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引言 "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网融合后能为用户集中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服务. 智慧家庭又可称为智慧家庭服务系统,是在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和三网融合的时代大潮推动下,综合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配合感知技术,利用传感设备进行实时信息采集、交互和管理,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集成为一体的高效、安全、环保、便捷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
三网融合进展与技术演进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与背景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给用户全方位的综合服务,是多业务、个性化服务的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3.
刘琳 《新闻窗》2013,(4):71-71
一、三网融合的背景 计算机网络、电视广播网络和通信电信网络三个网络在业务方面是分割的,三网融合是将三个网络的技术和业务进行融合,统一内容和应用,并把服务、经营和多媒体等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实现高端网络服务的统筹结合。因此,三网融合体现无缝集成、网络互通、业务交叉等,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融合,它完成了三网管理和政策的结合、目标的统一以及个性化服务和发展等终端服务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三网融合政策形势下传统广电媒体的新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生福 《今传媒》2011,19(1):117-118
三网,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不是电信、互联网和广电网融合为物理上的一个网络,不是一个网络替代另一个网络,而是三张网在各自平台上分别实现不同业务的融合。三网融合使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相互渗透、互相兼容、整合成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5.
黄琼 《新闻传播》2009,(12):45-46
三网融合是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的一体化,即传统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趋于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或者说就是将图像、话音和数据这三种业务建立在一个网络平台上的技术。它不是三网简单地合为一体,而是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向全业务方向发展。其目的是通过使用尽量简单的网络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业务、更为便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信息·数字     
正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2月2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意见提出,要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包括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单位发展互联网新媒体,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先进文化互联网传播吸引力;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交互式网络电视等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智慧社区、智慧家庭建  相似文献   

7.
"三网融合"是指有线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未来用户可以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根据需求选择网络终端,只要拉一根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看电视、上网等。按照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整体方案》的要求,至2015年将实现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融合发展,新型信息和服务项目不断涌现,网络利用率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
三网融合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网融合是一种将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合为一体,从而实现三网互联,功能集成的技术。通过论述三网融合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转变传统管理方式、扩大服务范围、图书馆服务更加规范化、多样化,探析三网融合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数字电视服务、移动通信服务、按需要学习服务和流媒体服务。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9.
时统宇 《视听界》2010,(4):115-115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在器物层面上,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进而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从社会学意义上讲,三网融合并不仅仅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其终极目的是给人类提供更加多样化、多媒体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余波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5):128-132
认为三网融合是现代网络技术与数字业务的创新模式,将会极大地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手段。立足于三网融合的基本内涵,分别从服务提供与信息产品销售、用户日常信息消费特征、信息交流与共享、服务竞争与协作、网络生态与信息安全等角度探讨三网融合对未来信息服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在多网融合大势所趋背景下,图书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提供方,必须紧密关注三网融合的发展建设,以实现多媒体格局下图书馆互动功能的强化,利用"新网"拓展多领域服务、缩小城乡信息文化差距.  相似文献   

12.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不仅改变了百姓的生活,而且为信息服务业带来了发展良机。图书馆界应主动利用三网融合的技术,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以体现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介绍三网融合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互联网三大网络经过相应的技术改造,技术功能趋于相同,业务范围也趋于一样,且确保了网络之间互联、互通,使资源做到共享,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语音、数据以及各种广播电视等多项服务,在这三网融合背景之下,网络购物走进人们的视野,然而我国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依然较低,网络购物在农村的发展较为缓慢。笔者认为,我们应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的物流公司进行引导,并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使网络视频购物在农村更快、更好地发展。[1]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科技》2009,(8):24-25
在8月23日召开的“下一代网络融合与发展中国峰会(CNCS)”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阐述了他对三网融合的认识和期盼。蒋总工认为,国家之所以很重视三网融合的原因是来自三个方面:服务要求趋同、业务要求趋同;技术趋同(数字化、分组化、交互化);接入网网络能力趋同(单向广播+双向交互),核心网网络能力互补。这三个方面也可被看做三网融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必将为信息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带来良机。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应构建主动服务、平等服务、开放服务、人性化服务和泛在服务理念并进行三方面的服务创新:基于数字电视,用户可享受到电视频道带来的自主服务;基于通信媒介,用户可以享受到图书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移动服务;基于网络,用户可以享受完善的虚拟图书馆社区在线服务。  相似文献   

16.
柳帆 《今传媒》2011,(8):97-98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上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于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融合正式开始提上日程并走向大众生活。文章就从时下媒介热点"三网融合"说起,用传播理论重点探析广播和电视媒体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动向。  相似文献   

17.
<正>在8月23日召开的"下一代网络融合与发展中国峰会(CNCS)"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阐述了他对三网融合的认识和期盼。蒋总工认为,国家之所以很重视三网融合的原因是来自三个方面:服务要求趋同、业务要求趋同;技术趋同(数字化、分组化、交互化);接入网网络能力趋同(单向广播+双向交互),核心网网络能力互补。这三个方面也可被看做三网融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融合服务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融合互通的产物,表现为内容融合、平台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等服务形态。文章分析了全媒体发展特征和图书馆新媒体服务趋势,归纳出全媒体融合服务的创新路径"文献信息中心"服务、"区域集群"服务、"终端融合"服务、"智慧图书馆"服务,提出融合服务已由多网络、多终端并存向更为集成、融合演进的关键时点,数字化+物联网+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是融合服务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9.
网络是人类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文章介绍了三网融合的概念、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图书馆三网融合的进展,分析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及发展趋势,三网融合通过图书馆将信息服务嵌入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广大用户对"服务兼容"的追求日益提高,三网融合就是在这个网络转型期呼之欲出的产物。通过政府相关部委的推动、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