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体育教学》2007,(2):69-70
《体育教学》杂志网站自2006年开通以来,受到了诸多热心读者、作者的支持和拥护,论坛(http://bbs.tyjx.net.cn)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各位老师本着虚心学习的目的聚在一起,经常就某个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为此,编辑部特开辟了“体育教学沙龙”,每周三晚19:30进行在线讨论。本刊将不定期摘登老师们的讨论内容,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开展进一步深入讨论。本栏目的开辟,为便于真实呈现各种观点和思想,本刊只反映出参与讨论者的“网名”,并特此声明此栏目用于学术研讨交流,并不代表本刊观点,请勿对号入座。  相似文献   

2.
自本刊开展“关于体育教学(课)目的、任务的讨论”以来,已收到这方面的稿件160余篇,而且仍在陆续接到参加讨论的稿件,可见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对这一讨论是非常关心的。目前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体育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什么?”本期又刊出两种新的观点。而“探索园地”关于学校体育目的的学术争鸣,则集中于“为主”与“唯一”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博客沙龙”开栏了。“博客沙龙”的稿件源于“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博客沙龙主题探讨”以“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提升课堂”为宗旨,着重探讨和发现体育常态课堂中的过程与真谛!本栏目以“原生态”为特色,刊登来自真实课堂的“教学点滴”。博客沙龙的主题源于亲临一线的老师,它再现了教学实践中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过程。博客沙龙主题的目的是让一线教师动用、显现、检验和反思自己对课堂(学生)的实践理解,让自己在“做”与“回应”(参与博客主题讨论)之间建立联系,促使圈中的老师整合和丰富经验,获取处理复杂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方法和能力,真正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教师在常态教学中获得灵感和智慧。欢迎广大体育教师参与。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地址:http://q.blog.sina.com.cn/zgxxtybkq  相似文献   

4.
<正> 李振东同志: 您好!您参加“关于体育教学(课)目的、任务的讨论”的来稿收阅。恕我冒昧一问,1961年9月4日《体育报》第二版《课堂教学应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一文是您写的吗?如是,岂不与您这次来稿的观点完全不同?您能谈谈观点改变的原因吗? 欢迎您对本刊开展的这个讨论提出看法和建议。望再支持!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学校体育主要目的研究中“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体育倾向,“体质教育”学术观点违背定义原则,由于以上两种主流观点的缺位认识导致了学校体育中的体育课程难以承担起学生体质逐年下滑的重任.认为运动文化的传承应当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主体和首要目的,否则体育课程将失去与其他课程对话的基础.“技术健身教学论”思想应归为学校体育主要目的之争中、“温和派”认为的技术健身教学论的观点可为运动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教学中正确把握主导与主体的内涵,充分发挥主导与主体的作用,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把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分成了导学、讨论、点拨、练习这四个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导学、讨论、点拨、训练”过程结构图中心,在教师的启发下,针对教材去讨论、研究、分析,根据认知水平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时针对教师提出的教法去讨论、分析、比较,找出适合各自小团体的学练方法。3. 点拨:点拨是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也是构成要点,它虽然在讨论过程中出现,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通过对学生自学自练情况的检查,及时接受…  相似文献   

7.
我认真研读了《体育教学》杂志2004年第4期夏立君等两位老师的《对体育课改“盲点”与“误区”的思考》之后,认为夏老师等对体育教学的追求精神,值得我们全体同仁学习。我对文中的观点,持有不同的想法,借此文与夏老师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8.
郝敬光 《体育教学》2011,31(2):65-65
看了《体育教学》2010年第9期张崴、徐涛两位老师写的“校园拒绝蛙跳”一文(P62页),感觉二位老师观点略有偏颇,很多观点与实际教学不符,这里笔者发表一点看法,与二位老师及广大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9.
田龙 《体育教学》2010,29(1):68-69
话说30年前一群热爱学校体育的人创办了一本名为《体育教学》的杂志,发展至今已是相当了得,创刊140余期,栏目可设教改论坛、焦点问题讨论、教学探蹊、集思广益、教案选登、体育教研、域外体育教学、教材教法、各抒己见、教学一得、游戏百花园、场地器材等,让我等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受益匪浅,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原因为非常贴近一线教师,让我等尽可随手捻来,每每“饱餐”一顿,这是何等的痛快与欢畅!  相似文献   

10.
第6期:(最佳投稿期为2006年4月20日前)回首往事时/体育课堂教学热点问题讨论/新创教材简介/教学有悟/垒球的妙用。第7期:(最佳投稿期为2006年5月20日前)我的心里话/体育课堂教学热点问题讨论/新创教材简介/教学有悔/栏架的妙用。友情提示:“2006年全国优秀体育课时计划评比规程”已在第二期杂志和网上公布,3月1日~5月31日为报名参赛期,欢迎有兴趣的老师报名参评。说明:1.“一点通”栏目的话题稿件,以教师自己的真实情感小故事为主;“点点新意”、“点子下载”栏目的话题稿件,以教师实用的教学技巧和教育策略中所体现的教育智慧,用案例的形…  相似文献   

11.
<正> 《学校体育》1987年第3期发表了李行同志《对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讨论》(以下简称《讨论》)的文章,该文对发表在《学校体育》1986年第4期上杨明远、李小萍同志的《关于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哲学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一文提出了不同意见,从而展开了一场有关学校体育目的问题的学术争鸣。本文就《讨论》与《思考》两篇文章所涉及到的几个主要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与同志们共同商榷。一、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思考》一文的基本观点是: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最主要目的(职能),但不是唯一目的。对“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持否定态度。对确定学校体育目的提出了应当考虑的三个条件:1.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国民体育的目的对学校体育目的的制约;2.学校体育的目的要反映社会的客观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讨论法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是实现“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孙建顺老师的此篇教案在《体育教学》论坛贴出后,随即得到诸多老师的学习,也引发了老师们对此教案的感想和建议。我们欢迎不同意见的提出,因为教无定法嘛,意见和建议也促使作者引发新的思考。本刊摘取了几位老师的观点,同时也请作者对各位老师提出的不同观点阐明自己的看法。希望这样的互动方式,能有效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2012,(1):58-59
孙建顺老师的此篇教案在《体育教学》论坛贴出后,随即得到诸多老师的学习,也引发了老师们对此教案的感想和建议。我们欢迎不同意见的提出,因为教无定法嘛,意见和建议也促使作者引发新的思考。本刊摘取了几位老师的观点,同时也请作者对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可到底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尤其是在一线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思想或者说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讨论和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为此,我们就有关问题听取了一些身在教学第一线的中青年教师的意见,其中不乏很有见地的观点。现把张伟、管水法、袁冲老师就这个问题的交流对话发表于此,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本刊今年第3期上登载了拙文“从为什么要教滑步推铅球谈起”后,许多老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见仁见智的讨论,笔者也从中倍受教益。撰写拙文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何为教材”、“如何选择教材”和“如何教教材”的讨论,从而进一步探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和教材理论的建设问题。因此,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决不仅是一个铅球教材的问题,铅球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果我们通过为什么教铅球的讨论可以明确何为教材并找出一个比较清晰的选择教材的依据,那无疑将对我国的体育课程理论建设大有益处。本着这一基本目的,笔者再就几个有关的问题进一步阐述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育为了发挥其特殊的教育作用,通过实践探索研究,先后提出了“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挫折体育”、“保健体育”等一些新的教学理论观点和方法,丰富拓展了体育教学理论。为了使这些新的教学思想、观点被广大教师所了解,也为了促进...  相似文献   

18.
<正> 真名老师的《从‘为什么要教滑步推铅球’谈起》一文引出了许多需要讨论的理论问题,有些问题也实实在在困扰了我们很多年。这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是我国的体育教学究竟是“以增强体质为主,还是以传授三基为主?”这场讨论的延伸和扩展,这场讨论已旷日持久,这次终于向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直接提出了全面的质疑。因此,意义是重大的。 在上述的那场讨论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始终被人们忽略了:那就是对“体质”这个概念应该怎样准确理解。在许多争论中,都把“体质”与“身体素质”混同了,在实际教学  相似文献   

19.
对“体育=体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最近,在《学校体育》杂志和其它一些体育刊物上都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学校体育或体育教学目的的争鸣文章,其中多有精辟之见,倍受教益。论者们围绕着学校体育目的是什么的论题,从历史、从国情、从方针政策、从世界潮流,各述己见,百家争鸣。记得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学校体育只能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体育就是体质教育”(我们把这种观点称之为“体质教育论”)。对于这一观点,要从所学的教育理论来看,我实在不敢苟同。但静想一下我们过去和现在的“国情”,我又不能不承认这一观点实在、强有力,具有必然性。在此我不想对  相似文献   

20.
本刊今年第3期卷首发表了丛文同志的《“成功体育”的呼唤》一文后,在学校体育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许多读者来信、来电问:“成功体育”到底是什么?为此,我们决定开设一个[为“成功体育”奠基]的小栏目,一万面邀请一些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就有关“成功体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等,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另一方面也热忱欢迎广大读者来稿,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探索学校体育到底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体育教学中“不成功”的种种表现及其原因》一文,从反面揭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的必要性,我们以此作为这一专题研究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