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675年)所创作的一篇骈文,是古代骈文中的精品,达到了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滕王阁序》谋篇布局,文思缜密。文章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只略叙数笔带过,写登阁所见之景,再因境生情。叙事简练,摹写景物,笔法多变,述志,言简义丰,用典抒情。纵观全文集叙事、写景、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全文共分七段:第一段叙事;第二、三段写景(情景交融);第四、五、六段写景抒情(抒情为  相似文献   

2.
清前期四六选本较多.从<听嘤堂四六新书>、<四六初徵>到<四六纂组>,构成了清初四六选本的发展轨迹.即形式上由各体四六文的辑录到部分四六文体的选录,最后到四六联句和段落的选择;内容上在古文骈文的对立中为骈文争取地位,强调骈文必须有用于世,并探讨骈文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鲒埼亭集》作者全祖望是清代鄞具人。鲒埼亭,古代地名,在今浙江鄞县。《鲒埼亭集》是全祖望以其家乡的一个地名命名的一部别集。共九十八卷。其中文集三十八卷,《经史问答》十卷,外编五十卷。集内碑铭、传记文字中,颇  相似文献   

4.
虞集著述考     
虞集是元代著名的诗文大家,据《元史》之《虞集传》所言,其平生为文万篇,可惜所存者仅为十之二三.虞集文集之编定,自其在世时已始,如李本等所编之《道园学古录》即应为经虞集审定之本.现知存元代亥刻本者,即有《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道园遗稿》、《伯生诗续编》、《翰林珠玉》五种,明清两朝也多有翻刻本.此外,明代至民国也多有名家重编或选编虞集文集.以下即就元代至民国所编选的虞集文集作简要的梳理,并钩沉其现存版本及收藏情况. 一、道园学古录 文集共五十卷,分《在朝稿》(20卷)、《应制稿》(5卷)、《归田稿》(18卷)、《方外稿》(6卷)四编,诸篇皆收各体诗文,其中诗稿又别称《芝亭永言》.黄滔序文称为虞集亲定文集,但虞集门人李本跋则言,此书为元至正(1341)十一月李本与虞集幼子虞翁归及同门之友共同编辑,元至正年间杨椿所撰《道园遗稿序》也言为虞翁归及虞集门人所编. 李本与虞集交游甚密,虞集有《酬李本、黄钟编文,并序》、《答李本(伯宗)录诗》等相酬,由此可知李本应是虞集编写的重要参与者.但《酬李本、黄钟编文,并序》中序文"至元庚辰冬,临川李伯宗、黄仲律来访山中,拾残槁于敝箧,得粗可属读者二百余篇而录之,赋此以谢"及诗句"天人理一非无学,内外篇分岂自讹?只恐玄经终寂寞,空烦弥月驻山阿"等,强调李本所编文集收文二百余入篇,并分来内外篇看,似所编并非《学古录》.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六十六共有63首<少年行>一类的诗篇.其中唐代诗人就占有55首;卷六十七有31首<游侠篇>一类,唐代诗人也达18首.这亦见载于<全唐诗>卷二十四(也是55首)、卷二十五(也是18首).如果我们再仔细翻检<全唐涛>,还会发现,在<全唐诗>的其他卷里,也散存着这类以"少年"、"游伙"为题的诗篇.  相似文献   

6.
唐时为李白编集的有李阳冰、魏颢、范传正三家.入宋后,乐史、宋敏求等所缟<李太白文集>是宋时最早的李白文集,李、魏两家所编<草堂集>、<李翰林集>先后被采入.先于<李太白文集>成书的<文苑英华>是唐宋之际最早的总集,其所录李白诗文则当是范传正所编"文集二十卷".<文苑英华>录有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记>,而未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和魏颢的<李翰林集序>,是其所录李白诗文本之范本的反证.而<文苑英华>所录<初月>等十七首为<李太白文集>所无,且被严羽指为赝伪,符合范本"或得之于时之文士,或得之于宗族"的复杂来源,是<文苑英华>所录李白诗文源自范本的旁证之一.乐史、宋敏求等编的<李太白文集>只采用李、魏两家编本,说明范本已为乐史、宋敏求所不见,而<李太白文集>修成后,李、魏两家编本也不行于世,此或可作为<文苑英华>所录李白诗文本之范本的又一旁证.  相似文献   

7.
<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尤其是材料作文,一旦审错题,立错意,归错类,对高考成绩的影响可谓是致命的。江苏作文批改分六类法:一类卷,7063分,要求切题,立意独到、深刻;二类卷,6263分,要求切题,立意独到、深刻;二类卷,6256分,要求切题,立意准确、正确;三类卷,5556分,要求切题,立意准确、正确;三类卷,5549分,基本切题,立意基本正确;四类卷,4849分,基本切题,立意基本正确;四类卷,4842分,基本切题,立意略有牵强;五类卷,4142分,基本切题,立意略有牵强;五类卷,4128分,不切题,立  相似文献   

8.
<正>见证世纪之交中国教育事业大改革、大发展的不平凡历程ISBN:978-7-04-039583-9定价:150.00元《陈至立教育文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文集共三卷,收录了陈至立同志1997年8月至2008年3月期间关于教育的讲话和文稿180余篇。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释"蔚起"为"蓬勃兴起",所引书证为清王士稹<居易录谈>卷中:"誉麾蔚起,诸生之诵法弥殷矣."此处书证,盖据丛书集成初编本(2824册).但"誉麾"显然不能成词. 查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笔记小说大观>第六编第七册<居易录谈>(卷中第八页左栏).该例的上句作"誉髦蔚起".可以断言,"麾"当为"髦"的误字.理由有三:其一,台湾本是据道光本<学海类编>影印的,比排印本的<丛书集成>要可靠得多.  相似文献   

10.
王长华教授主编的<河北文学通史>(下简称<通史>),2009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四卷共7册,270万字.分别为先秦至唐代卷、宋代至清末卷、近现代卷、当代卷.这是第一部全面梳理、研究河北文学的通贯性著作,更是深入结合正史文献、新发现民间资料和当代研究成果来描绘、研究河北文学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1.
杜谔<春秋会义>所引"<总论>日"三十条,皆系孙复<春秋总论>佚文.另陈深<读春秋编>、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亦各引一条.<春秋总论>原书体例是先列经文,次引三传或诸家之言,再评衡诸说,断以己意.就佚文内容来看,<春秋总论>所论之范围皆<春秋尊王发微>所论及,而且二者绝大部分论说都是义旨相同和互补的,可见二者高度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三条论说二者义旨全然不同.又唐顺之<荆川稗编>卷十六、程公说<春秋分纪>卷五十四以及卷七十三曾四引"孙复日",这四篇文辞均系孙复<春秋>佚论,盖出于亡佚之<睢阳子集>.  相似文献   

12.
《升庵诗话》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杨慎评论诗词、记载诗人故实的一部专书,自明代以来,版本较多。目前见到的有三种:一是明刻本《升庵诗话》,是个残本,仅存三、四两卷;一是《函海》本《升庵诗话》,十二卷;一是《历代诗话续编》本《升庵诗话》,十四卷。此外,收入总集或别集的有:《丹铅总录·诗话》四卷,《升庵文集·诗类》八  相似文献   

13.
4、诚意伯刘先生文集二十卷明刘基撰.十二册二函.明正德十四年己卯(1519)林富重刻本.北大、复旦图书馆皆藏有此本,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有残本(存一至八卷、十一至十八卷).该本为雕板印本,四周双边,黑口,双鱼尾.板心题“××集卷×”及页码、刻工名或本页所刻字数.一至十六卷、十九至二十卷卷端题“诚意伯刘先生文集××集卷×,处州府知府林富重编”,十七至十八卷卷端仅题“诚意伯刘先生文集××集卷之×”,卷尾皆有“太师诚意伯文成刘公文集××卷终”字样.正文行款每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一字.  相似文献   

14.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犁眉,浙江省文成县人.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谥文成.著有<诚意伯文集>二十卷.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瓯越文化、江浙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陆机是西晋文学大家,对文学史影响深远.一生著述丰富,据<隋书·经籍志>注可知,<陆机集>至南朝梁时尚存47卷,目录1卷,<连珠>1卷,计49卷.然自梁以后逐渐散佚,据<宋史·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载,至宋时仅存10卷,且许多篇章实为残篇.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想]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描绘山中蜃景的文言文小品.它被安排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单元中,同时又是一篇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17.
小说在鲁迅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鲁迅选集>共十二卷,小说仅为其中一卷[1].张秀枫编选的<鲁迅小说全编>收录的鲁迅小说共33篇,其中32篇为短篇小说[2].……  相似文献   

18.
清代骈文复兴,骈文选本的编纂也呈现出超越往代的兴盛态势.清代骈文选本纂辑的鼎盛期是在乾隆至道光间,到了清代后期,骈文创作渐有衰弱气象,但选本编纂却仍保持着相当的活力.清代后期骈文选本紧承清代中叶,无论是选本内容、体例,还是编纂旨趣,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承续关系.不过,这种承续也伴随着一些延展和拓新,针对嘉道骈文选本的续编...  相似文献   

19.
<正>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20世纪80年代,北大人总能在朗润园看到一位老人的身影,他或在旁边散步,或静坐于荷塘边,看着莲花凝思。他有语言学家、翻  相似文献   

20.
跋文三篇     
跋《诗苑英华》 黄瑞云教授选注的《诗苑英华》 ①是一个大型的古代五、七言诗歌选本,选录自汉代至清代的五、七言诗近四千首,分为五卷: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金、元明与清代卷,这在实际上又是把自汉至清的诗歌史分作五段,一段一卷,而在每卷前都冠有概论,分别论说这五个阶段诗歌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诗家的创作特色,这五个概论汇合起来,又可构成我国五、七言诗歌的简明发展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