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和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7~8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联合召开的"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社科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求是>杂志社、<学术月刊>杂志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了会议.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区别、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界说能否成立、文学"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莫其逊,男,广西桂林人,1964年1月生。199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东方丛刊》编委会委员,全国马列文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美学的教学与研究,讲授的主要课程有:文学概论、美学、马列文论、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马列文论课教学中,应突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基本理论——文艺反映论和文艺意识形态本质论的讲授,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方可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总体面貌及内在体系,形成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徐缉熙,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34年生于江苏宜兴县。195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徐缉熙长期从事文艺学、马列文论、美学和《红楼梦》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开设“文学概论”、“红楼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艺学”、“中国古代美学”、“马列文论研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29—31日,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究学会和江汉大学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江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近70所高校的8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及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及其学科发展等方面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和充分的交流。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课…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教学大纲中,"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选修课。作为"专题型"教材的集大成之作,《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论》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视阈、问题和方法结合起来,以全球化为视阈,以问题域为中心,以关键词为方法,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进行共时比较和深度对话,在不忽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和经验的基础上使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视界融合,为跳出旧有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研范式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与可能路径,也为继续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教学与研究贡献一个新的理论平台与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重写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文艺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葛兆光先生关于思想史写法的讨论,可为重写文学批评史提供启示。罗宗强先生关于"中国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亦可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和重写文学批评史提供借鉴。重写文学批评史和重建中国文学理论,应重视新材料之采集和研究,作者以为:今日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其可作为研究之新材料,并足以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的,是学者不曾重视的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资料和边省地方文献中的文论材料。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更值得重视的是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作品中的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三年十月初,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南京召开学术讨论会,专题讨论建立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问题.参加会议的有本省高等院校、研究单位和文艺部门的文学理论工作者约三十人,其中既有从事马列文论或文学理论教学工作的学者,又有研究古代文论或西方文论的专家.共聚一堂,各抒己见.与会者认为:建立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定要以马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中文系高年级的马列文艺理论课,从六十年代初开设以来,迄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了。这是当今一门仍在建设和发展中的课程。目前我国马列文论课的教学,大致有三种方法:“选讲型”、“专题型”、“结合型”。“选讲型”以注经释典为主,紧扣原意。“专题型”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散文论的现象,把握马列文论理论体系的实质,以专题形式加以阐  相似文献   

11.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山东烟台举行,七十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由吴介民会长及学会其他负责同志主持,山东省委宣传部及烟台市委的有关领导也应邀出席了会议。本届学术讨论会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文学艺术”的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学术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2.
马列文论课在高校中文专业理论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必须对这门课程的现状进行现实的分析,文章分析了当前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授课和教材的安排、知识形式、课程讲授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坚持立场、理论风格、文学实践几个方面对马列文论课程进行教学上的新设计。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之初,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文化复调时代的到来;马列文论自身的"封闭性"等因素构成了对马列文论的挑战,因此,如何建设当代形态的马列文论就成了当务之急.面对挑战,我们可采取如下对策通过交往与对话的方式,在科学、辩证地总结与内省的基础上,紧紧面向并应对理论创新的现实语境,在理论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的旨意下建设马列文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过去、现在若干维度的非线性游弋中跨界之旅的结果。在“中国形态”这一标识性概念的统摄下,以唯物史观为文学批评指导思想,文学意识形态功能为文学批评的鲜明特征,具体实践为文学批评现实品格,人民大众为文学批评基本指向,建构和生成一系列具有强烈民族特色、未来指向和先锋意识的批评理论、批评标准、子概念与新方法。传统文脉资源及其当代创造性转化为“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提供绵延而独特的源头活水,在世界文论格局中,让“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用自身话语模式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展开对话交流,以拓展其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一直致力于建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探讨基础理论与批评实践、西方文论与本土理论、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相结合的新途径,在文学批评、文艺美学、马克思主义文论、古代文论等研究领域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本专栏选自华中师大文艺学学科老师提交给“‘文学理论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四届代表会”的论文,这些论文或从文学批评的研究立场,或从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或从古代文论如何实现现代转型等方面探寻当今理论批评的发展。在全…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与研究》2015,(2):114
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本刊是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办刊宗旨是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同时兼顾相关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195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创新性"的学术品位、学术风格、学术特色,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与研究》2018,(9):114-114
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本刊是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办刊宗旨是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同时兼顾相关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195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创新性"的学术品位、学术风格、学术特色,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相似文献   

18.
正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本刊是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办刊宗旨是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同时兼顾相关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195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创新性"的学术品位、学术风格、学术特色,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相似文献   

19.
正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本刊是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办刊宗旨是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同时兼顾相关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195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创新性"的学术品位、学术风格、学术特色,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相似文献   

20.
正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本刊是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办刊宗旨是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同时兼顾相关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195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创新性"的学术品位、学术风格、学术特色,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本刊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关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关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进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理论意识、学术意识、问题意识、前沿意识,力求所刊发的文章能够及时反映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思想流变和最新动态,并对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