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课程——教学事件的展开 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将所有构成教学的事件称为教学事件。教学事件是一个个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教学事件的展开恰恰就是课程的实施。构成教学事件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说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依托教材与教学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教学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型教学环境中进行的。比如:在讲授初中化学“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部分时,教材本身只是介绍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水与工农业的关系、水污染及其水资源保护等知识。  相似文献   

2.
建构高效的教学活动,首先必须从优化教学设计开始。这是通向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步。分析学习结果的类型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揭示教学目标规定的学习结果的类型及其构成的成分和层次关系,并依据它确定这些学习结果所得的条件从而为教学的设计提供心理学依据。一、小学数学学习结果类型的分析认知心理学家加涅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类型。其中智慧技能又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个由低到高的层次。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蕴含着学习具有层次性这样一个重要观点。这种层…  相似文献   

3.
分析加涅教学论中的“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激起回忆原有学习”“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行为表现”“提供反馈”“测量行为表现”“促进保持和迁移”九个“教学事件”,并结合初中物理中“欧姆定律”的教学进行解读.由此,进一步梳理出加涅教学论中的九个“教学事件”与信息加工理论指出的学习过程,以及与五种学习结果、相应学习条件之间的关系,帮助一线教师拥有更加清晰的教学思路,获得更加有效的教学结果.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R.M.加涅认为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学习条件,不同的知识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不同、智力活动不同、学习的方法也不同,但是同一类型的知识其心智活动是相同的,学习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根据加涅提出的五种学习结果,华师大的皮连生教授提出了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的理论,在知识分类的前提下,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目标导向教学的教学设计,是以知识分类为前提,以学习结果所到达的目标为线索,以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为基础,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策略和媒体、编制检测试题等。目标导向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为了将现代教育理论用于指导学科教学,我们在研究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教学目标陈述的基础上,研究了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基本操作模式,以指导学科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具有结果取向、分析取向、实践改进取向三种类型。结果取向的关键事件着眼于关键事件对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分析取向的关键事件侧重于教师在教学经历中通过反思、分析、解释以达到明理;实践改进取向的关键事件则强调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实现二次创设的教育影响。厘清教学关键事件的类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教学的应然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有着与众不同的实践价值取向;主体作用重儿童的自主性,学习过程重学生在生活世界的过程体验和感悟,学习结果既重知识的获得又重精神的培养。探究性教学是基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教学,与此相应,探究性教学理应走向:知识获得同时的科学技能掌握、科学精神和情感培养的教学目的.教学生活化的过程取向,多维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7.
《教育情报参考》2004,(2):37-37
美国教育工作者提出,应该针对不同的学习结果设计不同的教学反馈。反馈是对来自学生行为答案系统的一种反映,有利于学习的整合,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反馈要与学习结果相匹配。毕竟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求了解学习者的不同智力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促使学习者将知识、技能内隐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它需要一种恰当的教学策略。研究什么是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机地安排各种促进学习的教学事件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控,将会使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9.
教学事件安排,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教学设计实施过程的保障。文章以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教学事件安排中应充分考虑的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目标与评价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事件安排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深刻反思当下研究性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本认为,研究性学习不仅作为一种课程类型、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更应从一种主体性教学理念来理解。作为一种课程类型、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是有一定限度的。承认并尊重学生的自由与自主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前提。提出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切人点或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论目标为本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设计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系列活动。许多教学设计模式都可以看成是目标为本这一基本模式的延伸。教学设计的基本方略可以归结为如何处理好学习的结果与过程同学习的内外部条件的关系,实现有效教学途径在于遵循"分类教学"理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保持学习结果与教学条件的适配。  相似文献   

12.
界定三维教学目标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目标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结束后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变化的不同水平的学习结果。准确阐释教学目标是实施目标为本的教学设计和保证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参照当代教育目标新分类的研究,可以将三维教学目标界定为:学习者的情意(想要学)、认知(学得懂)和动作(能表现)三者经自我调控统整后得到的学习结果。达成三维目标需要与实施教学策略和落实教学评价相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的概念以及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教学领域和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教学设计的发展与学习理论的研究息息相关。学习理论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历史阶段的演变,教学设计也随着出现了三种形式:程序教学、智能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其实并不能真实反映有效的教学设计实践之本质,作为一种非良构性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其原则化特征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研究试图表明,潜在于各种教学设计实践背后的共通基础其实是两类教学设计原则——教学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教学设计的教学原则。教学设计的设计原则是从设计的视角对专家设计者的有效设计实践的一种原则性的概括与提炼,它可以从设计问题、解决方法和设计过程三个方面来高度凝炼出有效设计的基本准则。教学设计的教学原则则是从教学的视角对教学设计专家的潜在的教学原则进行总结。梅里尔的教学首要原则是目前在这个方面的最成熟、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普遍重视教学有效性、关注教育质量的整体背景下,一方面我们应认识到教学设计原则的研究是颇具价值与深度的主题,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尽管教学设计原则是有效教学设计实践的必要条件,但从前者到后者的非充分性关系则显示,从教学设计新手成长为教学设计专家,仍是任重道远、颇为不易的过程,需要各种手段、方法的介入才能加快新手成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从教学设计的视角看,有效教学的基本要义涉及促进一般发展与特色发展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与差异发展协调平衡;形成知己、知事与知人相统一的专长;实现可应用于具体学科领域的一般原则或策略的具体迁移;强调学习中生成意义,以满足学习本质上内外协调、表里贯通的要求;坚持学教统一,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做到从扶到放、扶放有度,逐渐撤除支架,同时致力于创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之物理环境宜人、心理环境舒畅与技术环境通达;教学时应面向完整任务,聚焦解决问题,通过整体设计与有序设计的结合,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三者匹配一致。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专题教学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问题学习的基本概念,给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电路与电子学课程中基本放大电路专题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及其教学试验过程,并总结分析了教学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问题解决的处方教学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问题是知识结构的心脏,是教师教学的心脏,是学生学习的心脏。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基于问题解决的互动过程,教学设计则指向于问题与问题解决过程的有效设计。前者在于教学过程中的“临床诊断”,后者在于“开处方”。教学设计可归结为基于问题解决的处方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高等教育研究和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数学物理方法"是工科院校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繁、难"两大困境。本文应用系统教学设计中"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论,结合工科类专业的学习特点,提出了该类专业"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课程框架、总结了系统备课过程中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显示,将系统教学设计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数学物理方法"的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学习模式是以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的新的教学形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及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文章运用混合式学习理论结合分层教学的思想设计教学过程,并提出了混合学习理论下的分层教学设计思路,并给出相关课程的设计实例。最后以"多媒体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对课程设计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has highlighted that inquiry-based learning (IBL) instruction leads to many positive student outcomes in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s. Although this research points to the value of IBL instruction, the practices of IBL instructors are not well-understood. Here, we offer a characterization of a particular form of IBL instruction: inquiry-oriented instruction. This characterization draws on K-16 research literature in order to explicate the instructional principles central to inquiry-oriented instruction. As a result, this conceptualization of inquiry-oriented instruction makes connections across research communities and provides a characterization that is not limited to undergraduate, secondary, or elementary mathematic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