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艳  龚子飞 《考试周刊》2009,(28):56-57
舞龙运动集健体强身、娱乐观赏性于一体。本文追溯了中国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探讨分析了我国舞龙运动的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其丰富的社会价值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尝试性的论述.以此唤起人们对舞龙运动的关注、理解和支持,继而提出了发展舞龙运动的思路与对策.为舞龙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在传统文化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许多民俗体育与时间紧密联系。民俗体育的时间既是一个时间点也是一个时间过程,折射出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对舞龙文化的时间分析,为舞龙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供理论支撑。1.舞龙的历史源流舞龙在中国人日常的社会活动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舞龙文化经过千余年的演绎,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体育项目。舞龙起源于中国的舞龙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人们用土塑成龙以祭祀秋雨,  相似文献   

3.
舞龙运动是一项集体配合的运动项目,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舞蹈者。舞龙运动不仅仅是一种动态活动,还要求舞龙运动员要具有独特的感应性。舞龙运动除了要求运动员在不断的运动中完成动作外,还要求龙活灵活现,具有艺术表现力,这反映在运动员身上就是舞龙运动员基本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综合。  相似文献   

4.
集娱乐与文化、健身与竞技、艺术与民俗于一体的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不息的活态文脉。由于缺乏基于自身文化符号体系元素的价值诠释和民族意涵的国际表达,舞龙文化“走出去”却难以“走进去”。廓清中西龙文化之差异,结合舞龙文化的历史溯源和现实考量,探究早期、中期和新时期舞龙文化的符号流变史,将研究触角伸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林,从符号学和翻译学联姻视角对舞龙文化及其外宣问题加以文化透视,探寻适合中华民族舞龙文化特色的“国际表达”理路,挖掘舞龙文化,为推动舞龙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跨学科的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5.
舞龙运动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物,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舞龙运动的项目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有关舞龙运动员的选材方法,旨在为舞龙运动训练和运动员选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文化形态理论为根本出发点,结合现代舞龙运动发展的现状,可分析舞龙运动的民间传统习俗、发展进程及演变的内在原因;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对舞龙运动的影响,窥见舞龙运动向文化价值体系规范化、技术演变竞技化、表演形式多元一体化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廖梦华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6):28-31,27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舞龙文化源远流长,独具地方特色。以田野考察为基础,对三防舞龙进行研究,力图从文化层面详细描述三防舞龙仪式的特点,并结合人类学传统仪式研究,对三防舞龙仪式背后的象征意义和深层的观念与信仰体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舞龙的起源问题是舞龙基础研究的重要方面,历来为我国学者所关注.对古代典籍以及考古发现中与有关舞龙的文字、图像记录展开研究,是解决舞龙起源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历来被广泛引用的两种重要文献证据<春秋繁露·求雨>和汉代百戏中"鱼龙漫衍"的文献记载进行再次解读,对舞龙在汉代就已存在的观点进行批判.汉代是舞龙活动形成的准备期,这一阶段舞龙虽然尚未以完整的形式出现,但其思想条件和物质条件已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女子舞龙运动概念的阐释,论述了其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女子舞龙运动发展理念的创新;完善、健全女子舞龙运动的各种规则、规章制度;加大对女子舞龙运动的宣传力度;加强人才培养,确保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8月8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主办、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中学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学生舞龙锦标赛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的15所学校20支队伍300余人参加了教学双龙、规定套路、自选套路等项目的比赛角逐。龙岗舞龙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近年来,龙岗中学以传承传统文化、建设校园特色为宗旨,切实把舞龙运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仅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舞龙交  相似文献   

11.
舞龙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体现了人们对龙的崇拜。教师常在大班“我是中国人”主题下,开展舞龙认识。但如何将舞龙这一传统文化融入中班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个别化学习活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佘明东 《教师》2012,(13):92-92
舞龙运动是我国节日庆典等喜庆场合经常进行的一项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新课改又赋予了舞龙运动一片新的天地——学校体育课堂。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我通过对民俗舞龙与竞技舞龙研究,把这项运动进行教材化加工改造,开发成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的体育校本教材。本文重点通过对提高舞龙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已达到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晶 《福建教育》2010,(7):110-112
龙是炎黄子孙的象征。舞龙也是民间流传下来众人皆知的活动。在今年的元宵期间,本班有些幼儿看到成人用舞龙的方式来庆祝节目,个别幼儿还拍下了舞龙照片,带到班级和同伴一起分享,幼儿欣赏后都非常兴奋。结合幼儿对龙的兴趣,我就鼓励幼儿动手制作“中国龙”并舞龙。  相似文献   

14.
<正>1.引言龙文化、舞龙运动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富强及国家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而传播到世界各地,近十年来,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舞龙运动发展成为一项炙手可热的体育竞赛活动,国际性的舞龙比赛逐年增多,现代舞龙已由一般的表演活动发展成为一项集娱乐、喜庆、竞技和健身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并开始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高校舞龙生力军作为该项目发展将发挥自身优势为舞龙运动添色增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舞龙运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舞龙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20名男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人,实验组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常规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前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技术评定。结果:通过试验对照得出,实验组的同学在舞龙的四个方面测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媒体技术在舞龙运动教学中的应用,更有利于舞龙教学的开展,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很多传统教学没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南京体育学院舞龙项目教学开展现状和女子竞技舞龙项目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南京体育学院开展该项目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并对开展竞技舞龙项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舞龙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起源于中华龙文化。从1997年到2020年,我国舞龙领域出现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其作者与机构间的合作较少,成果的共享与流动性不强。舞龙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体育研究、民俗文化研究、艺术研究等方面,研究的关键主题集中出现在1999年到2009年间,民族体育、民族文化、对策等分别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舞龙研究,未来要加强跨学科、跨机构、跨领域合作,多做深入的持续性研究,增强舞龙研究主题研究的自我把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将文化生态学理论应用于花腰彝舞龙文化的研究,调研石屏的花腰彝舞龙文化生态环境系统,对其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环境进行研究,探讨了文化生态环境改变对其发展的影响,回答了花腰彝舞龙由一种神秘的传统宗教仪式演变为现在的女子舞龙的社会根源,说明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伴随着现代文明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冲击为顺应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适应性改变,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应当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现代花腰彝舞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结合的产物,我们应理性看待花腰彝舞龙文化的时代性改变,并鼓励市场、政府和学界从多方面参与、支持、研究彝族体育文化,促进其继承发展朝着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皖南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以池州区域舞龙民俗体育为个案,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法,分析当地民俗、宗教对舞龙发展的影响,及其在当地的辐射力和区域文化认同感.池州区域舞龙主要有板凳龙、草龙、滚龙、拼字龙灯4种形式,深受地藏佛教文化影响,形成颇具地域特色的舞龙民俗文化特征,其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和破坏.在此基础上,探寻保护措施,力促池州舞龙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并为其它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交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吉安舞龙文化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历史的进程中,体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本文通过对吉安“舞龙文化”现状的研究。探讨在现代文化冲击下的吉安“舞龙文化”的发展.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这一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