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奈的选择     
时下,很多中小学为提高所谓的教育教学质量,经常组织考试。当然,无论学区,还是年级组、教研组,并非都心甘情愿地组织考试,更不用说学科老师了。那么,为什么一些中小学还隔三差五地组织学生考试呢?我认为,之所以如此,还是目前的评价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2.
<正>推荐书目:《孟子》孟轲 等著推荐理由:以前,我对《孟子》的印象只是考试要考,要背出来,为此十分厌恶。究竟是什么让我对《孟子》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我想,或许是它独有的魅力。“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我仿佛看到一位衣袂飘飘的老者,用苍老却极其有力的声音讲着四端之心,讲着仁义礼智。喜欢《孟子》,有许多原因,请听我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3.
我们经常说“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考试只是检测学习的手段”,但是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学习的目的确实是考试。我以前也不相信学习的目的如此功利,直到高考后,看到周围的同学真实地落榜,才明白“一考定成败”确实毫不夸张。  相似文献   

4.
今天,是我最开心(考试前)、也是我最忧愁(考试后)的一天。因为,今天我们迎来了期中考试!暴风雨前是宁静的,但没想到它来得如此之快!看书、复习,复习什么?没看到我是神童中的天才吗?考试啊,就像张飞吃豆芽——小菜一  相似文献   

5.
三颗桃核     
幸福是什么?对于我,幸福是在角落里安静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是和弟弟躲在大卡车后面津津有味地吃冰淇淋;是挽着妈妈的手在公园里漫步;是每次考试前听爸爸说那句老得掉牙的话"祝你考试成功!";是午后在天台欣喜若狂地张开手沐浴阳光;是在七楼的房间里任手和心在琴键上起舞;是在深夜在自己溺爱的音乐里抒写我梦着的世界;是倚着深爱的人坐在一趟从南至北的列车上;是每天收到读者来信,分享他们的生活;是看见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念书,所有善良的人都健康快乐……幸福有时候如此简单,有时候却又如此艰难。但我始终相信,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大部分幸福。——Lavender  相似文献   

6.
宽容的魅力     
那是期中考试中的化学考试。也许是题目太难,也许是学生太在意这场考试,最后15分钟哨声刚刚响过,教室里便躁动不安起来。这时,我发现有个叫涛的学生正神情慌张地把一张纸条压在卷子下面。直觉告诉我———涛在作弊。我一向疾恶如仇,岂能容他如此胆大妄为。于是我决计“迂回前进”到他的背后,来个“人赃俱获”,并准备当众没收他的卷子。当我出奇不意地把手按在他卷子上面时,我看到一张因极度恐慌而扭曲变形的脸,涛用近乎哀求  相似文献   

7.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而且是目前教学评价中使用的主要手段。考试有其身的特点,能够存在如此长的时间也说明它自有其优势,不能对它一味地否定,完整地认识考试是对其正确使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1):I0002-I0002
专家推荐 顾振彪(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在我眼中,《我的新课堂》是迄今贯彻新课标精神、体现新课标理念、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做得比较到位的一套书。尤其语文学科,涉及包括人教版在内的多个版本,整体强调语文学习的终身发展的关系,重视考试而不惟考试论,使学生学习语文进入一个新境界。我非常欣赏这一崭新的学习观点,觉得应当向大家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9.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0):I0004-I0004
专家推荐:顾振彪(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在我眼中,《我的新课堂》是迄今贯彻新课标精神、体现新课标理念、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做得比较到位的一套书。尤其语文学科,涉及包括人教版在内的多个版本,整体强调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关系,重视考试而不惟考试论,使学生学习语文进入一个新境界,我非常欣赏这一崭新的学习观点,觉得应当向大家广泛推荐。  相似文献   

10.
我已经涂满我的试卷,我感到很空虚.我从未如此不安过.也许我真的该离开了,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考场。我脑子里很乱,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表观出来的绝对不是真正的水平,我知道我错了,但我已不能自拔,我无法将这次考试看作一次练习,我办不到!  相似文献   

11.
这一年,我22岁。我以为,这是个如花的年龄;我以为,我的生活会正迈向幸福的彼岸;我以为,我的心会永远年轻。可是,我错了,幻想在我日复一日体会生活的沉重中彻底粉碎破灭了,没有想到自己的今天会是如此地凄惨悲凉。从新年的爆竹声响起的那一刻,我就因21岁的不顺而浸满了泪水——也许这就是痛苦的开始吧!毕业一年了,我仍然没有工作,但我依然在坚持着自学考试。我相信,知识会填满我空虚浮躁的内心。所以,为了四月份的考试,我没有出去做临时的工作,而是待在家中为考试做准备。那段日子,我封闭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也许就是一天天的足不出…  相似文献   

12.
这是发生在小学六年级调研考试考场上的事情。县教育局为了摸清全县小学教育的真实情况,革除小学教育虚报、瞒报成绩的弊病,全县精心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小学六年级调研考试,将考场安排在中学,并由全体中学教师承担监考、阅卷等工作。我校因组织考试严谨一直被授予省模范考点的称号,义不容辞地受县教育局的委托,全权组织本次考试。开考前五分钟,我按照惯例要求考生将所带的书籍、资料等物品统一放到指定地方,便忙着分发试卷,指导考生填写姓名、考号等有关条目。也许是我的强调没有到位,也许是孩子们没有经历过如此规模的考试,一些考生的课…  相似文献   

13.
严中慧 《师道》2013,(10):49-50
一、别分离潺潺若流水的一年啊,我从未如此抽筋拔骨地痛苦,我从未如此细密入境地深思,我从未如此多地发现,我从未如此多地欢欣与悲凉,我从未如此明确地成长。我是玫瑰啊,一瓣一瓣地绽放,每一次的分离都使蕊心饱受煎熬。然而,我何其幸运地遇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开篇是一首诗:啊,别分离,里尔克。  相似文献   

14.
考试大魔咒     
印象最深刻的一场考试,在三毛的《雨季不再来》中。怎么也忘不了那场让人没耐心的考试,窗外似乎永无止境地下着雨。烦躁的卡帕、爱吹牛的李日、忧郁的维欣……一一走出考场。他们似乎就是我们,那雨季里的考试似乎就是我们现在每周、每月、每年所经历的。这样的日子如此之漫长,长得就像三毛说的,“我们好似走了好久,我好似有生以来就如此长久地在大雨中走着,车站永远不会到了……”从考试前紧张的准备,到铃响摊开考卷的刹那,到答卷时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再到分数跃入眼帘那一刻的心悸……就这么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考试构成了我们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关于自考     
关于自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结。屈指算来,那要从五年前说起……第一次报考自学考试,她是神秘的,我是懵懂的。我犹豫地挤在报考的人群中却不时地感到一种无形地吸引———来自自考。她站在峰的顶巅,我只是一个决定跋涉的尝试者,那一刻,注定我将上下求索于漫漫自考路。第一次走进自学考试的考场,她是严肃的,我是胆怯的。我忐忑地坐在规范的考场上仍忍不住质问自己:复习得怎么样了?看透了吗?理解多少?题会出偏吗?能考过吗?这一切———也来自自考。她立于路的前端,我却将如此切近地接触她,通过填空、选择、解词、简答、论述…  相似文献   

16.
毕业班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如何让这些学生从容对待考试呢?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开展“考试让我如此精彩”这样一个主题班会,让学生把考试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顾虑与负担。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我把任务分给了班干部和积极分子。  相似文献   

17.
人的一生要面临无数次的考试,即使一个从未上过一天学的人也是如此。考试只是我们诸多人生考验中偶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段小插曲,尽管它包括了很多我们无法预知的复杂因素,如考题、考场、监考员、考试成绩等等。作为考生,尽管我们一次次地似乎处于被动和被评审的境地,然而当这些一次次的偶然在我  相似文献   

18.
多变的考试     
说起考试,有的人喜欢,有的人讨厌。我呢,是有时喜欢考试,有时讨厌考试。我喜欢的考试计算机考试是我最喜欢的,每次我都能大显身手。每当老师让我们输入一篇文章时,我都能又快又好地完成。100分每次都会与我相伴,那个甜啊,一直能渗进我的心里。  相似文献   

19.
回顾几十年自己的教学生涯,总的说来,课堂教学活动基本上是独自包下来的。如此教学,总感到效果欠佳,常常靠大量做题来应付考试,实际上不少学生对概念、定律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巩固掌握。近几年来,我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1987年上半年我给初二学生教“阿基米德定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学校的学习很快结束了,我通过了语言学校的考试,就可以进入正式中学上学了。在语言学校推荐下,我被Killara High School录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