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用严格的数学方法从理论上系统探讨了弱酸混合酸的分步滴定问题和总酸量的滴定问题,提出了在允许误差ε=0.2%、突跃范围ΔpH=0.6条件下的混合酸准确滴定判据。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滴定出强酸-弱酸混合体系中所含强酸的量,需考虑在不同的准确度要求条件下,混合酸体系中弱酸的浓度范围要求。基于混合酸滴定过程终点误差的2个来源分析,提出了混合酸体系中终点误差(TE)计算的新方法。在指定的终点误差要求和强酸的浓度范围条件下,计算了HCl-HAc、HCl-六次甲基四胺盐两种混合酸体系中HAc、六次甲基四胺盐浓度范围要求,随着各酸碱指示剂变色点pH值的增大,两弱酸浓度的上限要求逐渐减小。在|TE|=1%条件下,当HAc、六次甲基四胺盐浓度分别低于1.18和0.135 mmol/dm3时,可采用任意酸性指示剂准确滴定0.1 mol/dm3浓度范围的HCl含量;而当两弱酸浓度分别低于10.6和10.5 mmol/dm3时,准确滴定出混合酸体系中1.0 mol/dm3的HCl含量亦可采用任意酸性指示剂。  相似文献   

3.
基于酸碱滴定过程中在不同滴定分数时的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建立了一元强酸碱、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及强酸滴定一元弱碱的滴定曲线方程,并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弱酸(碱)滴定终点时溶液中离子情况的基础上推导弱酸(碱)滴定的误差公式。本方法可广泛用于各类弱酸(碱)滴定的误差公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弱酸碱的强度和浓度对采用最简式计算缓冲溶液pH时带进误差的影响,以及在酸碱滴定中绘制滴定曲线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设计出一全面正确处理酸碱滴定过程一系列问题的综合程序,该程序能计算混合酸碱溶液的pH值、化学计量点的pH值、滴定突跃范围以及滴定误差等数据,并能绘制滴定曲线,自动选择指示剂,还可为实际滴定分析提供多种信息。  相似文献   

7.
设计出一全面正确处理酸碱滴定过程一系列问题的综合程序,该程序能计算混合酸碱溶液的pH值、化学计量点的pH值、滴定突跃范围以及滴定误差等数据,并能绘制滴定曲线,自动选择指示剂,还可为实际滴定分析提供多种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根据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等衡推导出用NaOH滴定多元弱酸H3pO4的终点误差公式,然后利用终点误差公式计算出滴定过程中各点的pH值。由于该法考虑问题较为全面,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近似,所以计算出的结果消除了常规计算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反常现象,尤其是在化学计量点附近。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以松下宽方法 ,离解平衡常数未知时 ,对极弱酸弱碱的滴定 ,借助计算机处理 ,得知滴定终点。测定弱酸弱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对络合滴定中酸度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再探讨,提出了混合金属离子滴定适宜酸度范围的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代入法推导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计算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从酸碱、络合、氧化还原、沉淀滴定分析法所具有的相近本质出发,用统一的方法处理其有关问题,得到了形式相同的描述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的数学方程式,把四种滴定分析法中重要问题的解决较好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滴定突跃范围是滴定反应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文章就化学分析的四大滴定突跃范围给出了简便的计算公式,并做出了相应的影响因素的探讨,尤其是在浓度对突跃范围的影响方面做了细致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一维卷积求导方法,对电位滴定曲线进行处理,滤除了滴定中的噪声干扰,克服引入的随机误差,通过简单计算,精确确定终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文献在酸碱滴定,络合滴定中多采用林邦误差公式进行终点误差计算,文献用林邦公式计算了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陈兴国等在沉淀滴定中也推导出林邦公式,但其仅讨论了莫尔法的终点误差计算。本文探讨了两种银量法(莫尔法和佛尔哈德法)的终点误差计算。  相似文献   

16.
前文提出了用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天然水氯化物,该文进一步论述两点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速度较经典电位滴定法有较大提高。用于教学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7.
在被滴物浓度不太低的情况下,讨论了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由于指示剂变色电位与化学计量点电位不符而引起的误差,并建立了一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进酸标准溶液标定方法。方法:在用GB601—2002方法配制时,尝试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作基准物,采用MATLAB小波工具箱函数确定滴定终点(化学计量点)并计算标准溶液浓度。结果:THAM作基准物可行,且电位滴定——小波变换法用于标定终点检测,其所得结果与手工滴定结果经统计分析,有95%的把握认为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电位滴定——小波变换法确定终点比手工指示剂法准确、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9.
双点滴定法属于电位滴定法,但克服了电位滴定法测定点较多,手续繁琐的弊端,简化了分析过程,本文讨论了酸碱、沉淀、配位滴定的双点电位滴定,提出了滴定的原理及条件.  相似文献   

20.
A new on-line tit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a new technique-continuous flow titration is described.By the means of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switching of a solenoid valve,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system,the equivalent point of the titration is easily determined.Several kinds of mixing tools were examined.whereby a self-made mixing chamer with minimum volume gave best results and was therefore used in the dveice,The error of the titration is within 0.2%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 is below 1.2%,The results show no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a commercial device,meanwhile the new on-line titration system is cheaper and fully automated and thus easy to hand and less slovent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