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我校立足学科建设、打造学校特色,几年来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已开发实施了弘扬与培养民族精神的校本课程系列,我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办学宗旨及教师资源,侧重于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读书”为主题的学校特色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全面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正>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注重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确立了以排球运动为校本课程,确立了以体育课为主导、以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为补充的校本教学模式。本文就我校排球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作一阐述。一、排球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因(一)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再次夺冠的事迹进一步激发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是一种以学校为基础,在学校本土生成的课程。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利用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的资源优势,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继而开发了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项目——纸雕,并且开设了纸雕社团,为这一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搭起展示平台。如何充分展现校本课程的生命魅力,这值得我们不断去实践、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开发校本课程“回民文化传统教育”的意义我校是全省唯一的回民子弟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有历史传统,有丰厚的社区民族资源,有回族教师学生,这些都是开发与实施这一校本课程的有效资源。“回民文化传统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能使学生了解  相似文献   

5.
我校从1996年就开设以科技、体育、艺术、心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2007年新课改实施以来,对校本课程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断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机制,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校本课程管理体制.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 1.创新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我校为了形成"自主""创新"的课程管理体制,设立了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北京五中课程开发委员会,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将学校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和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围绕校本课程规划、组织、实施、监管和评价,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北京市第五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方案》《北京五中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北京五中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北京五中校本课程评价方案》《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相似文献   

6.
我们山湖花园小学,是一所创办于2008年的新校,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学校传统,与老校相比,劣势明显,要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无疑是对校本课程管理者的一大挑战。针对这个现状,我校突出"文化"主题,运用"整合"的策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初步彰显了办学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地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造就课程,课程又创造和形成着文化,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具体体现。本文中笔者对我校的"中华神韵"校本课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各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幸福不是人生的常态,幸福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感知、一种能力。我校试图以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为载体,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努力构建学校文化,转变管理职能,从而成就教师职业幸福。
  开发校本课程,重塑学校文化
  结合发展现状,学校力求通过开发多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建立多元的教师激励性评价制度、构建基于学校实践提升的校本研训模式、营造民主参与的管理氛围等多种途径培养完整的人,使教师全面而和谐地发展,进而重塑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的特色与学校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更新是指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锻炼教师的专业能力,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达到促进学校更新的目的。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具有针对性、独特性、适切性的课程。校本课程特色形成的机制是:基于学校,联系社区;以教师为主体,实现多方力量的协商对话;将课程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促进学校更新的基本主张是:在共建课程文化的过程中推动学校的更新,以特色课程的实施为轴心彰显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一、有效课程开发的背景2003年,在第八次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校开发了学校的第一套校本课程——"镇江风情"系列校本课程。初次的课程开发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推动了我校课程改革的进行。但课程文本开发结束之后,课程的深入实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08年初至今的五年,我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坚持"校本性、人本性、科学性、拓展性、趣味性"原则,以学校特色建设为突破口,突出学校文化和地方特色,紧紧依靠广大干部、教师、家长、学生及社区工作者,开辟出了一条扎实有效,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一、高屋建瓴,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团队2000年,山东省素质教育会议后,我校开始了校本课程的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建设,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  相似文献   

12.
自我区启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就开始积极探索能够弘扬学校地方文化,形成地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反复筛选和对比分析,我校最终选定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黄羊钱鞭"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宏蓓 《林区教学》2020,(2):109-11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开展的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实施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有利于民族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民族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情况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为民族地区开发和实施民族校本课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覃凤兰 《广西教育》2006,(7A):25-25
我校自2001年秋季学期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来,从开发校本课程入手,把普通的乡镇小学办成了具有校本课程特色的学校。本文拟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具体阐述如何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与各兄弟学校交流。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以校为本的课程.自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多数学校或多或少都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但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基本上处于无规则状态.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建设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和亮点。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是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教研组近两年来,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重庆的历史、地理文化,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对校本课程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一、课程改编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改编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增加、删减和改变顺序等方式对指令性课程加以修改,从而更好地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介绍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和界定其概念的基础上,探讨校本课程在我校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反思,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索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施,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努力探索,独辟蹊径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从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赋予学校教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将所有内容渗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倡导实践教育活动。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有效开展,我校建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管理与实施。另外,还建立起相应的校本课程审定小组、专家小组。学校要求全校教师应该具备上好一门基础课,开设一两门校本课程的能力,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努力探寻一条适合学生、教师、学…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以校为本的课程。自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多数学校或多或少都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但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基本上处于无规则状态。因此,校本课程究竟如何发展与构建才是科学合理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高新博才寄宿学校在最近几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一直在探索和寻求一种校本课程构建的科学体系。经过几年的摸索,学校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即以必修课程资源的建设为基础、以选修课程的开设为主体,以学科特色课程开发为骨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已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是一所回民学校,基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特色和地域特点等因素,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羊响板",开发形成了我校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保护和传承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并形成了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