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图像开始了对文字的“入侵”,人类从此开始进入所谓的读图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引起了阅读观念、阅读方式的改变,现代阅读也由此兴起。  相似文献   

2.
郑琨 《辅导员》2014,(Z1):53-54
正在当今视觉图像力量空前强大的"读图时代",怎样的"读图"策略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呢?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文本,是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要求同学们既要学会"读文",也要学会"读图"。链接生活激兴趣非连续文本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生活中非连续文本无处不在,有的以单一的图表或文字形式呈现,如学校徽标、火车时刻表等;有的以  相似文献   

3.
读图能力:阅读能力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充斥于当代生活的大量图像、影像正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取向。读图已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快餐文化受到人们的青睐。面对读图时代的到来,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读文能力”的同时,更应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因为“读图”与“读文”本源上是一致的,文字与图像是一种相互补充、协调的关系,图像阅读能力与文本阅读能力应成为读图时代语文阅读能力的双翼。只有实现图文互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老照片》《老漫画》《画说资本论》《西方文化漫画集成》……当各种传统或现代的绘画、新闻或艺术照片、电影、电视、卡通、漫画、商业广告影像等铺天盖地涌来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读图的时代来到了。读图时代的来临,无疑是迎合了我们越来越懒惰的阅读——越读图越多,越读越简单,越读越“返璞归真”了。照这个趋势读下去,下一步恐怕就要读“看图识字”了。读图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图片往往比文字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而且图片比文字更直观、更形象、更通俗、更明白,“读”起来也就更省时省力。新近出版的《读图时代》中也称:“在有文字之前…  相似文献   

5.
郑琨 《辅导员》2014,(13):53-54
在当今视觉图像力量空前强大的“读图时代”,怎样的“读图”策略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呢?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文本,是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要求同学们既要学会“读文”,也要学会“读图”。  相似文献   

6.
洪宏 《江苏教育》2012,(Z1):77-78
图像是一种视觉形象,对于生活节奏紧张、生存压力空前的当代人来说,观看这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感性形象,相对于主要诉诸理性的抽象文字阅读来说,显然要轻松和容易得多。而且,在一个信息大爆炸并且瞬息万变的时代,文字阅读所必需的沉思默想,难以赶上信息更迭的节奏,而读图显然又比读书能更迅捷地吸收信息,读图时代的来临不可避免。图像古已有之,但活动图像的创造却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是活动图像的主要代表,也是读图时代的宠儿。早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跨入艺术门墙为时未久,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就为之欢欣鼓舞,撰文为这一新生的使人重新成为"可见的人"的视觉艺术鼓  相似文献   

7.
正"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推动,本文结合实例谈谈"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读图"具有直观形象性"读图时代"的到来不仅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许多重要变革,图像对于教学过程的辅助也具有许多重要的优越性。首先,"读图"具有直观形象性。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图像相当直观,同样的信息用文字来传递往往需要较多的语言组织,图像则不一样,当图像呈现在学生们眼前的那一刻,所有信息便都充分展现了出来,并  相似文献   

8.
卢君 《内蒙古教育》2006,(10):41-42
目前,传统的文字阅读方式正向新兴的图像阅读方式发生着转变。所谓“读图”,是读者对以图形为主体阅读内容的一种方式。在当今社会,图像压倒了文字,转而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因“。图配文”的流行表明,文学在图像面前显得异常软弱,它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青少年的文字表达能力在衰退,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文化范式。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图像超越了文字的霸权,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我们文化的主导。青少年“读图”当然有其积极的时代意义,但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一“、读图”对…  相似文献   

9.
有人把1839年看作是“读图时代”的开始,因为这一年,人类发明了照相机。正是摄影技术的使用,图片开始迅速泛滥——先是一次性成像图片,接着是湿版翻印出来的图片和以后的彩色图片。但图片通俗化只是极大地扩张了人类的视觉世界,改变了古典时代对图的认识,使图片本身获得了独立。今天,读图时代真正来临了。其标志有二:一是影视业的空前繁荣,一是卡通画的泛滥成灾。当视觉世界正日益成为与文字世界相抗衡的重要的存在,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该教孩子怎么阅读呢?阅读取向:图文并读图片与文字之争是读图时代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到底是读图好还是读…  相似文献   

10.
一、读图时代:是将幼稚进行到底。还是培养有思想的受众? 这个时代是世界被以图像的方式把握的时代。面对纷杂的信息,我们的目光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因而,视觉符号生动的形象、浅显的表意,要比文字和声音更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图形、图像逐渐成为当代青少年课外阅读的主体内容。许多事实表明.“读图”影响学生的阅读品质,使他们的思想幼稚化.逐渐丢失了生命体验的悟性。影响了价值判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郭晶 《基础教育研究》2010,(1):46-46,48
早在1964年,著名的媒介研究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宣告:图像时代已经来临……应和了文字人到图像人的变化。图像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图像阅读的兴趣大大超过了文字阅读的兴趣,图像取代了文字成为建构他们的心智的主要资源。[1]今天,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学生就是  相似文献   

12.
现在是所谓影视时代、网络时代、图像时代,人们读书的时间相对少了,看电视上网读图多了。这是时代的变化,很难简单下结论说是好是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影视、网络和图像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文字的书的阅读,尤其是文学的阅读。比起其他接受方式,读书可能更有选择性,也更个人化,更需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介入。就拿电视来说,虽然可以选择频道和节目,但欣赏过程一般都是比较被动的,你不可能像阅读一本书那样可以或慢或快,甚至可以停下来或翻回去边读边做思考。读书所能获得的文字的感觉,也是一般影视所没有的。同…  相似文献   

13.
打开学生的课本、教学资料、阅读材料,我们就会发现“图像”的比例越来越大。一二年级的课文中每篇均有配图,而中高年段的课本中图片的比例也相当大。在教学课件中,影像的出现更是比比皆是,阅读材料中所推荐的内容也不只是文本,“图像”越来越多地走人阅读教学的视野,“读图时代”对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影响。而教师们则一直担心着学生文字阅读能力的下降,于是当阅读教学遭遇“读图时代”,似乎真的出现了一场图像对文字的战争。  相似文献   

14.
"读图时代"是对图像成为主要的叙事语言、阅读图像成为大众阅读方式的一种时间性描述.大学生作为阅读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尤为热衷于对图像的阅读.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读图"心理,图书馆应该接受、理解这种阅读方式的变化,分析研究其背后的心理因素及形成机制,训练培养大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视觉素养.  相似文献   

15.
图像是一种视觉形象,对于生活节奏紧张、生存压力空前的当代人来说,观看这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感性形象,相对于主要诉诸理性的抽象文字阅读来说,显然要轻松和容易得多.而且,在一个信息大爆炸并且瞬息万变的时代,文字阅读所必需的沉思默想,难以赶上信息更迭的节奏,而读图显然又比读书能更迅捷地吸收信息,读图时代的来临不可避免. 图像古已有之,但活动图像的创造却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是活动图像的主要代表,也是读图时代的宠儿.早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跨入艺术门墙为时未久,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就为之欢欣鼓舞,撰文为这一新生的使人重新成为"可见的人"的视觉艺术鼓与呼.百余年来电影对于人类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影响,也确实印证了巴拉兹的洞见,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持续性风靡就是确证.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文字传播方式进入今天的图像传播方式。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人们对信息的读取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文字读取变成了图像读取。因此也可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是"读图时代"的到来。"读图时代"的影响力非常深远,特别是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读图时代"为背景,对"读图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讨论和解析,探讨"读图时代"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展开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人曾经断言,现在是一个读图时代,图片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取代了许多必要的文字。乐观者认为这可以更准确形象地传达信息,让人们眼球受到刺激,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悲观者则将人们丧失部分阅读能力和慵懒于阅读归罪于图片。科技的发达,网络技术的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丰盛的视觉大餐,整个社会,大众乐在其中,享受着图片带来的种种视觉冲击。  相似文献   

18.
读图时代已经来临,图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学生阅读习惯的改变,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为此,语文教学应该充分考虑读图的优势与缺陷,调整教学策略,应对图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弥漫的图像     
我们的确正遭遇一个海德格尔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对于“图”的广泛阅读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广义“读图”之“图”,不单指静态之图片,而是泛指一切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不是概念(语言)的界面方式。在当今视觉形象富裕过度的“图像时代”,文字会变得更加珍贵,文字不会远去,文字阅读永远令人尊敬。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人类进入了“读图时代”。图与文都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图像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消除了文字那种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从“文本”到“图本”的转化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影响是深刻的,面对“读图时代”,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适应思维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