵、调的拆分及组合。射字法不仅是古时读书人熟稔官韵韵部的好方法,同时射字游戏所使用的韵书或韵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语音面貌,因此它在语音史的研究上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切韵》是南北朝韵书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文章试从规范语言学角度探讨《切韵》语音性质。从背景因素、规范意识、语音系统等方面略作考察,论证《切韵》具有语音规范性质。  相似文献   

16.
《切韵》系韵书是中古音研究的核心材料,该系列韵书所承载的语音系统是“前溯上古音,后联近代音”的重要枢纽。学界对该系列韵书语音一直保有高度的研究热情,该研究领域而今已是硕果累累。文章将从音系研究、反切考察、又音研究、重纽研究等四个方面概述《切韵》系韵书语音的研究成果,从项目申报和硕博论文选题等两方面呈现其研究趋势,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些许建议,以求启迪后学,推动《切韵》系韵书语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原音韵》是元代戏曲家周德清编撰的一部曲韵韵书,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戏曲创作与研究有重要意义,对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中古的韵书《广韵》中,"倩"字有去声霰韵仓甸切和去声劲韵七政切两读。但是在《中原音韵》中,"倩"只见于庚青韵去声,与读去声的"请"同音。事实上,"倩"字在《中原音韵》中还应见于先天韵去声,与读去声的"谴牵"同音。这一读音,从《中原音韵》的内部证据、元曲押韵用例以及与《中原音韵》同时代的韵书中均可找到证明。由此可以认为,"倩"字在《中原音韵》中没有先天韵去声一读,当为周德清的漏收所致。  相似文献   

18.
反切上字表双声;反切下字表迭韵。可是有人这样说:“迭韵易知,双声难明”。这是什么理由呢?因为要满足便利韵文押韵的要求,很早就有了韵书,比如,隋陆法言的《切韵》就是。韵书的编制,首先是把反切下字是迭韵的类聚起来而成为韵类,并且用一个字来标目,如东、冬、钟、江就是。至于反切上字,却是一盘散沙。直到唐末,  相似文献   

19.
"通广""侷狭"门是等韵门法中较为重要、也较为复杂的一种。它主要反映了韵书中的"重纽"问题。然而各个韵书对于这一门之收字有不同的记载,这固然是有不同时代语音发展本身的原因,同时也有后世韵书或韵图审音不精的因素存在,但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在唇、牙、喉音的很多韵之三四等本来并无实质的区别,其在韵图中的三四等分列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样就导致了后世的等韵门法书在对这一门的归字中出现种种混乱,但只要明白了其实在意义,便会发现这只是由于不同韵图在处理"重纽"字时的不同方式所导致,并无多大神秘之处。  相似文献   

20.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存在小韵首字所在韵部与切语归部不一致的现象,或是一个或一组小韵在不同韵书卷子里归部不一致,从而反映出的大韵相混现象。这种现象与当时的实际语音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