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慧 《湖北教育》2006,(3):34-36
“预设”与“生成”是近年来很流行的教育名词。预设.即教师课的的教学设计;生成.即在教学设计指导下教学实际发生的过程。现在.生成往往特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正确地把握生成能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百家争鸣”式的数学课堂是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争论为核心,建立愉悦的课堂气氛,“活跃、乐学”为特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学效率为目的.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的过程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的新方法、新问题,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动态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笔者发现,大多数的音乐教师会把大  相似文献   

4.
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同一情境中的不同策略会在课堂上展现出不同的场景.即使教师在备课中预设得再充分,也难以全部预料到课堂中生成出现的各种情况和细节.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课堂中抓住不断生成的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成.使课堂彰显教学机智,充溢创生活力。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却步入误区。过分注重课堂的生成而忽视了有效的预设,表现在教学无计划,缺乏前瞻性准备;课堂上虽热热闹闹,可学生认识肤浅、思维停留于表层。并未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其实,生成与预设既相互对立,又互为条件.有效的预设不仅不会抑制生成。还能为生成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生成性教学应注意些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夫 《天津教育》2006,(11):49-50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师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目前,这一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识和运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却偏离了生成的目的和航道,走入了生成的误区,生成效果并不理想。那么,生成性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一、课前应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有些教师认为,既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前应该简化预设,甚至不用预设。殊不知,课堂中的生成虽然有时不可预测,但只有那些课前有充分预设的教师才能真正利用课堂中的生成。如果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哪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所以,教师应当为生成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预设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关注知识的发展脉络,更要关注学生,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状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努力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研究每节课中可能有哪些生成点,然后为课堂的生成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要充分作好处理突发事件的预设以及对教学策略的准备,将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契机,使预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成的质量。当然,课前预设不是过分追求精细地提问,预...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课堂上学生学习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融,心灵沟通,思维碰撞”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科学、有效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那么学生回报教师的将是无法预约的精彩和收获。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各种问题和信息,凭借自身的数学素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互动交往、知识迁移、尝试探究、质疑问难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实施以来,预设与生成充满我们的课堂,使得课堂生机盎然。预设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教学过程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生成是在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路。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缺一不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董云 《甘肃教育》2014,(22):47-47
正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语文课堂的生机在于巧妙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教师只有进行艺术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不管语文教师在预设时有多么严谨到位的考虑,也不可能穷尽语文课堂的可能性的生成,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会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许多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  相似文献   

12.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预设,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乐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危害性,因此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追求开放性和生成性。动态生成的课堂已成为教师探讨的话题。所谓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那么,如何让动态生成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呢?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和"的动态发展过程.备课中的"预设"与课堂上的"生成",永远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为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应该尽力减少因"预设"不周而产生的诸多消极影响,尽力使课堂"生成"多一些意外的惊喜,使"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徐洪俊 《化学教学》2007,(11):23-24
1 化学课堂的动态生成及生成标志 1.1 化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6.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不同而变化,根据教师的处理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灵活的、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当课堂上出现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于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生成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7.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8.
教师多策略地预设、捕捉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的“生长点”,引发学生对知识的自主生成、建构与内化,使能摆脱填鸭式教学的老套子,让课堂充满情趣与灵气.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不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预设,而由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开放性较强,在长时间的新课程理念浸润下,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丰性、独立性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所体现出来的思维经常出人意表,超出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预设,那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常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教师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预设与生成作出一些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就是一种动态生成,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